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 分析写作手法-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0日
资源编号 95460

专题26 分析写作手法-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02-19 中考 0 750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专...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

专题26 分析写作手法

考向1: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背影的父爱

①“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孩子赌气不去上学,甚至发誓不参加中考了……

②接完父亲的电话,我好一会儿缓不过劲来。我奇怪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一次挨打的情景。父亲对我太好,很早就达到了关系平等的地步,他会征求我的意见,一如征求我的母亲的意见。

③小学的时候,我因为玩爆竹炸伤了自己。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我听见父亲和母亲互相埋怨,最后竟然打了起来。我听着刺耳的茶杯破碎声,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愧疚感,不禁默默地流泪,不知道哭了多久,才沉沉睡去。朦胧中,我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在擦拭我冰冷的脸庞,那么柔和,那么小心翼翼。我睁开眼睛看到是父亲,他在哭!他一个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没出息地哭!旁边是同样默默哭泣的母亲。那一晚上,我们仨都没能睡着,我们都在自责。我发誓以后一定不再闯祸,我是能承担责任的人了。就在那个晚上,我猝不及防地长大了。

④中学的时候,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时布置了一项作业:也写一篇关于父亲的《背影》。真奇怪,我的脑海里恍惚没有父亲的背影。直到这时,我才发现父亲其实一直都是在以迎接者的姿态接纳我:记得上中学后,父亲陪我走路上学,他让我走在前面,自己拎着包紧紧跟着,我的影子就在他沧桑的脸庞上忽隐忽现;我乘车外出,他会目送着我坐的车子渐渐走远,直到消失,我只能推测他什么时候会背过身去;家乡四面临水,坐船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而只要我坐船回家,常常在江心就能眺望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那一定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啊,他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转过身子,让我也看看他的背影呢?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

⑤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所名牌大学。在我们的小村子里,我一下子成了名人,但父亲只是用平静的声音回复那些溢美之词。他默默地打理好我的行囊并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了之后,我送他到车站。那次似乎是我第一次送他,也是他第一次主动走到我前面。我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身躯有说不出来的难受,谁知他突然转过身子,对我说:“我今天还是不回去了吧。”说着就又往学校的方向赶,仿佛儿子的大学是他的大学,于他充满了温和而强烈的归属感。

⑥回到校园,我们一起参观了传说中的樱花大道和民国时的建筑。每到一处,他都努力而贪婪地看着,仿佛要把永久的遗憾和逝去的理想看回来,仿佛要把四十多年似水的年华看回来。我知道,这么多年了,他心中的那个梦并没有死,它还活着,它要化作浪漫樱花在我的大学开放。

⑦现在我上了大学,妹妹在最好的高中做最好的学生。看起来很美,但家里的开支却日渐凶猛。为了供我们兄妹俩安心读书,父亲又拾起了荒废多年的养蜂手艺。母亲偷偷告诉我,最熟练的养蜂专家一天也要被蜜蜂蜇上五六次。我在学校里看到盛开的鲜花,便似乎看到父亲正被蜜蜂攻击,他所有裸露在外的黝黑的皮肤都是被攻击的目标。我甚至一度想回到家乡,杀死他的蜂王,踹翻他的蜂箱。我们总劝他戴上防护面罩,但这也没起多大作用,养蜂是细活,很多时候要靠眼睛和手感。父亲还是不得不经常裸露面庞去接触蜜蜂,顶多端一盆肥皂水在旁边,被蜇了就迅速抹一下,草草了事。

⑧前几天看到同学写的一句话“父亲是我的致命武器”,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我的父亲于我,也是这样。你不知道现在我有多爱他,爱他胜过我的青春,我的理想,甚至我的生命。我愿意为他祈祷,为他折寿几年,只愿他多活几年,让我多做几年孝子。其实父亲和孩子,他们是彼此的致命武器,孩子们一定要珍惜父亲的旷世伟大的恩情。这份情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热爱和尊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

1.请概括父亲在“我”不同的成长阶段关爱“我”的几件事。

小学时父亲哭泣自责并抚慰被爆竹炸伤的“我”→中学时父亲跟在后面陪“我”走路上学→①______→②______→大学时父亲送“我”上学并和“我”一起参观校园→③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一个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没出息地哭!(品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我在学校里看到盛开的鲜花,便似乎看到父亲正被蜜蜂攻击,他所有裸露在外的黝黑的皮肤都是被攻击的目标。(从表现手法或表达效果角度品析)

