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7日
资源编号 103703

【真题】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08-27 中考 0 78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3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真题】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资料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各科最新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共9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

徐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请为下面的朗诵词补写古诗文名句。

说起徐州,人们总会想到刘邦,他的用人智慧体现了孟子“(1)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的观点;也会想到项羽,他的英雄气节印证了孔子“(2)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思想。徐州既有帝王的英气,也有文人的豪情。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3)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哲理,体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4)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范仲淹被贬仍以天下为己任,在《岳阳楼记》中用“(5)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勉;文天祥被俘,途经徐州留下“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与《过零丁洋》中的“(6)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修改完善下面的演讲稿。

在彭城大地的时代画卷上,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成为这代人的奋斗zuò(   )标。徐州青年正以奋斗为笔、以创新为墨,镌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注脚。他们的身影在______的钢铁丛林里A(闪耀  闪烁)科技锋芒,在______的街巷肌理中传承文化基因,在______的毛细血管里奔涌民生温度。当青春理想与城市脉动B(相辅相成  同频共振),当创新动能与千年文脉交róng(   )新生,这座城市正生长出破界突围的年轮。今日,徐州青年书写的不仅是整个时代的篇章,更是岗位建功的华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选出A、B两处合适的词语。

(3)选出横线处的短语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   )

①基层治理    ②古城复兴    ③智能制造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4)修改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5)同学们看了演讲稿后纷纷夸赞,其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文笔真好,读完直接圈粉。                     B.大作文采斐然,令我折服。

C.垂读再三,受教颇多,十分佩服。           D.文稿立意深刻,振聋发聩,一点见教。

二、阅读(55分)

(一)古诗文阅读(17分)

班级开展“忠义爱国”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甲】

潘宗颜,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数上书当路言辽事,当路不能用。以宗颜知兵,命督饷辽东。四十六年,马林将出师,宗颜上书经略杨镐曰:“林庸懦,不堪当一面,乞易他将。”镐不从。宗颜监林军,夜闻杜松败,林军遂哗。及旦,清兵大至。林恐甚,一战而败,策马先奔。宗颜殿后,奋呼冲击,胆气弥厉。自辰至午,力不支,与游击窦永澄、守备江万春等皆死焉。事闻,赐祭葬,立祠奉祀。

(选自《明史·潘宗颜传》,有删改)

【乙】

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兵部左侍郎于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郕王是其言。

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选自《明史·于谦传》,有删改)

【丙】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注】①当路:掌权者。②击退瓦剌第二年的立春日。③关河:指边塞。④贷:饶恕。⑤漫:随意。⑥簇五辛:攒聚五种辛味的菜做成五辛盘,代表着迎新、祈福等美好寓意。

3.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及 驾 陷 土 木 京 师 大 震 众 莫 知 所 为

4.根据提示解释加点的词语。

提示 文言语句 释义
【联系成语】知人善任 以宗颜知兵 (1)知     
【课内迁移】闻之于宋君 事闻,赐祭葬 (2)闻     
【查阅字典】①紊乱;②无秩序,杂乱;③扰乱;④叛乱。 朝班大乱 (3)乱      (选序号)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1)林庸懦,不堪当一面,乞易他将。

(2)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

6.【丙】文的最后两联更能体现【乙】文中“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请你任选一联赏析。

7.同学们对选文的理解看法不一,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丙】三篇文章都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了忠于职守、以身许国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

B.【甲】文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地描写潘宗颜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乙】文用语言、动作、外貌等多种方法详细地描写于谦在制止朝堂纷争中的表现。

C.【乙】文中吏部尚书王直用夸张的手法肯定了于谦在社稷安危的紧要关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丙】文也用了这一手法表达自己对国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丙】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通俗易懂,诗人感慨岁月无情、人生易老,情感真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心与思考。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

班级计划出一期以“双拥”为主题的黑板报,请结合所给材料完善以下版块内容。

材料一:

①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大会4月23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和改革,主动为广大官兵排忧解难,进一步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军队要树牢宗旨意识,积极支援地方建设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

②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力量源泉所在,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团结军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深化双拥模范创建,巩固扩大双拥社会基础,就是推动党中央双拥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一环。

③近年来,各地着力解决部队和官兵关心关注的重难点问题。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部队最缺什么,地方就准备什么。提高对退役军人的社会优待,营造社会尊崇氛围,激发全民参军报国的热情。

④军队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子弟兵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救灾抢险一线,到处都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同时,全军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深入贯彻军民协同发展战略,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4月25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4月23日,我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徐州自1991年被首批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连续第10次获得这一殊荣。

②徐州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四年来,全市累计完成477名转业军官、1568名退役士兵安置,采取军官特殊岗位选拔安置直通车形式选拔31人,妥善安置随军随调家属,为军人子女入学提供协调帮助。

③四年来,徐州市政府先后投入1300万元用于支持驻徐某部练兵备战。市双拥办组织近400家拥军企业,成立拥军优属社会组织30余个,发展拥军优属志愿者1.6万人。

(选自《徐州日报》2025年4月24日,有删改)

材料三:

