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过关测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1~2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A.M、P两地区 B.N、P两地区
C.M、N两地区 D.Q、N两地区
2.下列关于M、N两地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读图a和图b,完成3~4题。
3.图a中①、②、③与图b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贴切的是( )
A.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B.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C.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4.关于图b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C线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D地位于热带地区
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图,完成5~6小题。
5.图中虚线中,与气候有关的分界线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6.下列我国分界线中,与图中④虚线无关的是( )
A.1月份0℃等温线 B.800mm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
读我国地形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地形区A、B、C、D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 B.B地区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内部
C.C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D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河网稠密,物产丰富
8.下列关于F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B.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C.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区 D.该地区气候湿润,盛产水稻
我国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中说:“雨水春雨贵 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结合图,完成9~10小题。
9.“雨水春雨贵如油”的地区主要是指( )
A.①②地区 B.②③地区 C.③④地区 D.①④地区
10.解决该地春季农田缺水问题的正确做法是( )
A.种植喜水作物 B.种植耐旱作物 C.使用有机肥料 D.推广大棚种植
潮州古城牌坊街的“骑楼”是岭南的特色民居,“骑楼”底层沿街面后退,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图为街道两侧为“骑楼”。据图文材料,完成11~13题。
11.“粤犬吠雪”出自《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意为岭南粤地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潮州所在的粤地罕见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 B.临近海洋 C.地处高原 D.深居内陆
12.“骑楼”底层沿街面后退,形成步行长廊的目的是( )
A.避免蚊虫叮咬 B.阻挡寒潮的侵袭 C.减少风沙侵扰 D.为行人遮阳避雨
13.保护潮州古城“骑楼”应当( )
A.只保留牌坊街“骑楼”,其余拆除 B.全部拆除,用现代工艺重建
C.维护“骑楼”原汁原味的建筑特色 D.封闭长廊,增加居住的面积
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分别表示四种农作物,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甜菜②一甘蔗③-花生④一油菜 B.①一甜菜②一花生③一油菜④一甘蔗
C.①一花生②一甜菜③一甘蔗④一油菜 D.①一花生②一油菜③一甜菜④一甘蔗
15.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界线,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山脉B是我国南.北方的界线,也是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牧区D的优良畜种是细毛羊
D.牧区C是我国的青海牧区
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宁夏西海固群众在政府援助下移民搬迁到闽宁镇,改造荒滩、开拓家园的故事。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与西海固相比,闽宁镇的自然优势条件为( )
A.地势平坦 B.沙漠广布 C.交通便利 D.降水较多
17.西海固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脱贫过程中,与因地制宜原则相违背的是( )
A.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 B.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C.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 D.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
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图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下列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降水少,晴天多
B.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D.青藏高原位于高纬度,白昼时间长
19.我国下列地区中,夏季7月份气温最低的是( )
A.拉萨 B.漠河 C.昆明 D.哈尔滨
兰新高铁全长1776公里,设计时速200—250千米/小时,是国内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读图,完成20~22题。
20.下列兰新高铁没有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新 B.陇 C.青 D.宁
21.关于兰新高铁沿线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我国的第二阶梯上 B.既可见冰川,也可见荒漠
C.地势平坦,草原面积广阔 D.可见大面积柑橘林
22.兰新高铁的通车对西北地区发展意义重大,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将有利于丝绸之路再度繁荣
B.增加民族团结,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完善了西北地区的铁路网
D.加快了新疆天然气资源外运步伐
2020年年末,因为一个短视频,四川的藏族小伙丁真爆红网络,其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家乡理塘县(海拔4014米)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图为“青藏地区略图”,读图完成23~25小题。
23.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
A.林海茫茫 B.一望无垠 C.千沟万壑 D.雪山连绵
24.有关青藏地区的特色畜种及其习性叙述正确的是( )
A.滩羊—喜湿 B.牦牛—耐寒 C.三河马—喜热 D.骆驼—耐旱
25.位于上海市的小明一家计划暑假去理塘县旅游,小明提出应采用“渐进—阶梯”的旅游模式,主要原因是( )
A.躲避滑坡等自然灾害 B.山路崎岖,保持充足的体力
C.交通条件落后,无法快速出行 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解答题
2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出来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请你写出他们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线①指示的是同一季节青藏高原雪地牦牛遍地走,而长江三角洲却是渔歌小船景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线②指示的是新疆戈壁沙滩景观,而东南部的福建省却是山青水秀、森林遍野景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线③指示的是同一季节,黑龙江的漠河冰天雪地,而海南省却是鲜花处处可见,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显著,(2)、(3)、(4)差异属于________(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
27.读我国闽南沿海某区域图,甲为山地,乙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丙为水域,丁为城郊地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________产业,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农业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和________条件。农(种植业)、林、渔业各部门,丙地应发展________;乙地应发展________;甲地应发展________。
(2)家住丁地的刘军同学,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蔬菜、肉、蛋、奶生产,你认为可行吗?________(可行、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对于海南农业的发展方向,请你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二条合理建议。
28.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D为___________山脉,图示省区简称是___________。
(2)该省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根据___________的对比关系,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其中A处年降水量约450mm,划归湿润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地为___________气候,C地植被以___________为主。
(5)该省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该省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
29.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区域环境的重要途径。2017年8月19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读图1、2、3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铁路途经的格尔木位于___________盆地,青藏铁路多蜿蜒在海拔___________米以上。
(2)读图1,青藏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是我国高寒牧区。除此之外,青藏地区还有耕地、________和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科考队员发现,自1970年以来,青藏地区的色林错面积不断增大。
(3)图3中色林错流域内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填“汇入色林错”或“自色林错流出”),属于________(填“外流河”或“内流河”)。
…………
参考答案
1.A
【解析】甲照片中有河流,小船,且屋顶坡度大,属于江南水乡景观,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即图中的M地区;乙照片中有骆驼、沙漠,属于温带荒漠景观,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图中的P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单元过关测试卷(附答案)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