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自专辑:2022年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江苏)
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记叙文阅读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
一、经典分析
我爱厦门
我的家乡在厦门。我爱厦门,爱它变幻莫测的海面,爱它丰富的水产,爱它独特亮丽的风景。
①厦门变幻莫测的海面令人难以忘怀。②平时,登上闻名遐尔的日光岩,放眼望去,海水无边无垠,让人心旷神怡。③当风平浪静时,它又像一面特大的镜子,照出一派阳光灿烂的画面。④倘若猛烈的大风气势汹汹地冲向大海,几百里海面顷刻海浪滔天,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合奏出一曲雄伟的交响。
厦门不乏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垒线鱼、黄花鱼、桂花鱼,还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这些丰富的水产给海内外游客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美食风景线。
景点独特又是厦门的一个亮点。这里有撩人心扉的音乐喷泉,有风景秀丽的万石植物园,有见证历史的胡里山炮台,还有各具特色的公园。如果你驱车在环岛路上,可以欣赏车外一派南国特有的美景:天空瓦蓝,空气清新;椰树挺拔,花团锦簇;沙滩细软,遍布蟹穴散落的民居与错落有致的二楼房融为一体。这诱人的景色让人喜爱。
啊!厦门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为有这样美好的家乡而感到自豪。
1.联系上下文,最适合替换“变幻莫测”的词语是( )
A.出乎意料 B.难以揣测 C.变化多端 D.出没无常
2.请用“_____”画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倘若刮起大风,几百里海面顷刻海浪滔天,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能想到厦门哪些美丽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什么特点?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第三段中心句:厦门不乏丰富的水产。 第四段中心句:景点独特又是厦门的一个亮点。
3.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风和海水的气势,若去掉就体会不到了。
4.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南靖县长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
【错解分析】1部分同学根据变幻莫测的意思错选A、B,故失分。
2.大部分同学能找到中心句,但由于读题不仔细,将答案抄在了题下面,故失分。
3.大部分同学知道不能去掉,但找不到修辞手法。
4.对地区景物不了解,故失分。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替换。解答此题,要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文中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即可。
变幻莫测,是指事物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A 不适合。出乎意料的意思是: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
B 不适合。难以揣测,揣测,是指推想,是对事物的发展及结局的判断和猜想,指对事物的发展及结局的难以下判断和猜想。
C 适合。变化多端的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与“变幻莫测”是近义词成语,符合文中“我爱厦门,爱它变幻莫测的海面”一句的句意。
D不适合。出没无常的意思指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2.本题考查中心句。本文是总分总结构,第三段主要写的是厦门水产,故中心句应是:厦门不乏丰富的水产。第四段主要写的是厦门的景点,故中心句应是:景点独特又是厦门的一个亮点。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作答时注意要先亮明观点,再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对比两句话,可知原句使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其人的特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风的气势汹汹和海水的滔天气势,去掉之后就是简单的描写这个画面,不能体现其壮观场面和气势。所以不能去掉。
4.本题考查了学习课外知识的积累。厦门著名的景点或特点还有:美丽的鼓浪屿、温和的天气、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骑楼、许多幽深起伏的小巷子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答案不唯一,表述合理即可。
二、巩固练习
失信的代价
①有一位青年画家,在还没成名前,靠给人画像维持生活一天,一个富人请他为自己画幅像,并约定画好后付一万元作为酬金。青年画家听了喜出望外。
②画像完成后,富人看着自己栩栩如生的画像,情不自禁地想:除了我,还会有谁买这幅画像?我又何必花那么多钱呢?于是富人说:我只能出三千元买这幅画。”画家听了愣住了,他据理力争,希望富人能遵守约定。“你别再说了!我只出三千元!”富人不耐烦地说。
③青年画家知道富人故意赖账,心中愤愤不平他坚定地说:“不卖!我宁可不卖这幅画,也不愿受你的侮辱!今天你失信毁约,将来我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价。”“笑话!二十倍!那就是二十万!我才不会笨到花二十万买这幅画。”富人冷笑着走了
④这件事后,画家拜师学艺,日夜苦练。十几年后,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了一名知名的画家。
⑤话说那个富人自从离开画家后,很快就把画家说的话忘了。十几年后的一天,富人的好几位朋友不约而同地来告诉他:“好朋友,有一件事真奇怪!我们去参观了一位著名画家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中的人物跟你一模一样,这幅画标价二十万元,而且绝不讲价。好笑的是画的标题竟然是——《失信的人》。”富人听了后猛然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事。他立刻连夜找到画家,向他真诚地道了歉,并且花二十万元买回了那幅画。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___________)
②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特别高兴。(____________)
2.照样子,改写短文中的句子。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除了我还会有谁买这幅画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第___________自然段至第___________自然段写富人请青年画家为自己画像,画好后却不肯按照约定付酬金。
(2)第__________自然段至第__________自然段写青年明白了富人想赖账,决心让他付出二十倍的代价。从此日夜苦练,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第⑤自然段主要描写了( )
A.富人买回了自己的画像。
B.富人得知自己的画像被命名为《失信的人》,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事。于是,他向画家道了歉,并买回了那幅画。
C.富人向画家道了歉,并买回了那幅画。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棕子
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样高的棕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底夜不眠,守在炭炉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发,为汗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 情,让我想起烧陶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棕子足足嘶叫了10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了几份,搁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给孩儿们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一一耐心与爱心。
6.按照原文填空。
(__________)的大锅 (________)的面巾 (__________)的糯米
(__________)地添柴 (________)地渗进 (__________)地煮
7.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再试着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家婆的粽子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有什么传统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之趣
太阳毒辣辣地烤着大地,天气热得让人受不了。不过也好,炎热的天气倒使我们少了很多束缚(fù),只穿短衣短裤,那样子真洒脱。