图1  原双拥碑

1989年落成,主碑由两块相似的碑身组成,颜色为金黄色。

图2  新双拥碑

2010年落成,主碑上半部是铜质的,下半部是白色花岗岩材质。

8.【双拥含义】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双拥”指什么。

9.【双拥记忆】如果用材料二中的画线句作为“双拥记忆”版块的内容,请借助学过的说明文知识说明原因。

10.【双拥丰碑】请在材料三的两幅图中选择一幅作为板报插图,从构图和含义两个方面谈谈理由。

11.【双拥有我】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我们中学生在拥军活动中可以做些什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班级要以“小小柳木桥”为素材布置文学角,请你完善栏目内容。

小小柳木桥

李汉荣

①几根柳木,并排搭在小河两岸。一座柳木桥,就成了。

②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从桥上往返。

③蚂蚁、甲壳虫、地牯牛、毛毛虫,也在桥上行走。

④一座小小的桥,让这些小小的生灵,也有了远行的机会,有了各自的彼岸。

⑤我来到桥跟前的时候,看见一只七星瓢虫正在过桥,我急忙停下来,目送它慢慢到达对岸。

⑥我想,因为这位七星将军的到来,对岸的草木长势和生态美学将发生细微的变化。

⑦狗们喜欢小跑着过来过去,似乎有些紧张,很可能是有急事要办。

⑧什么急事呢?对面有美食?有激动人心的盼望?

⑨猫总是在四周空寂的时候,几个箭步把自己射过去。

⑩它未必是要把自己的追捕业务扩大到对岸,它或许是在扩大梦想的半径。

⑪在河边,我听一位老人说,有一次,他家的一头大黑猪不见了,到处找,以为贼偷了。结果,黄昏时,它晃晃悠悠地从桥上走回来。原来,它过了柳木桥,到对岸的草滩踏青尝鲜去了。

⑫老人说,猪都是在臭烘烘、黑黢黢的猪圈里度过一生,没有几个出过门见过世面,这头猪,出了远门,还过了河,它是一头有见识、有故事的猪

⑬最有趣的是小孩子过桥。想过,又不敢过,前脚踏出,又收回,如此好几遍,最后还是上了桥。先是很慢,然后加速,最后逃跑一样奔过去。往返几次,与桥就熟了。他们终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冒险。

⑭过去山乡里娶媳妇时,新媳妇每过一座桥,婆家人就要给媳妇送一次礼钱。古老的风俗,藏着对生命的体贴和敬重。媳妇收的礼金,都做了未来生活的积蓄。

⑮这么说来,小小柳木桥下的流水,一边唱着古歌,一边也在计算着民间日子的流水账啊!

⑯挑着青菜赶集的大伯走过来,背着玉米回家的大婶走过去,他们互相打着招呼,交换着田园的气息。

⑰采蘑菇的少年,采野菜的姑娘,在桥上相遇了。河水哗啦啦鼓动着他们的慷慨,他给她一捧蘑菇,她给他一捧野菜。他们互赠着两岸的春色,也储存着内心的记忆。

有一位诗人来到这里,看见柳木桥,他连过了六遍,过去了,又过来,再过去,再过来

⑲他说,他是在一首诗里走来走去。

⑳他说,这不是一座桥,这是一首诗。

㉑他说,他舍不得离开,这是世上最美好的桥。

㉒这的确是世上最美好的桥。

㉓柳木倒下来,变成了桥,而它始终记得自己是一棵树,它惦念着土地。河水时时提醒着它,也湿润着它。

㉔它一边作为桥,把人和其他生灵送到对岸,一边做着一棵树的梦。在水声的呼唤里,它又有了一棵树的灵性。

㉕你看啊,柳木桥,它浑身都是新鲜嫩绿的柳枝和柳叶,与哗啦啦笑着的流水交换着生的喜悦。

㉖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柳木桥上站一站,或看上一眼,暗淡的心就会亮一些。是的,柳木倒下去了,但它的魂灵还活着;人有一天走了,也一定是换了另外一种活法。

㉗当晚,诗人久久地徘徊于桥边,在河水、夜风、月光营造的氛围里,写了一首关于桥的诗。

㉘他在诗里写道:

在深山里,我走在小小柳木桥上,

我走在一首诗里,

我走在一段古老的风情和记忆里……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4月11日,有删改)

12.【桥之过客】补充过客过桥的特点。

柳木桥上的过客档案
桥上过客 七星瓢虫 大黑猪 小孩子 诗人 风烛残年的老人
过桥特点 慢慢爬行 (1) 几个箭步射过去 晃晃悠悠往返 (2)       连过了六遍 (3)      

13.【桥之趣事】通过语言赏析让同学们感受“桥之趣”。

(1)这头猪,出了远门,还过了河,它是一头有见识、有故事的猪。(从修辞的角度)

(2)有一位诗人来到这里,看见柳木桥,他连过了六遍,过去了,又过来,再过去,再过来。(从描写的角度)

14.【桥之民俗】文章第⑭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阐明理由。

15.【桥之哲思】探究“柳木倒下去了,但它的魂灵还活着”的深意。

16.【桥之情味】古人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本文以小诗结尾,妙在何处?

(四)名著阅读(10分)

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成长”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邀请你参加。

17.小语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失去了信心,为了帮助他重拾信心,请从《红星照耀中国》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挑选一部推荐给他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1.地利不如人和      三军可夺帅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畔”“病”“遣”“唐”“留”“照”等字词容易写错。

2.(1)坐 融

(2)A.闪耀 B.同频共振

(3)B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3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真题】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https://www.0516ds.com/103703.html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