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单元核心考点速记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共2个考点)
考点17.正确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
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考点18:知道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和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具体要求P17-20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具体要求(结合“网络改变世界”P10-16内容,理解考点知识)
(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
(3)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具体要求
(1)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共3个考点)
考点19.知道社会规则的作用,正确对待社会规则 P24-26
- 社会规则(如:道德、纪律、法律等)的作用
(1)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措施)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1)(2)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考点20.理解诚信的意义及践行诚信P41-45
1.诚信的意义: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角度)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角度)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家社会角度)
2.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考点21.知道违法行为的内涵、类别及承担责任,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预防犯罪”P48-56(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违法行为的内涵: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指犯罪。
3.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能说承担刑事责任)
(1)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2)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3)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4.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5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P53(1)(2)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A、严重危害性——最本质特征B、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C、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6.刑罚的含义A、类型B?P54
A.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B.刑罚的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