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复习
易错精选60题
训练范围: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13章
一、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共1小题)
1.(2023春•城西区校级期中)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
B.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二、功的比较大小(共1小题)
2.(2023秋•高州市期中)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 C.W甲=W乙=W丙 D.W甲=W乙<W丙
三、功率的大小比较(共1小题)
3.(2023秋•润州区期中)小明同学两次施加水平拉力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f1>f2
B.拉动到距离s1时,两次克服摩擦所做的功W1>W2
C.拉动到距离s1时,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D.拉动到距离s1时,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四、功率的计算(共2小题)
4.(2023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餐馆用智能机器人(如图)替代人工送菜。该机器人用20s时间在水平路面上运行30m将菜送到客人桌前;若机器人和菜总质量为25kg,工作时牵引力恒为50N,完成本次送菜,牵引力做功_______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机器人所受重力做功_______J。
5.(2023秋•射阳县期中)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在第2s时刻,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_N,在0~1s内,推力对木箱所做的功_______J,在3~5s内,推力对木箱所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
五、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大小的现象表现(共1小题)
6.(2023秋•封开县校级期中)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步骤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步骤2需要选用图_______和图_______做实验(选填“甲”、“乙”或“丙”),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选填“速度”或“质量”)。
(3)步骤1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速度相同的物体,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这个结论可用来解释汽车_______(选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
六.比较动能的大小(共1小题)
7.(2023秋•梁溪区校级期中)图中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B.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C.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D.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七.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大小的现象表现(共1小题)
8.(2023秋•太和区期中)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下列实验器材:一块厚泡沫,三个相同的铁钉,三个金属块m1、m2和m3(m1=m2<m3)。他做了如下实验:将铁钉插入泡沫的相同深度,分别将三个金属块由空中静止释放撞击铁钉,铁钉进入泡沫深度如图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金属块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来比较金属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a、b两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的情况,说明金属块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金属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4)金属块落在铁钉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金属块具有_______,铁钉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的作用。
八.机械能的概念(共1小题)
9.(2023秋•阜宁县期中)如图所示是荡秋千的简化模型,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D点后返回,B、C两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B、C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B.球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
C.球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球从D点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九.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共1小题)
10.(2023秋•巴东县期中)体育课上,小明用力斜向下将篮球掷向地面,篮球碰到地面后斜向上反弹,反弹后运动到的最高点比掷出篮球的位置更高,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篮球刚刚脱离手时,它的动能最大
B.篮球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0
C.篮球从脱离手到它碰到地面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篮球从地面反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十.杠杆及其五要素(共1小题)
11.(2023春•佛冈县校级期中)如图,是一辆行李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推车人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在_______(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推车人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_______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_______力(选填“省”或“费”)。
十一.力和力臂的画法(共1小题)
12.(2023春•石狮市校级期中)如图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是轮子的转轴,O′是箱体的重心。以O为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十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的问题(共2小题)
13.(2023春•东莞市期中)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挂_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杠杆两端钩码处再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平衡。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中的竖直拉变成倾斜拉时,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测出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4.(2023春•碑林区校级期中)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为使图甲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将两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图乙中,在已调平的杠杆A处挂两个钩码,则在B处需挂_______个钩码时,杠杆才能继续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3)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向右逐渐倾斜时,其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保持钩码个数及位置不变,多次收集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绘制出动力臂L1与动力F1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当F1=0.5N时,L1=_______cm;
(5)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图丁可知:A端胡萝卜相比B端胡萝卜_______。(选填“更重些”、“一样重”或“更轻些”)
十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共2小题)
15.(2023秋•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小明将梨子和苹果分别放在轻杆的两侧,轻杆顺时针转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确定苹果的质量大于梨子的质量
B.将梨子向右移动适当的位置杠杆可以在水平位置平衡
C.对苹果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杠杆可以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支点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
D.将苹果和梨子的位置对调,若杆逆时针转动就能比较苹果和梨子的质量大小
16.(2023秋•梁溪区校级期中)小明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量薯条的质量。实验器材:刻度尺(30cm)、砝码(10g)、圆柱形铅笔。实验步骤:
(1)如图(a)、(b)所示,将质量为m=10g的砝码放在刻度尺左边某一刻度处,此时应沿_______(顺时针/逆时针)旋转铅笔,使刻度尺移动,直到刻度尺在铅笔上水平平衡,读出左侧力臂(支点到砝码重心的距离)l1=9cm和右侧力臂(支点到刻度尺重心的距离)l2=6cm;
(2)取下砝码,并在该位置放上3根薯条,旋转铅笔,使刻度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左侧力臂l3=12.5cm,右侧力臂l4=_______cm;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质量M=_______g,3根薯条的总质量m=_______g。
十四.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计算(共1小题)
17.(2023春•渝北区期中)小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轻质杠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OB=2m,OA=1m。在杠杆A端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正方体M,重力为600N,边长为20cm。当重为500N的小萍静止站立在OB之间某处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且M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0。求:
(1)小萍离O点的距离为多少米;
(2)当小萍再向左运动0.5m时,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十五.杠杆的最小动力(共1小题)
18.(2023秋•句容市期中)如图所示,有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棒CB,现将AC部分搭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金属棒长为L、重为300N,CA:AB=1:3,为使金属棒保持图示位置静止,则在_______(选填“A”、“B”或“C”)点施加的力F最小,该最小力F1= N,若保持与F1的作用点和方向均相同,则使金属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需的最大外力F2应为_______N。
十六.滑轮组绳子上的拉力(共1小题)
19.(2024春•桂林期中)图甲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的简图,为了保证起重机起重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G0,配重为6×104N。已知OA=12m,OB=4m,现用起重机把货物G匀速提起。求:
(1)若起重机自重不计,吊起货物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左边货物G的最大重力为多少?
