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无锡市新吴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24日
资源编号 36582

2022-2023学年无锡市新吴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2-11-06 七年级上册 0 746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⑦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的《秋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⑧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引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来说明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吝sè_______    ②dǎo_______ 告   ③花团锦cù_______    ④duōduō_________逼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B.我似乎感觉得到,他就是那个来对我启事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C.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D.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域,还有众多的内陆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B.早晨的校园,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C.因为我在学科上有偏重,所以对语文不感兴趣。

D.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5.下列有关语文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首句“强欲登高去”很清晰地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C.现代汉语中有些同义词所指的范围有差别。例如“时期”和“时代”,前者指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所指范围大;后者则指一段较短的时间,所知范围小。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二、阅读与欣赏(47分)

(一)(10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列子•汤问》)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日初出远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日中则如盘盂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及其日中如探汤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从两小儿和孔子的角度谈谈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6分)

李益〔唐代〕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9.前两句着重展现边塞月夜独特景色,阅读全诗,说说“沙似雪”“月如霜”哪一个是诗人表达的重点,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前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关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秋天的怀念(9分)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好吧,就明天。”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正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文中多次将“我”的表现跟母亲对比,以此突出母亲伟大的形象。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第一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对比:对母亲病情的浑然不知与母亲的宽容

12.请对第③段画线句作阅读批注(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说说作者第⑥段描写烂漫的秋菊有何深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8分)

①一个远房的叔……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吧,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吧,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4.本语段选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说说第⑤段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第⑧段中“伟大的神力”的含义及流露出的作者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老师(14分)

魏巍

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⑵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⑶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⑷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⑸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朋友的家里。在她的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⑹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⑺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⑻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地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⑼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⑽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⑾“你要去干什么?”

⑿“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⒀“不是放暑假了么?”

⒁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7.文章选取了七个典型事例来刻画蔡老师。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2:蔡老师教我们跳舞

事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4:老师教我们读诗

事例5:我们看老师写字

事例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⑶段加点的“从来不”“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从修辞角度对第⒁段画线句作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说说对文章结尾画线句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升入初中,我们结识了很多新同学。有些同学凭其独特的个性,已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这位同学真__________”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1.先完成题目,在题目横线处填入一个表现个性特点的词语,如幽默、聪明、热情、细心……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行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地名、学校名称。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10分)①随风潜入夜       ②寒食东风御柳斜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    ④海日生残夜

⑤影入平羌江水流   ⑥岐王宅里寻常见    ⑦晴空一鹤排云上    枯藤老树昏鸦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七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无锡市新吴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https://www.0516ds.com/3658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