河里的水渐渐地不安分起来。我们这些乡村的“野孩子”叫喊着,追赶着,像一群鸭子,“扑通扑通”跳下河玩个痛快。当然,几个不识水性的“旱鸭子”只能立在河边畏首畏尾,不一会儿,他们也按捺不住性子纷纷往水里跳。对于他们来说,“一入小河深似海”。他们在水中拼命地拍着水,水花四处飞溅。我们这些玩得差不多了的戏水高手爬上岸,拍着屁股,对着他们哈哈大笑。www-2-1-cnjy-com
在河水中疯够了,我们便到田间去捉青蛙。不管多么狡猾的青蛙,都难逃我们的“魔爪”。然后,我们把青蛙带回家,让它们举行“蛙跳比赛”。青蛙们自然不会这样乖,它们趁我们不注意便四处逃散,但我们逮青蛙简直是快如闪电,不一会儿就弄得青蛙们“俯首称臣”了。比赛完,我们便放掉它们,因为我们知道青蛙是农田的忠诚卫士。
夏日,最好玩的还是夜间乘凉时捉萤火虫。天一黑,我们就开始行动。不一会儿,带着荧光的小虫子便“难逃一劫”了。捉完后,我们便将萤火虫装进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它们一闪一闪的,像天上的星星那样眨着眼睛。
10.照样子,各写一个成语。
畏首畏尾 ____________ 哈哈大笑 _____________
1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 (______________)
(2)自称臣子,接受对方统治,泛指向对方屈服。 (______________)
12.短文紧紧围绕“_______”字展开叙述,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
13.文中第四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
14.用“﹏﹏”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花舞飘香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 )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翼翼地( )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双手( )着,然后疾步( )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忧伤地说,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5.理解字词。
①“疾”这个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 A.病,身体不舒服;B.恨;C.快,迅速。短文中“疾步”一词中的“疾”应选第(______)种解释。“积劳成疾”一词中“疾”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②“小心翼翼”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先写了我_____________,再写了我与小女孩的对话,了解到她摘花瓣的原因,最后写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捧、俯、摘、穿”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分别填入第2自然段的( )里。这段话主要是对小女孩的_____描写。
18.当“我”问到小女孩她的爸爸时,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请你运用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理解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双手
那一天,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得逞。那只大手似一条厚棉被,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我低下头去察看,翻过来看手心,调过去看手背,整个手呈木色,手的纹路又深又粗,染着黑土色。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特别粗大。一根手指似三节老甘蔗。左手大拇指没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有四条裂纹,开成上下两个“人”字形,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染成了泥色。
“指关节缠线做什么?”我问。“治手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石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根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我问。“1000多棵。”一天栽1000多棵!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这双手幸亏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林业局工会的负责人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多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我隐约悟到: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19.文章第1、2自然段中的“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那只大手似一条厚棉被,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概括地交代了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_____的特点。
20.为突出张迎善手的特点,作者对他的手的_____、_____、_____、等进行了具体描写。
21.作者详写了张迎善的一双手,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写张迎善的一双手是为了写出。写“林业局工会的负责人向我介绍”这双手,则是为了写出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内容,说说最后一段中“美”和“丑”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24.第6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________
25.对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留下的空水瓶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使老人感到很温暖
B.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的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C.我给捡废品的老人递上一两块硬币,使他感到很温暖
26.你是怎样理解画“____”的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_____________
27.本想教育女儿不浪费的爸爸,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___________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仁慈天使
南丁格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缝逢)好细心地加以照料。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暴)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书,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每个夜晚,她都(提 堤)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逝世,享年90岁。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她的一生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定于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记)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28.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29.根据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颗(__________)的心 一座(__________)的帐篷
一位(__________)的天使 一个(__________)的家庭
30.读短文,选择正确的一项打“√”。
文中画线的部分是(心理动作环境)描写表现了南丁格尔(助人为乐 忘我工作 不怕牺牲)的品质。
31.伤员们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你知道护士节是哪一天吗?它和哪个人有关系呢?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来。
参考答案
1.情不自禁 喜出望外
2.除了我没有人买这幅画像。
3.① ② ③ ④
4.B
5.做人要信守承诺,言而有信,不能出尔反尔。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题。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2.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肯定词“还会有”变否定词“没有”;然后,问号变句号。调整后可得出答案为:除了我没有人买这幅画像。
…………
专题10记叙文阅读-2022年小升初语文易错题专项练习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