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血液由心脏节律性地泵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返回心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叫作动脉
B.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叫作毛细血管
C.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叫作静脉
D.三种血管的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
2.如图为猪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手捏心脏壁,肌肉壁最厚的是[②]左心室
B.③是右心房,与[⑥]肺静脉相连
C.心脏的四个腔中,①③不相通,②④也不相通
D.①②内流动脉血,③④内流静脉血
3.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等重要功能,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加入抗凝剂的新鲜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分层现象,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是甲图中的①,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B.甲图中的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位于乙图中的B层
C.甲图中的④位于乙图中的A层,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D.若仅以血细胞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可以选②
4.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的什么会增加(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蛋白质
5.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B为大脑,则A中流着的血液含氧量高,颜色鲜红
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比A更多
C.若A为上、下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A流着动脉血,C流着静脉血,则B代表的是肺泡
6.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③、④、⑤组成肾单位
B.②血管中流动脉血,b血管中流静脉血
C.a、b、c三处尿素含量最低的是b
D.c中出现葡萄糖一定是由于肾小管病变引起的
7.小李发现自己排出的尿液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输尿管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
8.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某些器官之后,其中的代谢废物会大大减少。这些器官是( )
A.肾脏和肝脏 B.肝脏和肺 C.肺和肾脏 D.肺和心脏
9.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图中①是细胞体,②是突起,③是神经纤维
D.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10.某同学在接开水的时,不小心被溅出来的热水烫了一下,该同学迅速缩手,如图是参与该反射活动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由图中②③④构成
B.I是脊髓中的灰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C.疼痛的感觉在③产生
D.只有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该反射
11.小刚在书房听到客厅里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中记者对美食的描述,不由得吞咽口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D.这种反应不属于反射
12.用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长时间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而长时间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依次位于( )
A.瞳孔 听小骨 B.鼓膜 晶状体 C.耳蜗 视网膜 D.视网膜 耳蜗
13.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能调节瞳孔大小
B.结构③为巩膜
C.结构⑥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②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
14.下列疾病与其对应的原因错误的是( )
A.呆小症—幼年时期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
C.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15.如图为人体某腺体细胞所分泌的某物质a及其腺体细胞运输和作用示意图,则与该腺体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甲状腺 B.胰岛
C.唾液腺 D.垂体
1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B.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C.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D.胰岛素分布不足会导致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17.篮球是青少年喜欢的一项运动经常打篮球,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反应速度。如图表示的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 )
A.舒张→舒张
B.收缩→收缩
C.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
18.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的莲叶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气孔 B.叶肉 C.叶脉 D.表皮
20.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天平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左侧上升 B.右侧上升 C.两侧始终平衡 D.开始右侧上升,后左侧上升
21.下列生产措施中,应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C.早春播种后,透光塑料膜覆盖地表
D.水稻插秧时,秧苗间的距离要适当
22.如图为桃花受精过程和桃子纵切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落在柱头上的过程叫做受精
B.④子房由②子房壁和③胚珠组成
C.⑤是果皮,由珠被发育而成
D.⑥是种子,由胚发育而成
23.下列现象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B.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
C.桃树种子的胚发育成新植株 D.竹地下茎节上长成新的竹子
24.如图是菜豆种子及其幼苗的相关结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种子的胚由甲图中的①②③④组成
B.乙图中的a是由甲图中的②发育成的
C.乙图中的c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
D.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③发育成的
25.菏泽的炸油条、炸面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 )
A.小麦的子叶,花生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C.小麦的子叶,花生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花生的胚乳
26.夏季,一场大雨后,土壤中播种的大豆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中空气不足 B.土壤的温度太低 C.土壤的水分缺失 D.土壤中养分流失
27.“枯木逢春”描绘的是植物重新获得生机,开枝散叶。植物长出枝条是由哪一结构发育而成的( )
A.种子 B.芽 C.叶 D.花
2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在体内完成受精
B.蝌蚪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和皮肤呼吸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D.青蛙鸣叫是一种防御行为
29.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卵黄
B.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
C.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D.兔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
30.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完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卵细胞由①产生
B.精子在④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胚泡移入③子宫中,最终附着在④子宫内膜上
D.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出人的形态
31.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屏障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C.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清扫异物的作用
D.患过水痘的人只获得对水痘病毒的免疫力
32.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B.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C.当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过敏反应
D.医院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33.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持续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老人和儿童是流感流行期间的脆弱人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传播 B.患者独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 D.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
3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室内消毒、灭菌 B.将患病者隔离治疗
C.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尽量少出门,佩戴口罩
35.如图为新冠病毒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乙为健康人,乙体内含有新冠病毒抗体,丙是患者,“→”表示健康状况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属于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B.接种疫苗是预防1过程的唯一办法
C.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D.2过程可表示患者的痊愈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36.(6分)体外膜肺氧合(ECMO)也叫人工肺,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下图甲),下图乙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序号)。
(1)甲图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氧合器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器官);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人工泵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器官)。
(2)肺循环的起点是乙图中的[_____],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________含量增加。
(3)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随血液流经泌尿系统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
37.(6分)下图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2)图二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该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
(3)图三中A通过________(填生理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图中的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38.(6分)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据图回答。
(1)“即今极目如云稼,曾是蝗虫盖地皮”,图甲表示昆虫的两种发育过程,其中蝗虫的发育过程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甲、乙所代表的两种生物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
(3)“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子”由图乙中的[ ] ________发育而来。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________(填结构名称)。
(4)“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可采用图丙中________所示的繁殖方式。
(5)丙图A所示的植物繁殖形式是________。
39.(6分)小明在清理杂物时不小心被钉子刺伤, 请结合如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的手被钉子刺到后迅速缩回,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_______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假如某人的手被钉子刺入皮肤后, 手能缩回但没有感觉,说明图中______ (填数字)位点可能被阻断。
(2)免疫系统对维持人体身体内部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钉子刺入皮肤后,免疫系统迅速被触发,从获得途径看,这属于人体的________性免疫。
(3)医生给小明清理了伤口,并注射了破伤风针,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这种生物在结构上与酵母菌最明显的区别是________。 “百白破疫苗”中含有的灭活的破伤风杆菌在免疫学上被称为________,能够刺激________细胞产生抗体。
40.(6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1881年,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 对象 | 第一次处理 |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 |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 |
乙组 |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 患炭疽全部死亡 |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_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________。
(2)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________,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________。
(3)本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D
【解析】A.动脉血管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大多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A正确。
B.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B正确。
C.静脉血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C正确。
D.三种血管中: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D错误。
2.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