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2021-03-21 0 9,582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重要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二、课文理解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让。

诲:教导。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拉。

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弗若:不如。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学了《学弈》,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三心二意就会失败。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东游:向东游历。

辩斗:辩论,争胜负。

故:缘故。

译文: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认为。

始:开始。

去:离。

日中:正午。

也:助词,无意义。

译文: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开始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译文:另一个孩子认为太开始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正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如:像。

及:等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

为:是。

译文:一个小孩说:“太阳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等到了正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探:伸手。

汤:热水。

译文: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初升时清清凉凉,等它在正午时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译文:孔子不能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

汝:你。

译文: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三、问题归纳

1.两小儿各自提出了什么观点?依据是什么?

一儿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近,中午太阳离人远;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

2.“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

“孔子不能决”表现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3.“远者小而近者大”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

是视觉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显得小了。

4.“近者热而远者凉”中午气温高,是否此时的太阳教早晨离我们近些呢?

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七、课文主题

《学弈》记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不专心听的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说明了做什么事情都得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通国之善.弈者也。

◇思援弓缴而射之。

◇孔子不能决也。

更多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小学语文网

善:善于,擅长。之:指弈秋的教导。决:判断。

3.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学 弈 更多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小学语文网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子争辩不休,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近些。

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4.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

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9)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图文详解 https://www.0516ds.com/951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