4.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表现的都是真挚感人的父爱,请从内容上简要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表现父爱上的两点不同。 

考向2:表达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自己也成为巨人

黄传会

①仰望星空,孙家栋的眉心微微蹙在一起,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爬上心头。

②星载原子钟像一只“拦路虎”,横在北斗二号系统面前。

③时间和空间位置信息,都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卫星的位置信息和星精准的时间信息,是导航卫星最核心的两大参数。

④星载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如果原子钟误差1纳秒(10亿分之一秒),就意味定位会有0.3米误差。

⑤孙家栋对现北斗三号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时任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说:“我们再也不能对进口产品存在依赖性了。星载原子钟必须下决心自己搞,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⑥当时参与原子钟研发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航天科工集团203所等。孙家栋的态度非常明确:“原子钟技术不过关,卫星绝对不能上天。”

⑦终于,有3家科研单位分别研制成功各有特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北斗系统工程要求的星载原子钟——中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原子钟。

⑧那天,孙家栋亲自见证了4台完全符合技术要求的国产原子钟,装载在北斗二号系统首颗卫星上。

⑨卫星转场到发射区,与火箭对接,进入卫星状态检查,整流罩合上。

⑩4月14日凌晨,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卫星,终于顺利升空。

⑪在指控中心,孙家栋注视着面前的大屏幕,神色淡定,心中却是波涛翻涌。

⑫太空中的频率资源十分有限。2000年4月17日,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导航卫星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国际电信联盟辟出两小段资源作为卫星导航合法使用频段。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谁先占有谁先用”的原则,必须在7年有效期内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接收传回信号,逾期则自动失效。

⑬因此,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卫星入轨后,按规范操作,卫星要在真空环境下暴露5天后再开启设备。提前开启,很有可能引发微波信号大功率微放电,导致卫星报废。可是再等5天,势必错失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最后期限。

⑭16日20时14分,我国申请的空间频率有效期只剩下不到4小时。

⑮孙家栋从座席上站了起来,拧眉沉思了片刻,与在座的有关同志会商后果断决策:“加电开机!”

⑯当晚,十几家终端设备厂家,在北斗系统主控站的一个大操场上,把接收机摆成一大排,技术人员在焦急中不时仰望漆黑的夜空,等待着一个“精灵”——那个来自远方的信号。

⑰“有了!”不知谁最先喊了起来。

⑱整个大操场上欢声雷动。

⑲此时,离国际电信联盟限定的时间仅剩2小时。

⑳犹如世界杯比赛的“压哨破门”,北斗系统申请的卫星导航信号频率与轨位资源保住了,中国北斗在最后时刻,拿到了进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入场券”。

㉑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曾说过:“北斗的研制,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巨人’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肩膀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孙家栋说:“祖洪总指挥说得非常棒。靠别人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拼搏努力,让我们自己也成为‘巨人’,让中国的航天也成为‘巨人’!”

㉒大家心里铆足了劲:让中国航天也成为“巨人”!

(节选自《人民文学》2021年第5期《仰望星空》,有删改)

5.文章的第①段是特写,运用什么描写方法?请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6.“中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原子钟”一句“终于”含义丰富,请结合第⑤~⑦段加以分析。

7.★文章第段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8.文章多次提到了“巨人”,谈谈你对“巨人”的理解

考向3:描写方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彩虹女孩

何小琼

①那年,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米八的个子,阳光帅气。搬到海边的新家之后,每天早上,他都会沿着那条长长的海岸线跑步。有一天,下了一整夜的雨。他在被关紧的落地窗前,看着夜雨淋漓,心里盘算着明天的晨跑。

②早晨,雨停了,他穿过林立的高楼,来到海边,他看到了一道耀眼绚丽的彩虹,横跨在海平面的尽头,光的倒影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起起伏伏,海水的色彩也变得梦幻迷离。

③晨跑的人、散步的人都停了下来,无一不在赞叹这神奇美妙的景色。有年轻人干脆轻快地跃上半人高的海堤,坐下来观看。他在原来住的城市,也见过彩虹,但远没有今天在海边看到的美丽、梦幻。

④渐渐地,人群散去。彩虹依然挂在天空上,俗世中的人们要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海边冷清下来,他转身准备继续晨跑。蓦然,一个坐着轮椅、笑容灿烂的女孩映入他的眼帘。

