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22年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资源编号 46222

【真题】2022年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3-03-05 中考 0 1,84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真题】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无锡市2022年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Mn-55  Fe-56

I(选择题 3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2年北京冬奥会利用了CO2跨临界流体将水制得了“最快的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的成分是H2O                                                   B.水由原子构成

C.水结冰过程吸热                                                   D.水结冰是化学变化

2.下列图标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

3.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C                                B.H                                 C.O                                 D.N

4.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

A.FeSO4                       B.CO(NH2)2                 C.KNO3                          D.Ca(H2PO4)2

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豆浆                            C.米粥                            D.汽水

6.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

A.碘分子                       B.碘原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

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铅笔芯

C.炭黑具有还原性,可制作墨水

D.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8.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磷是金属元素                               B.磷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5

C.磷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5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10.实验室分离、回收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1.1909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后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几乎达到180°。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不带电

D.原子核在原子中占体积很大

12.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将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X>Z                        D.Z>Y>X

13.反应,生成的次氯酸钠(NaClO)可用于疫情防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2表示2个氯原子                        B.NaCl由离子构成

C.NaClO中氯的化合价为—1价       D.NaOH溶液可治疗胃酸过多

14.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15.下列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

B.二氧化碳是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

C.由蜡烛燃烧生成水可推知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D.吹熄蜡烛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6.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NH3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17.NaCl、KCl、Mg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80℃时,KCl的溶解度比NaCl小

B.t℃时,NaCl和KCl的溶解度相同

C.t℃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D.NaCl中含有少量MgCl2,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18.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

D.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

19.走近千年文物,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Cl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铜绿中含有Cu、H、O、C四种元素

B.CuCl与O2、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2(OH)3Cl

C.青铜器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

20.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II(非选择题 50分)

2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及每天摄入量建议如图所示。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a.谷薯类            b.鱼肉类            c.蔬菜类

(2)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______。

a.佝偻病            b.夜盲症            c.甲状腺肿大

(3)平衡膳食要注意两点:①膳食中有多样化的食物;②______。

22.海水淡化常用蒸馏和膜分离等多种方法。

(1)蒸馏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蒸馏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膜分离的原理如图2所示。将海水加压一段时间后,水分子能透过分离膜,Na+和Cl却不能透过,右侧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膜分离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______操作相似。

23.暖宝宝可用于“暖”宝宝。

(1)利用铁粉、活性炭、水和食盐可自制暖宝宝。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和水反应放热。

(2)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两种不同暖宝宝使用时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与市售暖宝宝相比,自制暖宝宝用来取暖的不足有:①______;②______。

(3)利用暖宝宝可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理由是______。

2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探究。

(1)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反应前烧杯中盛放的液体Y是______。

②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③写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放入新制饱和石灰水,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稀盐酸滴入试管。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附近溶液中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燃煤电厂产生的脱硫废水(含有CaCl2、MgCl2、MgSO4等物质)软化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脱硫”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R+O22CaSO4+2CO2 。R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沉淀”步骤需要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级沉淀”中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4)“二级沉淀”中固体Y的化学式为________;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软化处理过程中,碳酸钠和熟石灰的添加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飞行的金属

现代先进的飞机与飞行器要飞得高、快、远、省,就必须靠轻、强、美的材料。铝、镁、锂、钛这些金属及其合金被称之为“飞行的金属”。铝、镁、锂、钛等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铝土矿含有Al2O3,光卤石含有MgCl2,锂辉石含有LiAl(Si2O6),金红石含有TiO2。元素的存在形态与环境条件有关,铝元素在pH<4的溶液中以Al3+存在,在pH为4~7时以Al(OH)3的形态沉淀,在pH>7的溶液中以[Al(OH)4]存在。

铝、镁、锂、钛的冶炼有电解法和还原法等。冶炼钛的部分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质决定其用途。钛在盐酸、硫酸、硝酸溶液中耐腐蚀,在碱性溶液中可稳定存在。将1mm厚的不锈钢、钛浸在海水中,不锈钢4年后完全腐蚀,钛几十年不腐蚀。钛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的耐海水腐蚀性能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航空航天材料的选择,既要轻又要有足够的强度。铝、镁、锂、钛、铁的密度(g·cm-3)的值分别为2.7、1.74、0.54、4.51和7.87。比强度(MPa·cm3·g-1)越大,材料的性能越好。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的比强度分别为79、167和218。

铝,姗姗来迟,给世界带来勃勃生机。镁、锂让飞行器变得更快更省。钛,力大无比的巨人,“全能”的钛帮助人类飞出地球,飞向太空!

(1)Mg—Al合金属于______。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锂和镁、铝相比,能让飞行器变得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钛、铜镍合金、铝黄铜中耐腐蚀性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TiO2转化为TiCl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自然界中,在酸性条件下,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Al3+或Al(OH)3

b.作为航空航天材料,与铝相比,钛在密度和强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c.金属的冶炼与金属活动性、金属矿物的储量等因素有关

27.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用

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

实验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有大量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实验4:探究催化剂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每次实验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质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1)实验1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小木条未复燃。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4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探究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得氧率

高锰酸钾在用酒精灯加热分解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5)根据反应①,计算15.8gKMnO4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6)已知:

在反应①、②、③中,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理论上得氧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反应序号)。

28.氢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载体。

(1)煤制氢的原理可表示为。

①X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煤制氢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甲烷制氢包括重整、转化和分离等过程。甲烷制氢过程中产生H2和CO2的混合气分离得到H2的过程如下:

①海水作为吸收剂时,下列措施有利于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是______(填序号)。

a.升高海水的温度           b.加快混合气的流速          c.增大气体的压强

②利用K2CO3溶液吸收CO2,将其转化为KHCO3,KHCO3在加热条件下即可分解生成CO2。比较CaCO3和KHCO3分解反应的不同,可推知CaCO3的稳定性______(填“>”或“<”)KHCO3的稳定性。

③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并分离出氢气。补充完整氢氧化钠循环使用的方案。

步骤1: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步骤2:向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过滤,得滤渣和氢氧化钠溶液。

(3)某种利用太阳能制氢的过程如图1所示。

①反应I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2030~2050年各种能源使用预期情况如图2所示。

①图2所涉及的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2030~2050年,预期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解析】

【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化学式为H2O,故A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

C、水结冰属于凝固过程,过程中放出热量,故C错误;

D、水结冰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A、该标志是禁止烟火图标,错误;

B、该标志是节约用水图标,正确;

C、该标志是禁止吸烟图标,错误;

D、该标志是剧毒品图标,错误;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2022年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https://www.0516ds.com/4622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