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单元核心考点速记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元谋人距今多少年?是在哪里发现的?生产生活情况有哪些?元谋人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或者地位?
①、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②、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③、生产生活情况:制作工具,使用火;
④、意义或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距今的时间、发现地点、体貌特征、工具制造、组织形式、用火以及发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①、距今时间:约70万—20万年;
②、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③、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
④、生产工具:打制石器;
⑤、组织形式:群居生活;
⑥、用火:会使用和保存火(自然火)
⑦、意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3、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和磨制石器;
4、原始农业与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5、我国南方、北方典型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分别是什么?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6、河姆渡人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生产工具、原始农业与原始手工业分别是什么?
①、距今年代:约7000年;
②、生活地区: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③、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
④、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sì);
⑤、原始农业:a、种植作物:水稻;b、家畜:猪、狗、水牛;
⑥、原始手工业:陶器(黑陶)、玉器、乐器、天然漆;
7、半坡人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生产工具、原始农业与原始手工业分别是什么?
①、距今年代:约6000年;
②、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
③、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④、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⑤、原始农业:a、种植作物:粟;b、家畜:猪、狗;
⑥、原始手工业:彩陶、乐器、纺织、制衣;
8、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什么?人文初祖
9、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
中华民族的主干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融入其他部落。
10、归纳炎帝的发明有哪些?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乐器琴瑟;具有天文历法知识;
11、归纳黄帝的发明以及黄帝时期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①黄帝的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弓箭;
②黄帝时期的发明: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纺织、缫丝。
12、尧舜禹时期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禅让制
13、什么叫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14、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水平。
15、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了远古时代的原始民主
16、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了远古先民与自然灾害进行的斗争
17、神话与传说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但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18、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是什么?考古发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什么叫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①含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②、意义:a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夏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建立者是谁?有何历史地位?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①、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②、建立者:禹;
③、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④、政治制度:世袭制
3、商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①、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②、建立者:汤;
4、西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建立者是谁?有何制度创新?
①、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②、建立者:周武王;③、制度创新:分封制
5、分封制的目的、依据、对象以及内容分别是什么?
(1)目的:①、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②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分封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
(4)内容:①、诸侯权力:a、获得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b、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次分配。②、诸侯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③、等级划分: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司母戊鼎
7、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有哪些?
齐桓公(关键词:尊王攘夷、管仲;春秋首霸)、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8、什么叫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9、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哪些?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有哪些?
①、政治上: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②、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后期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③、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军事上: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⑤、民族关系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1、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目的分别是什么?
a、时间:公元前356年; b、支持者:秦孝公; c、目的:富国强兵;
1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政治 | a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产生了深影响)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c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d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
经济 |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体现了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b鼓励耕织(达到富国的目的);
c统一度量衡。 |
军事 | 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达到了强兵的目的) |
13、商鞅变法是什么性质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①、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②、影响: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4、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全国有什么联系?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5、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1)成功原因:①、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②、秦孝公的支持;③、商鞅的坚持;
(2)启示: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②、改革是强国之路;
16、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著作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①创始人:老子(春秋后期);②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③思想主张:a顺应自然;b事物都有对立面(如:福与祸┈);c主张无为而治;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