⑤女孩的轮椅不算新,应该是用了不短的时日了,黑色轮胎磨损明显,扶手上的皮子斑驳点点。女孩穿着一件半透明的彩虹色彩的雨衣,双腿下部露出淡蓝色的裙摆,她有一双清澈的眼睛,脸色略显苍白。但是,她在笑,她大声说:“我来了,彩虹!”她的声音清脆,笑容纯真得像孩子。

⑥他哑然失笑。她能看到彩虹吗?以她坐着轮椅的高度,视线只跟海堤面相平。也就是说,她只能看到比海堤稍微高一点点的地方,甚至连海面也不一定看得到。

⑦女孩双手灵活地控制着轮椅,来到他面前的堤边。女孩伸手去抚摸海堤,表情沉醉地喃喃自语着:“真美啊,还好我赶上了,我要追着彩虹跑。”在他讶异的眼神下,女孩侧转轮椅,一手轻触海堤,像是在抚摸着某种珍宝,一手滑动轮椅向前,洒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⑧几分钟后,女孩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他忍不住上前搭讪道:“你能看到彩虹?”女孩并不诧异他的疑问,一本正经地回答:“我这样的高度正好,不信你试试看。”他弯下了腰。于是,他看到了神奇的一幕。

⑨他弯下腰看到的角度,正好是海堤边的高度,那是正常人站直时不会留意到的角度。而这时,因为大雨过后,有积水存留在堤上,上升的太阳在海堤上照射出另一道悬浮的彩虹。这道彩虹,比海上那道更美,因为它会随风摇曳,颜色由深到浅,由浅到深,也许是因为正在被阳光慢慢蒸发,那七彩的颜色更加梦幻和神奇。

⑩“怎么样?漂亮吧?只有我才能看到。刚才你们那么多人看到的都是高处的彩虹,我的彩虹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并且可以触摸、追逐。”女孩得意地炫耀着。是的,这个坐着轮椅,不能像平常人那样走路、跑步的女孩,却用这种方式欣赏到了独一无二的美景。

⑪他推着女孩的轮椅,沿着长长的海堤走下去。他知道了她的故事。在十四岁以前,她能歌善舞,是追逐彩虹的女孩,欣赏过无数次海上的彩虹。十四岁那年,一次车祸夺走了她的双腿和同在车上的父亲,那时的她一度觉得世界灰暗了。母亲告诉她,坐着轮椅,一样能够欣赏雨后彩虹的美丽。

⑫“妈妈告诉我,我虽然不能再走路、跑步,不能再跳舞,但仍然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能追逐那美丽的色彩,我不比别人差。我还有手,有灵活的头脑。”女孩抬起头,碧蓝的天空落在她眼中,明净深邃。

⑬他叫她“彩虹女孩”。下雨后,他总和她一起追逐海堤上的彩虹。后来,他因故离开了这个城市。他跟她告别,承诺做永远的朋友。

⑭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经历了许多事情,有过困惑、迷茫,每次她都会给他鼓励,她说:“你知道的,你站着能看到美丽的彩虹,我坐着也能看到美丽的彩虹。我们欣赏的是同样的风景,不过是用了不同的方式。”于是,他把每一次挫折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他坚信,因为心中那道不一样的彩虹,他的人生路终究会光彩明亮。

9.★第段的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

10.坐轮椅的女孩看到的彩虹与平常人看到的彩虹有何不同?请分点概括。

11.第⑪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2.本文中的“彩虹”内涵丰富,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千斯坝听水

高昌

①在北京西坝河南路与香河园西街交会的拐角,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上书“大运河——千斯坝遗址”几个大字。春日暖阳洒在澄碧的坝河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我站在千斯坝遗址,倾听流水遥远而又清凉的亲切诉说,心里翻卷着万千感慨。活泼的流水牵着我的思绪,自由自在地唱着、欢腾着,携着阳光,向着远方一路飞奔……

