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主题作文及满分范文
20 捡拾道德
2023年中考语文精选主题作文及满分范文
【写作导引】
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无外乎学校、家庭、社会。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因而话题作文与“生活·道德”的联系尤为紧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观念、文化等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负面现象,部分人的道德失范,已经制约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可见,道德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考试作文贴近的目标,所以,应当重点训练。
由于生活与我们联系得太紧密,更由于生活中不和谐的东西(如不良的道德风气)见怪不怪,所以对取材于“生活·道德”方面的话题作文,同学们容易走两个极端:其一,心不在焉、言不由衷地说大话、唱高调,有的甚至将思想品德教科书上的说教和范例也搬进文章。殊不知真情实感、有的放矢,这才是文章的生命线。其二,任性而发,或世俗化的肯定,或绝对化的否定,结果是立意偏颇,格调不高。作文贵在个性化,但个性必须是建立在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前提下,符合这个前提的是该提倡的个性,反之则是需要提防的。
传统中国教育,做人第一;言谈话语,诚实第一;与人相处,仁爱第一。品德修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对传统观念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负面现象,部分人的道德失范,已经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高考及中考作文关注的焦点。
道德,是一个广受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无论是提倡社会和谐还是“以德治国”,乃至每个公民的自身素质修养。近几年,一些社会强势群体的不当言行,一些无良商家的制假、售假,引起专家学者,乃至一代人的思索和反省,温家宝曾言“你们的血管中应该流有道德的血液”。用一个话题作文的形式引导一代中学生对这个严肃问题的思考,无疑是一种绝好的形式。
说来道德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为了避免泛泛而谈、空洞说教,审题构思中一定要学会“化大为小”,如从范畴的角度,承诺、责任、良知、善良、博爱……从小的角度切入,精致地阐述某一点,以小见大反映出时代性。另外一定要注意要辩证全面地分析,虽然社会中有这样那样的缺失、有着沦丧的表象,但不能见到一丝阴暗就全面否定阳光,要注意使用那些有美好道德的,能够坚守传统美德的人物事例。
在文体和结构的安排方面,可以选择记叙文或小小说,利用精巧构思,写人记事要典型,可以正方选择材料,情节写出波澜,主题达到新奇深刻的效果。写成议论文注意论点的确立,避免以偏概全,要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注意事例的选择。如果按照“并列展开”可以尝试使用并列段使用分论点或者小标题的形式;如果使用“层层深入展开”可以按“道德是什么?——道德怎么样——如何去做?”或者选择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考形式。若写成散文,注意线索的安排,语言从炼字、修辞、句式的变换、句子的内涵的角度,提升语言 的生动性、深刻性,切不可空头说教,导致文章乏味枯燥。
【素材储备】
一、哲理格言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4.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5.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6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7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
9.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1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意大利诗人但丁
二、妙语集锦
严格意义上说,社会的道德首先应该维护社会的公平。道德是讲“应当的”,社会的公平是最大的“应当”。比方说,市场经济诉诸的是效益手段,多劳多得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但道德要考虑社会的公平问题。那么,我们社会的政策、法律在维护人们正当获得利益、权利的同时,还主张要维护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我们社会所实行的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这样一个基本政策,其中就表达了道德对社会公平的一种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做客强国论坛接受嘉宾访谈时说
三、精彩事例
【学子风采】——学海扬帆终不悔为报祖国殷切情
5月11日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举行颁奖仪式,由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代表教育部向我国在加拿大自费留学的优秀博士生颁发奖金和证书,表彰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优异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
在张白羽从卢大使手中接过获奖证书的那一刻,她兴奋得满面生辉,让每个在场的人都感染到她的蓬勃朝气和兴奋心情。座谈时,她满怀激情地一连道出五个“何其幸”:“何其幸,我拥有一个伟大祖国!祖国繁荣昌盛,蓬勃发展,让每个海外儿女都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何其幸,祖国关爱我们,祖国令我感到温暖,祖国就在我心中;何其幸,有那么多可尊敬的师长,教我治学之道。同窗可爱可敬,他们的激昂上进令我振奋……”发言结尾,情浓而诗成:韶华数载纸上留,家国万里沐春风;扬帆学海终不悔,为报祖国殷切情!
