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第一节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
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3)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①干电池: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从手电筒、电动玩具、照相机、计算器到家用电器的遥控器,都需用干电池为它们提供电能;
②蓄电池:蓄电池也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便于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如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能的转化:蓄电池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
2、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2)几种常见的元件符号如下:
3、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4、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①应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②规范地使用电路元件符号,不能自选符号:③交叉相连的点要画粗黑圆点;④合理地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使电路图清楚美观,并注意元件符号绝不能画在拐角处;⑤导线要横平竖直,转弯画成直角,电路图一般呈长方形;⑥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依次画电路元件,且知道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的方法:①先理清电流的路径,可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逐个寻找,直到电源负极;②所画出的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应与实物图保持一致。
第二节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1、实物的电路连接
(1)对于串联电路:按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顺序把电路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2)对于并联电路:根据电路图,找到“分节点”和“合节点”,从电源正极出发,按“哪里分就分,哪里合就合”的方法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3)应该注意:实物图中的导线是不允许相交的;导线要连接到电路元件的接线柱上,不能到处乱接。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1)串联电路:连接串联电路实物图较为简单些,只要注意连接时按照某一方向逐个的连接起来就可以了,这里我们通常以电流方向为次序。(在电路中,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总是从正极出发,经过各个用电器到达电源的负极)
(2)并联电路:第一步,连接一个电路元件尽可能多的闭合电路,这相当于串联电路的连接,尽可能多的元件连接,减少了后续连接元件的个数,使问题简单些;第二步,在电路图中找出电流的分、合点,并在实物图中标出相应分、合点,这是致关重要的一步,是你犯错误的根源!第三步,从分点出发,经过各支路的元件,到达合点,这相当于部分串联电路的连接。
3、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1)串联电路①定义: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②特点:a.电流路径只有一条,无干路和支路之分;b.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c.开关在任何位置的作用一样。
(2)并联电路①定义:把用电器并列的连接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②特点:a.电流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有干路和支路之分;b.各支路上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c.干路上的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的支路;
(3)混联电路定义:电路中既有串联部分又有并联部分的电路称为混联电路。
※注意串、并联电路是两种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判断电路连接时,要根据电路的基本特征和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判
断;不是只要是同时工作又同时停止工作的一定是串联,忘记了并联电路中开关在干路中时也可以实现用电器的同时
工作与同时停止工作!!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处电流相等,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
(2)并联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各支路电压相等。
5、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路图判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的则是串联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的则是并联电路。
(2)根据电流关系判断:①如果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不相等,这两个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②如果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则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③若是不同的用电器则是串联;若是相同的用电器串联,并联都有可能。
(3)根据电压关系判断:①如果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压不相等,这两个用电器一定是串联的;②如果通过两个用电器的电压相等,则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③若是不同的用电器则是并联;若是相同的用电器串联,并联都有可能。
(4)根据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判断:用电器只能同时工作的是串联电路,可以独立工作的是并联电路。
6、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1)串联电路定义:用电器首尾相连成一串后再接入电路中,我们说这些用电器是串联的;如图所示,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定义: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如下图所示,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
(3)串联电路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②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的工作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则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③开关与用电器是串联的,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4)并联电路特点:①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如上图所示的电路,“+”→“a”与“b”→“-”部分是干路;支路有两条:一条是L1所在的电路,由S1控制,另一条是L2所在的电路,由S2控制; (a、b是各支路两端的连接点,叫节点)②干路电流在“结点”处分成两条或多条支路电流,每一支路都与电源形成一条通路,各支路中的用电器的工作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开路时,其他支路仍可为通路;③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的用电器。
第三节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的形成
(1)电流形成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形成的原因:①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在导体中,大量的自由电荷通常情况下做无规则运动,此
时不会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②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
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球面显示器中电子枪的电子流等。
※注意:电荷必须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而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负电荷
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还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1)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对电流方向的理解:①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形成电流;按照规定,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主要是由自由电子(可以移动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由于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导线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②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③在电源的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注意判断电流方向时,要明确以下三点:(1)发生定向移动的是什么电荷;(2)此电荷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上;(3)如果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则电流方向与该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如果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则电流方向与该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3、电流的大小
(1)定义: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强)。
(2)公式:电流用符号“I”表示,若“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则,公式中三个量的单位分别为安(A)、库(C)、秒(s)。
(3)方向:电路中的电流总是沿着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电源正极的方向流动。
4、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特点:其内阻很小,可视为零,接入电路中不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
(1)电流表
①直入式:直接串联在一次电路中,这种适用于直流电路和小电流交流电路中。
②和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这种是把电流互感器串接在一次回路,通过一定的变比感应出一次电流,这种适用于大电流交流回路及高压回路。
(2)万用表:万用表测试电流,比较麻烦,不仅要把电路断开把表针串在回路中,而且万用表的量程有限,适用于直流回路和小电流交流回路。
(3)钳型表:这种表比较实用,不需要断开电路,直接可以卡在线路上测量电流.但这种不适合高压线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