②我听到流水声中回旋着“千斯”“千斯”的呼唤,“千斯”是何意?我的心潮悠然上溯到遥远的先秦——《诗经》中就有这样温馨的文字:“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意为“快快筑起千座粮仓,快快造好万柜箱。把粮仓都装满,农夫们的日子喜庆洋洋。这是天赐的大福气啊,幸福的生活万年长。”千斯坝的坝名,就是从这动人的《诗经》里流出来的。我现在驻足的这片土地,曾设有千斯坝,停泊万里船;也设有千斯仓,珍藏千古梦。无数的大船从南方运来沉甸甸的稻米和豆菽,运来丝绸和茶叶,运来五彩的憧憬。一起卸在千斯坝,转运进光熙门内南侧的千斯仓。所谓“千斯万斯”,承载的正是先民们对五谷丰登的热切祈望、对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③我听到流水潺潺,一遍遍深情呼喊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是元代的水利专家。遥想当年,意气风发的郭先生在此地巡视,口中轻轻吐露出一串名字: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深沟坝……随后七坝陡然而起于阜通河上,并依序自西向东呈梯级一一排开,分段行舟,驳运过坝。有了这阜通七坝,阜通河也才有了这个“坝河”的美称,在漕运年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坝河的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今天。坝河全长21.63里,流域面积158.4平方公里,日运漕粮4600余石。即使算上结冰期停运的因素,年运输能力也达到100万石。处在这一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上之重要节点的千斯坝,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醒目记忆,是滔滔大运河在京城画下的一个恢弘惊叹,也是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北京历史留下的嘹亮回响。古人奋斗和开拓的艰辛智慧,为我们留下沧桑变迁的无尽怀想,同时也在这潺潺水声的流转中,澎湃到一代代后人的心间,传递在史册的一页页赞叹里。

④我在千斯坝听水,仿佛听到浪花在呼喊“大运河”“大运河”“大运河”……我知道,这坝河起源积水潭。沿着阜通七坝一路奔腾,徐徐注入温榆河,悠悠接汇北运河,从而连入京杭大运河的宏阔水系。我耳边仿佛有无数的美丽浪花在深情歌唱。那会讲故事的流水,向我讲述杭州的梅花、洛阳的牡丹、齐鲁的豆花和燕赵的棉花……五彩缤纷的甜蜜歌声,在天地间回旋和飘荡。我心里奔涌着1800公里的骀荡春风,串联起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壮阔波浪。我在古老的千斯坝跂足沉思,举首南望:我们的美丽中国,自北而南,到处都是好风光,令人陶醉,令心流连。

⑤我在千斯坝听水,仿佛听到浪花在呼喊“开拓”“开拓”“开拓”……我知道,坝河也有过漫长的辛酸回忆。其实到了明清时期,这条河就因为没有水源而湮没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波潋滟的盛景,是根据水文历史考证,在2006年重新建设疏浚而成的。据记载,元代时的水面宽为如今10倍,约二三百米;水深也为如今10倍,约一二十米。但是古老的千斯坝带着历史的仆仆风尘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依然是一个不懈奋进的奔腾姿态,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全新面目。千斯坝是历史,衔接的则是未来。今天的潺潺坝河水,依然回旋着开拓进取的心灵旋律,高唱着蓬勃昂扬的时代乐章。

⑥我每天上下班,都会从这千斯坝前走过。从千斯坝遗址到我工作的报社,只有400步的距离,而这中间相隔的,却是700多年的漫长流光。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喜欢立在千斯坝前,醉心倾听坝下的那些浪漫的水声。那悠悠浪波诉说着沧桑的记忆,更诉说着年轻的祝福和美好的向往。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点题,并通过对“澄碧的坝河”“金色的光芒”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千斯坝的纯粹与庄重。

B.作者通过对郭守敬工作场景的猜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目光长远、运筹帷幄的水利专家形象。

C.文章结构清晰:整体采用“总—分—总”结构,首尾照应,中间四个段落以并列的形式展开。

D.作者对千斯坝的情感非常复杂,既有对其所承载的历史的怀想,也有对水上运输衰落的担忧。

…………

参考答案

1.     父亲目送“我”乘车远去     父亲站在码头等“我”坐船回家     父亲养蜂供“我”和妹妹上学

2.父亲的这次落泪让“我”深受震撼,使“我”突然之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变得懂事了,意识到了自己要承担起责任。

3.①“没出息”是不中用,毫无用处的意思,这是贬义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因“我”受伤而心疼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②这句话是虚写(或想象),通过描写“我”看到眼前盛开的鲜花联想到父亲为了供“我们”兄妹俩安心读书的艰辛与不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心疼与愧疚。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26 分析写作手法-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类训练(统编版 全国通用) https://www.0516ds.com/95460.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