(2)如果起重机吊臂前端是由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组成,动滑轮的重力为1000N,绳重和摩擦不计,匀速提起第(1)问中的货物G,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3)如果把货物G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用时5min,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十七.滑轮组的中的相关计算(共1小题)
20.(2023春•无为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和B及滑轮组均处于静止状态,F=10N,若不考虑测力计重、滑轮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应分别为( )
A.30N和30N B.30N和20N C.20N和20N D.20N和30N
十八.轮轴及其应用(共1小题)
21.(2023秋•靖江市期中)如图甲所示,用扳手拧螺帽时,图_______(a/b)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螺帽,原因是动力臂更_______(长/短)。如图乙所示,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_滑轮,它_______(能/不能)省力,但可以_______。丙图中的螺丝刀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轮轴,手柄_______(粗/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
十九.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共3小题)
22.(2023秋•封开县校级期中)一个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20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是400N,重物上升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60%
B.总功是2000J,机械效率是50%
C.有用功是3200J,机械效率是83%
D.有用功是2000J,机械效率是62.5%
23.(2023秋•亭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不计轴处摩擦。其中省力的是_______装置图,机械效率高的是_______装置图。如图丙,将穿好的鞋带两端向两边拉扯,鞋帮就会收紧,达到省力的效果,这与简单机械中_______(选填“杠杆”、“滑轮组”或“斜面”)的省力原理相同。
24.(2023秋•西安期中)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质量为1.2kg的物体,绳子自由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4N,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g取10N/kg。问:
(1)1~2s内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2)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
(3)此装置匀速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少?(若除不尽,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二十.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共1小题)
25.(2023秋•长安区期中)如图所示是电动传送机,传送带斜面长15m,高7.5m,每袋货物质量m=30kg。货物受到使它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的力是_______(选填“压力”或“摩擦力”),传送机匀速传送一袋货物到A处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传送机工作时的机械效率是75%,则传送一袋货物所做的额外功是_______J.(g=10N/kg)
二十一.扩散现象(共1小题)
26.(2023秋•即墨区校级期中)端午节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小强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现象,煮粽子是通过_______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力。
二十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共2小题)
27.(2023秋•大观区校级期中)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1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如图2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如图3中,抽掉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如图4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乙醚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28.(2023秋•南海区期中)如图所示为一名消防队员正在进行模拟演习训练。在下滑过程中,他感到手心发烫,这是由于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的。
二十三.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共1小题)
29.(2023秋•涪城区期中)学完内能,小明做了以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
B.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变,若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二十四.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共2小题)
30.(2023秋•福田区期中)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铝块和水放出相同热量后,将铝块放入水中(c水>c铝),则( )
A.水的温度不断传给铝块
B.水的热量传给铝块
C.铝块的热量传给水
D.铝块和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31.(2023秋•嵩县期中)我们通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水的_______的特性;在1标准大气压下,初温为21℃、质量为1kg的水吸收3.36×105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_______℃,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J/(kg•℃)。[c水=4.2×103J/(kg•℃)]
…………
参考答案
1.C
【解答】解: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此时也没有力做功,故错误;
B、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进20m,手的作用力向上,水桶沿水平方向运动,但手没有对水桶做功。故该选项错误;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符合做功的必要条件。此选项正确。
D、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前进20m,虽然有力,同时也有距离,但不是沿力的方向的距离,所以此时手对水桶仍没有做功,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2.C
【解答】解: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个功的大小都等于W=Fs;即W甲=W乙=W丙;故C正确;ABD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