[点拨]在这则感人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祖国都没有忽略她的每一位儿女,所以当这些自费留学的优秀博士生们在获得中国大使馆奖励的时候,深深地被包围在温馨的“母爱”中,有如此慈祥的母亲,谁能不心生爱国之心,回报之志呢?
[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爱国”“感恩”“回报”等主题和话题。
【历史亮点】——千年独舞
1405年7月11日,历史定格在这一天。这一天,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由百余艘大小船只,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1405年(明永乐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历时28年,七下大西洋。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为当时世界之最,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是世界航海史之壮举。郑和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带着“扬国威、示富强”的使命,在大西洋宽广无垠的海面上驰骋。以惊涛骇浪为乐,以电闪雷鸣为伍,以飞鸟游鱼为伴,伫立于船头的身影,撕裂了大西洋千百年的孤独。他随波独舞,以大洋为章,用自己特有方式书写了一部巨篇史诗。
[点拨]郑和是历史上一位勇敢的开拓者,亦是一位伟大和平使者。透过他的事迹体现出中华民族一种积极向上、不怕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折射出几千年华夏文明沉淀形成的包容、智慧、和平的丰厚文化底蕴。
[适用话题]所以这则材料适用于“国家”“民族”“精神”等话题和主题的写作。
【异域采风】——信誉是人生的巨款
1930年,美国家具商威廉因为一次市场判断失误,导致生意破产。他将所有家具都当旧货处理后还是得到了100多万元的现金,但是如果将这100多万元还给木材商和加工厂,则刚好清账,那么他便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了。
经过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威廉决定卷款潜逃。儿子小威廉长大后依然做家具生意,他则在幕后指挥。志得意满的小威廉因为疏于管理,一场大火将价值数千万元的货物烧得精光。小威廉的想法和当年他的父亲的想法完全一致,他认为只有卷款潜逃才是唯一的办法。
就在这时,他的父亲老威廉赶到:“孩子,不管怎样,你都应该将所欠的款项还清了再走。如果你选择逃避,你将永远倒下去,再也没有机会站起来了,如果你选择还清欠款,那么你还有信誉,它完全可以让你再次站起来。
果然,那些得知小威廉破产后,居然一分不少地将欠款还清的商家,更加信任他了,于是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向他供应货物。小威廉利用自己良好的信誉再次站了起来,并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享誉商界的大亨。
[点拨]从上面材料我们可悟出人生的道理:如果你坚守美德,对别人严格守信,别人就会回报以信任与支持,从而为自己铺设更有利的条件,取得更大的成功。
[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道德”“信誉”“回报”等话题和主题的写作。
四、优秀语段
①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如今的许多人们只顾创造财富,追求成功,却常常忽略了“美德”的存在。一个国家经济再怎么富裕,如果她的每个子民都没有道德,良心沉没,那么这个国家依然是黑暗的,她的子民就不会幸福。
②有人说,民族精神如一缕春风,像寒冷时母亲给儿女们送来的温暖;有人说,民族精神是一泓清泉,像酷热时母亲为儿女们扇出的凉风。
突破空间的约束,翱翔历史的长空,我们的热血会开始沸腾。“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指南录》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的激情四处燃烧。突破时间的束缚,我的思绪会变得飘逸。“宁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的言语更是让我们为之震撼。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信念坚定?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是母亲,是祖国,赋予了他们伟大的精神——民族精神。不必说远古的屈原、文天祥,也不必说近代的关天培、林则徐,感受一下你所熟知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有着同样的思想感情,透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深圳一考生)
③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了。
天空,流动岁月的云。那场火还在烧吗?美得心痛的风景固化为刺,鲠在您的咽喉,红肿、发炎、结疤,之后,成了不堪回首的耻辱。飞溅的血泪湿透你最苍白的灵魂。飘的风轻轻地,翻越沉重的黄袍。看,记忆之外的笑容,没有了内容。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了。
你用含泪的声音,一千次一万次地呜咽,辗转于历史的莽莽余音。你在永恒中相思、相望,你在这迷茫的世界中,不可抑止地流泪,泪水缓慢地坠于地上,忧伤难诉。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我们来迟了。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