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徐州市中考生物全真模拟押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塘泥”能正确表达的食物链是( )
A.大鱼→小鱼→虾→塘泥 B.大鱼→小鱼→虾→浮游植物
C.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D.塘泥→虾→小鱼→大鱼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膜对细胞的物质进出有控制作用
C.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下图为克隆羊产生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克隆羊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B.克隆羊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B的性状最为相似
C.与被子植物相比较,克隆羊缺少“系统”层次
D.克隆羊的多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4.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
A.用银边天竺葵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B.用菜青虫的卵研究是否是先天性行为的实验
C.用菜豆种子来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D.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叶的蒸腾作用
5.图是两个同学掰手腕的图片,请问,在掰手腕的过程中提供动力和起支点作用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
A.肱二头肌、肘关节 B.肱二头肌、肩关节
C.肱三头肌、肘关节 D.肱三头肌、腕关节
6.蒸馒头和制泡菜分别用到的菌种是( )
A.细菌和酵母菌 B.酵母菌和乳酸菌
C.细菌和乳酸菌 D.乳酸菌和细菌
7.原尿成分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
A.大分子蛋白质 B.葡萄糖 C.尿素 D.无机盐
8.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抗原刺激下产生抗体,抗体是一种特殊蛋白质
B.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定的抗原物质
C.抗体是在有抗原物质的刺激下才产生的
D.抗原消失后,抗体便不再存在
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唯一可靠的证据
B.米勒实验证明了非生命到生命的演变过程
C.进化树可以比较直观表示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生存斗争,使生物不断产生有利变异
10.小明同学想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他取了三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均加入2毫升淀粉糊,然后进行下表实验:
试管 | 加入物质 | 处理方法 |
① | 加入2毫升清水 | 放在37℃中水浴10分钟 |
② | 加入2毫升唾液 | 放在37℃中水浴10分钟 |
③ | 加入2毫升唾液 | 放在0℃中水浴10分钟 |
之后滴加碘液,下列有关三支试管中物质颜色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②号不变蓝 B.②号变蓝 C.①③号不变蓝 D.①②③号变蓝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1.人类肤色的正常与白化为一对相对性状,某个家庭中肤色正常、白化(显性用B表示,隐性用b表示)的遗传情况是:儿子小明是白化,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肤色都正常(如图)。
(1)请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这对相对性状中,肤色正常为显性性状其依据为______。
(2)小明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奶奶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3)生物的很多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片段,位于染色体上。
(4)二孩政策放开后,小明的父母想给小明生一个不患白化病妹妹的概率为______。
12.金蝉花是蝉拟青霉菌与蝉的复合体,据《本草纲目》记载其药用价值丰富。蝉拟青霉菌的孢子侵染蝉的若虫后,通过菌丝不断吸收虫体的营养,最终子实体长出地面,形状似花,故得名金蝉花。据图回答。
(1)在分类上,蝉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______,发育方式属于______。
(2)金蝉花中的菌体为蝉拟青霉菌,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判断依据是______。
(3)蝉拟青霉菌与蝉若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13.如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字母表示),图中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①通过A进入到循环系统,A由消化道和____________组成。
(2)图中物质②由B进入血液,血液变成______血,同时排出血液中物质③到体外,③排出体外时,呼吸肌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3)物质①和②进入循环系统后,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其中能运输②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_。
(4)循环系统还能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送输到D系统,血液流经该系统后,形成④排出体外。如果④中出现较多的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成分,A、B、C、D是乙中存在吃与被吃关系中的四种生物,①②③④代表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
(2)图中序号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被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图中______(填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积累的农药最多。
(4)图中丙代表的成分作用是______,由此促进物质循环。
…………
参考答案
1. C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食物链的组成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相邻生物之间存在着真实的捕食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池塘中有浮游植物,虾吃浮游植物,小鱼吃虾,大鱼吃小鱼,它们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塘泥是非生物成分,不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C符合题意。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