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1-2022学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合集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知识点
3.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 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 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下面四种物质分别为石灰石、铁矿石、水晶、土壤。
5、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
6、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可以提炼金属,做颜料等等。
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土壤还具有作物生产功能。
7、有关岩石的故事
8、有关岩石的故事(补充)
石头上有雨痕,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石头上有波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石头上有矿物,黄的,黑的,红 的,闪光的,透明的。
石头上有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
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观察岩石常见的工具:放大镜、小刀、手电筒、铜钥匙等。
2、观察下面三种常见岩石
(1)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花岗岩:颜色为黑麻肉粉色(肉红色至浅灰色不等),形状不规则。表面较无光泽。
砂岩:颜色为土黄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无光泽。
大理岩:颜色为白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光泽。
(2)更细致地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
①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
花岗岩无纹理、分层,有斑点,无小孔;
砂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
大理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
②组成岩石的颗粒
花岗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粗疏,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砂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细密,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大理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粗大,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③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花岗岩粗糙,砂岩粗糙,大理岩粗糙。
…………
3.3岩石的组成
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研究岩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
2、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有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而成。这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分别是云母、长石、石英,其中粉红色颗粒是长石,半透明的颗粒是石英,黑色颗粒是云母。 云母有闪亮的薄片;长石有肉红色颗粒;石英有白色透明颗粒。
3、观察云母、长石、石英三种矿物
①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
矿物的颜色:石英为无色,长石是粉红色,云母是黑色的。
条痕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不一定相同,石英的条痕颜色为白色,长石的条痕颜色是白色或者浅灰色,云母的条痕颜色是无色的。
②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的透明度:英为透明的,长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
矿物的光泽:石英为玻璃光泽,长石是玻璃光泽,云母是丝绸光泽。
除了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之外,硬度、形状也是观察矿物的重要线索
4、矿物观察记录表:
5、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
岩盐方鲻矿石膏
雄黄–中药,还可以作颜料、玻璃等
硫黄–一制造染料、农药、火柴、橡胶等
石墨一一最软矿物,制作铅笔芯、润滑剂
方铅矿.提炼金属”铅”“银”
石膏一一点豆腐,使蛋白质凝聚、工业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
金一一贵重金属、做首饰和收藏投资
…………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1、收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2、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
第1步,准备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
第2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第3步,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第4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第5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内,标签要对应放好。
3、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笔、纸盒、卡纸、棉花等。
4、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一一编号一一图鉴一-一添加标签–存放一一展示,
5、为标本添加标签,在标签上要写好哪些信息?
(1)岩石编号、名称
(2)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
(3)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6、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按照步骤制作精美的岩石矿物标本;
其次,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断充实我们的标本盒。
看一看 闻一闻 摸一摸 团一团 涂一涂
结论:眼看、鼻闻、手触摸、团小球、涂痕……
(2)比较
①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岩石是灰黑色的,形状不规则,最大;沙是棕黄色的,里面有小石粒;黏土是浅黄色的。
②间一闻
岩石无明显气味;沙无明显气味;黏土有明显气味。
③摸一摸
岩石颗粒最大,沙颗粒较小,黏土颗粒最细密。
④团一团
沙最先散落,黏土基本不散落,从而说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沙掉下来了,没有留在纸上,黏土牢牢粘在纸上,没有掉落,再次证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
3.6观察土壤
1、土壤中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观察土壤:
第一步,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并用鼻子闻一闻土壤的气味,再用手捻一捻。 借助放大镜观察,发现土壤是褐色的,掺杂着植物的根和叶子,还有虫子和小石子等等。
用鼻子闻一闻,发现土壤有气味。
用手捻一捻,发现土壤有些潮湿,土壤中有水分。
第二步,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第三步,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砾,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重的颗粒先 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还发现水里有气泡,说明沙和黏土更重。
…………
3.7比较不同的土壤
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2、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号土壤 2号土壤 3号土壤
1号土壤为沙质土,2号土壤为黏质土,3号土壤为壤土。
3、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土壤的黏性
(1)方法一:团一团
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这三种土壤,看哪一种能够团成小球。
黏土最易成型,砂土也可成团,土壤不易成型。
(2)方法二:搓一搓
不同的土壤黏性有什么不同,挨或揉搓三种土壤,它们都能被搓成条吗?
黏质土能够搓成条状,壤土有可能搓成条状,沙质土则不能。
(3)结论:黏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黏质土、壤土、沙质土。
…………
3.8岩石、土壤和我们
1、岩石、矿物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这些自然资源。
⒉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而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可打印)下载: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