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人教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王先生在一周内赴各地出差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读景观图片和中国疆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张景观照片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广 B.我国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
2.关于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热带
C.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
D.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不均匀
3.我国海岸线长的地理意义有( )
①对外联系方便
②海洋资源丰富
③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因海洋阻隔,不利于对外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制作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名片”正面是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行政中心,背面是省级行政区的关键词。同学们使用“名片”进行地理竞赛活动。下图为其中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轮廓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正确的是( )
A.甲—辽宁省—辽
B.乙—甘肃省—陇
C.丙—山东省—冀
D.丁—内蒙古自治区—蒙
6.“名片”背面有明显错误的是( )
A.甲:东北平原、北大仓、漠河、冰灯
B.乙:河西走廊、兰州拉面、敦煌莫高窟
C.丙:黄河入海、旱作农业、泰山、趵突泉
D.丁:聚宝盆、牦牛、青稞、布达拉宫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愈发严峻,2022年人口已开始负增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数柱状图和出生率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8.与前两次生育政策放宽相比,2021年8月放开三孩政策实施后,2021年出生率并未出现明显上升,其原因最大可能是( )
A.疫情影响生活质量
B.人口性别比失衡
C.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
D.此前积压的生育需求已基本释放完毕
9.下列政策,从长期看有助于促进人口出生率提升的是( )
①提高生育津贴②教育双减,降低教育成本③提升女性受教育水平④增加女性就业岗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③山脉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山脉之一,该山脉是( )
A.昆仑山 B.太行山 C.秦岭 D.巫山
11.32°N纬线没有穿过下列哪个地形区(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湘西十八洞村得名于十八个溶洞,是传统的苗寨村落,曾经“一年四季吃野菜,山高沟深路难走”,如今成为“返乡脱贫、安居乐业”的小康苗乡。下图为十八洞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制约十八洞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水源 D.灾害
13.为巩固脱贫成果,该村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产业有( )
①制茶业②苗绣产业③香梨采摘观光农业 ④采矿业 ⑤溶洞旅游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图为我国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⑥
15.下列符合我国沿30°N地形剖面的是( )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内陆高沿海低 D.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17.以下对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10月武汉处于冬季
B.常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
C.昆明入冬时间最晚
D.10月黄河以北的地区都已入冬
18.以下对图中各城市入冬时间差异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哈尔滨深居内陆,入冬较早
B.乌鲁木齐海拔较高,入冬较早
C.拉萨纬度较低,入冬较早
D.海口位于低纬度海岛,全年无冬
(23-24八年级上·山东滨州·阶段练习)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下图示意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及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大致经过( )
A.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800mm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20.西宁与济南、哈尔滨与济南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地势高低不同、纬度高低不同
B.距海远近不同、人口密度不同
C.人口密度不同、距海远近不同
D.距海远近不同、纬度高低不同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济渠经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当年开封经济繁荣、富甲天下的都市景观。下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及《清明上河图》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通济渠沟通了( )
A.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B.长江水系和海河水系
C.淮河水系和黄河水系
D.海河水系和黄河水系
2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开封( )
①人口密集②水运便利③商业发达④农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北宋后期,受黄河决口影响,汴河泥沙淤积失去航运功能,下列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大②——贫瘠③——抬高
B.①——大②——肥沃③——抬高
C.①——小②——肥沃③———抬高
D.①——大②——肥沃③——降低
目前,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 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8240万吨,保障了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下图为西南水电站群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金沙水拍云崖暖”反映了白鹤滩水电站所在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凌汛严重 B.江阔水深 C.水流湍急 D.含沙量大
25.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建成,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意义包括( )
①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②促进水能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③优化能源结构,减轻空气污染 ④扩大水域面积,增加年降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图左示意中国局部疆域,图右为“国信1号”相关资料卡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________。“国信1号”养殖工船常年游弋的海域甲是________。图中“国信1号”养殖工船在8-12月向南航行所考虑的气候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6分)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方式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4分)
(3)从资源的角度,简述发展“移动海洋牧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2分)
27.(14分)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茶叶和马匹互换的主要贸易通道。雪域风光、神山圣湖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茶马古道鲜明的特征及较高的知名度。古道骑行,参与制茶,体验马帮生活,如今茶马古道已成为一条黄金旅游路线。图为茶马古道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历史上“茶马古道”的兴起主要是因为________。(单项选择)(2分)
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气候差异大,物产不同
(2)拉萨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为________,其位于中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6分)
(3)茶马古道穿越________山脉,运输主要依靠脚力好,耐重压的骡子驮运商品。试从地形条件分析茶马古道不使用马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4分)
(4)请分析茶马古道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2分)
28.(10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不同的气候,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类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柑橘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
材料二雪峰蜜橘,是湖南省洞口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盛产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的邵阳市洞口县。20世纪70年代初,经周恩来总理审定,以“雪峰蜜橘”商标出口,因此得名。
材料三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丁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金秋时节,又到了吃橘子的季节,根据材料,请你推测一下中国柑橘的主要产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和气候名称)。该气候冬季不冷,使得柑橘免遭冻害。(2分)
(2)C、D两种气候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A、B、C三种气候类型的共同气候特征是________。(2分)
(4)根据气候特征推断,E气候对应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的________。(2分)
29.(14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选大治理”迈入有法可依的崭新阶段,对于保障黄河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了解和保护母亲河,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材料二 图1为黄河流域图,图2为黄河多年输沙量变化图。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高原,全长5464千米,自西向东注入渤海,其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和桃花峪。(4分)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据图判断黄河流域的中下游河段主要属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地区。(2分)
(3)说出1989年以前头道拐站到潼关站河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
(4)1989-2015年,黄河的输沙量明显减少,请推测原因。(4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三张景观照片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温差异大。跨经度广、地形复杂、距海远近不同不是造成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B
【解析】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A正确;我国没有寒带,大部分在北温带,B错误;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C正确;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不均匀,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