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生物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
1.按照课本的描述,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
B.对光→安放→观察→放片→收镜
C.安放→放片→对光→观察→收镜
D.对光→安放→放片→观察→收镜
2.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非生物部分对生物部分有重要影响
4.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下列具有与它相同的适应方式的是( )
A.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变化
B.北极熊的体色与冰雪相似
C.枯叶蝶的外形与枯叶相似
D.箭毒蛙具有鲜艳的体色
5.下列选项中,属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 )
A.太湖中的所有鱼和虾
B.黄山上的迎客松
C.东海中的生物
D.公园内的池塘和其中的生物
6.楚汉时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写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认为是天意,遂拔剑自刎。此事件中,汉王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
A.繁殖行为 B.争斗行为 C.觅食行为 D.防御行为
7.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c表示氧气,b、d表示二氧化碳
B.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气减少
C.组织细胞利用气体c,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D.气体c和气体d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8.如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DNA,包含一个基因
B.③是染色体,由②和淀粉组成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①的片段
D.遗传性状是由②控制的
9.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B.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可能增大
C.先天性愚型、色盲和坏血病都属于遗传病
D.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10.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而且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以上都正确
11.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下列对健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力气大且不生病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不抽烟、不酗酒就一定会健康
D.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12.请结合下图回答,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①卵壳,起保护作用
B.②为胚盘,只要有胚盘的鸟卵就能发育成雏鸟
C.③为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D.④为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13.“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校有部分班级的少量学生一旦患了“水痘”,学校要求立即开窗通风,并用消毒液消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传染源
14.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维护我们的健康,下列常见做法正确的是( )
A.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可食用
B.有“OTC”标志的药物可以随意加大服药用量
C.用水浸泡叶类蔬菜,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
D.食品、药品只要包装完整,可根据需要食用和服用
15.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2015年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
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滥采乱伐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9小题,30分,每空0.5分)
16.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对光时应转动[__],使______对准通光孔,当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反光镜的______(填“平面”或“凹面”)镜对光。
(2)在目镜和光源相同的情况下,用图乙中的[______]物镜观察的视野会暗一点。
(3)图丙中,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载玻片应向______方移动。
(4)图丁中从a视野到b视野后,若物像不清晰则可以调节图甲中[_____]使之更清晰。
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这些食物链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那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中,鹰和蛇除了捕食关系之外,还存在_____________关系。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污染,则图中______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应该是最低的。
(4)在该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属于________,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有机物分解成______,供草再利用。
(5)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 部分。
(6)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开始的。
18.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消化和吸收是紧密联系的过程。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小肠宏观和微观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其内的消化液是______,它对______的消化有一定的作用。
(2)图乙中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从结构上看[1]______和[2]小肠绒毛扩大了消化吸收面积。
(3)奶、蛋、鱼、肉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其在甲图中的[_____]处被初步消化。
19.如图是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体细胞有______对染色体,染色体存在于______(填细胞的结构名称)中。
(2)表示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图______。
(3)人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决定的。父亲遗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是______染色体。
(4)一对夫妻已经生下一个女孩,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______。
20.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体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部炎症,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积极开展防疫工作,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截至目前为止,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一亿两千多万,死亡人数超二百七十多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 ______构成。
(2)人体最初感染该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人体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毒对抗,发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
(3)为了预防感染新冠病毒,同学们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回家洗手消毒,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世界多国已经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疫苗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全民免疫。疫苗注射到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叫________________。
(5)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让人们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________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命运息息相关。各国之间只有密切配合,共同抗疫,才能最终战胜疫情。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
1、A
【解析】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最后整理实验台。
【详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故选A。
2、C
【解析】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生物依赖环境是(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