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抄写句子,做到正确、规范、整洁。
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根据拼音或积累填空。
2.看拼音写汉字。
lín shí wéi kàng mào shèng kuì bài guàn gài zá guō
3.读文
(1)读文,可以赏景。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月下小溪如诗如画:“细细的_________,流着________和_________,流着_________。”
(2)读文,可以识人。本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精卫,_________的周恩来,_________的西门豹,__________的王戎。
(3)读文,可以明理。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雪梅》中,“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要懂得取长补短。《题西林壁》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然在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正如唐代的韩愈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更要懂得及时向别人求教。
选择恰当的答案,填序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模样(mú) 空隙(kōng) B.运载(zài) 霎时(shà)
C.训斥(chì) 角色(jué) D.潜入(qián) 即使(jí)
5.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通情达理 横七坚八 B.腾云架雾 无可奈何
C.精忠报国 老态龙钟 D.哄堂大笑 容光换发
6.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疲力竭(尽) B.唯戎不动(唯一)
C.半明半昧(昏暗) D.奔流不息(停止)
7.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揭示的道理相一致的俗语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D.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累得精疲力竭
B.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战士总是打头阵,冲锋在前。
C.王红擅长跳舞,学校舞蹈队里当队长挑大梁。
D.邻居家的小男孩儿鹤发童颜,活泼可爱。
9.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爬山虎的脚》中,“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B.《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这一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
C.神话故事单元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如:勇于献身的盘古,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甘于奉献的女娲。
D.《蟋蟀的住宅》中,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蟋蟀对住宅很讲究。
10.谚语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下面哪一句是描写秋天的谚语( )
A.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B.八月里来雁门开,燕儿脚上带霜来。
C.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D.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丹桂飘香,有的人还穿着衬衣和裙子,而有的人却早早地穿上了棉衣,捂得很严实,这真是“二八月,乱穿衣”啊!
B.“狗窝、鼠洞、鸟巢、猪圈、马厩、鱼塘、牛棚”这些说法都可以。
C.书信现在仍然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联络手段,信的最后应该先写日期,最后署名。
D.《扁鹊治病》的故事中,扁鹊一共见了四次蔡桓侯,然后就逃到秦国去了。
根据课外阅读知识完成下列练习。
12.完成下列练习
(1)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朝发白帝城》
(2)___________________,能开二月花。《风》
(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尝百草的是_____________,射九日的是_____________。
13.《我要做好孩子》一书中,金铃在最后一个儿童节那天送给幸幸一套书,书名是( )
A.《格林童话》 B.《十万个为什么》 C.《天方夜谭》 D.《安徒生童话》
14.《狼王梦》一书中,紫岚先后培养了三个狼仔来实现狼王梦,依次是( )
A.双毛 蓝魂儿 黑仔 B.黑仔 双毛 蓝魂儿
C.黑仔 蓝魂儿 双毛 D.蓝魂儿 双毛 黑仔
15.《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中,贝乔女士很喜欢鲍雷伊的《卡车上的一天》这篇文章,是因为( )
A.故事能力强 B.故事具体
C.写得像自己,没有想要模仿别人 D.故事生动
16.《一百条裙子》一书中,_____为问旺达有多少条裙子、多少顶帽子感到不安,希望同学别再拿旺达开玩笑。
A.佩琪 B.杰克 C.塞西莉 D.玛蒂埃
17.对《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亨利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遇事不慌张 B.做事稳重 C.看起来像绅士 D.容易激动
18.《追踪小绿人》一书中,那些人可能会遇见小绿人( )
A.攀折花木者 B.走近植物就心情愉快者 C.吸烟者 D.种植花草者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
文彦博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19.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群儿谋取之 之:_______________ 彦博以盆取水 以:_______________
20.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交待这件事情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文中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文彦博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 )。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 )很不起眼,( )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聚集、苍绳的逐臭等观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22.结合语境,填在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最合适的一组是( )
A.小小的羽毛 小麦穗 念珠 小鼓槌
B.小鼓槌 念珠 小麦穗 小小的羽毛
C.小小的羽毛 小鼓槌 念珠 小麦穗
D.小麦穗 念珠 小鼓槌 小小的羽毛
23.第④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只有……才…… B.因为……所以……
C.虽然……但是…… D.即使……也……
24.第⑤自然段中画线部分内容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下定义 D.打比方
25.对第⑦自然段中“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昆虫的触角具有的各种功能。 B.昆虫头上的触角,形态各异,很好看。
C.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D.昆虫触角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26.作者将昆虫的触角说成是“鼻子”合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仔细品读短文的第③自然段,请从不同角度给短文写两个批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
题目:______真好
提示:
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妈妈”“邻居”“老师”“同桌”等。
2.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3.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心理进行细致描写。
4.字数不少于350字。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 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注意笔画、笔顺,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书写时要注意“赞、崛、当、效”等词语。
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读一读拼音,要注意前后鼻韵、平翘舌的区分,然后要知道写什么词语,写完后及时检查,看是否书写正确。“淋湿”都有偏旁“氵”,书写时不要忘了偏旁,“盛”、“溃”字笔画比较复杂,在书写时,注意不要漏写或错写笔画,写完及时检查,“灌溉”一词笔画数比较复杂,都有“氵”,不要漏写,书写时一笔一画,不要漏写,注意字的结构,做到书写美观,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