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及重难点专项训练
专题13 雅万高铁成功试验运行
(2023周年历史事件热点)
热点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印尼当地时间11月16日,一列高速铁路综合检测车对雅万高铁德卡鲁尔车站至4号梁场间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测,获取的各项指标参数表现良好。这标志着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中国铁路发展史:
知识拓展
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1、中国铁路的开端
2、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3、自主修建铁路:清政府自行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
4、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经私有化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此举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反对,由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5、民国时期,中国铁路发展曲折。
6、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 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7、宝成铁路是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8年建成通车,1975年7月完成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
8、2003年10月12日, 秦沈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正式投入运行。专线铁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最高时速为300公里。
9、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这是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全长29.863公里。不同于一般的地面火车,磁悬浮列车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14分钟能来回在上海市区和浦东机场之间。
10、青藏铁路是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在施工中克服了青藏高原冻土层的世界难题,于2006年7月1日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
11.2022年11月,中国输出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试车成功。
二、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及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影响
(一)特点
1.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从发展水平上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3.从地域上看(发展不均衡):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
4.从作用上看:推动了近代中国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
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
3.列强为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4.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步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5.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三)影响
1.积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消极影响:①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②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便利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侵略。
【探究】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事业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1、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外交困,无力修建。
2、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且多半在外国手中控制,没有积极性。
3、中国教育水平落后,缺乏人才主持建造,技术落后。
4、广大地区还是处于半封建状态,封建思想严重,反对修铁路。(认为火车声使祖宗、山神不安)
三、现代中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原因:
【思路引领】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的支持。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科技进步)和铁路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3、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力增强)。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国内市场发展。
4、国防建设的需求
5、加强与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一带一路”建设。
6、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如青藏铁路,当然也有国防的考虑)
教材知识
一、世界史部分
1、蒸汽火车的出现 【知识点一】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蒸汽机车的发明:(部编版九上P98)
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1825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火车载着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时速行驶,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 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作用: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2、 第二次工业革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创制和电的使用,推动了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这之后曾先后出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二、中国史部分
1、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主导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2、[相关知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知识点三】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部编版八上P66)
3、近代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知识点四】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部编版八上P122)
①新式交通工具的引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②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与“人”自行铁路(京张铁路)
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詹天佑的事迹传遍了全国,也震动了西方工程科技界。(部编版八上P124)
【知识拓展】詹天佑有哪些你值得学习的精神
[提示] 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4、“一五计划”铁路建设成就(部编版八下P19-20)【知识点五】
(1)“一五”期间,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2)看图指出宝成、鹰厦铁路具体位置。①②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部编版八下P96)
6、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知识点五】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到文革结束(1956-1976年),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部编版八下P30)
交通设施的改善,改变了人民的出行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真题演练
1.如图。 伴随高速铁路的开通,“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这一成就
A.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B.实现军备更新换代
C.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D.促进了西部大开发
【考点】知识点五:新时期铁路成就
【答案】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