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内容(苏科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本题2分)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是300g
B.一名初中生的密度大约是1g/cm3
C.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108km/s
D.一名初中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32Pa
2.(本题2分)小米SU7汽车自开售以来热度不减,该款汽车采用气凝胶作为电池芯片的保护材料,可以起到隔热、防火的作用,保护电池安全,且气凝胶作为导电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电池热损耗,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由以上信息可推断,气凝胶不适合用来制作( )
A.高压输电线 B.家用暖气片 C.防火建筑材料 D.保温杯
3.(本题2分)小明在学校物理实验室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质量时,不小心将食盐放在右边托盘里,砝码放在左边托盘里,称得食盐的质量为22.5克,改正错误后,小明按正确的方法称量的食盐的质量应为( )
A.22.5克 B.21.5克 C.22.0克 D.21.0克
4.(本题2分)如图为一块玻璃下面放置部分轻质塑料小球,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导致部分塑料球会跳起来粘住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球一定是带负电的
B.丝绸摩擦玻璃时,玻璃得到了电子
C.塑料球粘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塑料球被吸引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5.(本题2分)现在智能手机都有自动旋转屏幕画面的功能(题图),这是通过手机内部的重力感应器来实现的,关于手机的这一功能,可能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A.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B.G与m成正比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
6.(本题2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绘了春天明丽纷繁的景色,对诗中描述的燕子和鸳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鸳鸯受到的重力和沙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鸳鸯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沙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燕子受到的重力和升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燕子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7.(本题2分)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分组完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乙实验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实验均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B.甲:当小车运动到A点时,如果所有力都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选用小车而不选择木块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D.乙: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可以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8.(本题2分)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片,下挂数量不同的钩码,在海绵上留下了深浅不同的压痕。下列几个物体的使用,主要利用的物理原理与如图相同的是( )
A.压路机 B.手推车 C.铅垂线 D.防臭地漏
9.(本题2分)冬奥会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民族自信产生了积极影响。下列有关冬奥会中冰雪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运动员将静止
②乙图中冰球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行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③丙图中的冰壶做的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与冰面的摩擦力
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做有些动作时会弯膝蹲下,是为了降低重心,避免摔倒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本题2分)如图所示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煤气灶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露,以下四种情境与其原理不相同的是( )
A.鸟儿靠升力在空中滑翔
B.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靠拢
C.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伞面被向上吸
D.拔火罐被吸附在皮肤表面
11.(本题2分)如图所示,待小球静止后,水平桌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内,待小球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此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
B.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FA>FB>F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
D.小球的质量关系mA>mB>mC
12.(本题2分)甲、乙两物体重叠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底面积为100cm2,重为10N,乙的底面积为50cm2,重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强为2000Pa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为20N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为水平向右
D.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3.(本题2分)如图为一种称量物体质量的双杆台秤的主要结构简图,它的两条秤杆分别装有秤锤A、B,其中秤锤A只能处于其所在秤杆上有卡槽的特定位置处,秤锤B则可停在其所在秤杆上的任意位置。
(1)这个台秤的量程是0~________kg;
(2)在称量物体前,应先将A和B调至标尺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处;
14.(本题2分)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冰的密度。小明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70mm和积雪的深度90mm,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冰=0.9×103kg/m3)
15.(本题4分)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具有了________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________(选填“导电性”或“绝缘性”),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潮湿后的熔喷布________(选填“带”或“不带”)电。
16.(本题3分)如图,物体A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2m2,物体A重20N,B重5N,B放在A上面。某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将A压在竖直墙上,恰能让A和B一起匀速下滑。物体A对墙的压强为________Pa、物体A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推力保持不变,将B拿走,在A下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力F1,使物体A恰好能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则F1的大小________N。
17.(本题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堆放一摞相同的书,所有书的总重力为30N,最下面书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3m2,此时书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若从这一捆书中水平抽出A或B中任一本书,抽出________书更费劲。
18.(本题2分)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一杯盐水和一杯纯净水(已知ρ盐水>ρ纯水)。小红和小明想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小红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录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h乙,于是认为甲杯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红的结论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9.(本题4分)如图(a)为一种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可用其测量________;在测量过程中,该密度计_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沉底”)。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甲和液体乙的两个烧杯中,由图(b)可知液体密度ρ甲________ρ乙;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m甲________m乙(后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本题2分)如图(a)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密度为ρ甲和ρ乙。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b)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ρ甲、△ρ乙,则ρ甲______ ρ乙,△ρ甲_____△ρ乙(选填:>/</=)。
三、实验题(本题共9小题,共51分。解答第24、25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1.(本题2分)如图乙,小明站在商场的扶梯上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小明所受力的示意图。
22.(本题2分)重为2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为12N,请在图中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3.(本题2分)如图所示,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该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4.(本题6分)“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骑行成为人们喜爱的出行方式。如下表所示是某自行车的相关数据,已知橡胶占自行车总体积的,其余为钢材(ρ钢=7.9×103kg/m3)。求:
(1)该自行车所用钢材的体积是多少m3?
(2)该自行车所用橡胶的密度是多少kg/m3?
(3)若将所用钢材换成密度为2.5g/m3的合金材料,则该自行车的总质量变为多少kg?
25.(本题4分)如图所示,鱼缸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鱼缸的质量是0.4kg,底面积是4×10-3m2,缸内盛0.6kg的水后,水深0.12m。(鱼缸厚度忽略不计)求:
(1)水对于缸底部的压力是多少?
(2)鱼缸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6.(本题5分)小王买了一种果汁,他想在实验室中测量出这种果汁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果汁的总质量为106g;
(3)将烧杯中的部分果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4)用天平测烧杯和杯内剩余果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测得烧杯和剩余果汁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5)计算出果汁的密度为________g/m3;
(6)小王发现上述第(3)步操作时,有少量果汁附着在量筒内壁上,你觉得测得的果汁密度将会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7)只利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量出饮料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m0;
②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另一个烧杯装同样高度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2;
则饮料的密度ρ=________(两空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ρ水已知)。
27.(本题11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大小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长、宽、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设计了两种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6)小明继续找来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A、B,通过改变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f及压力FN的大小,作出了如图丁所示滑动摩擦力f随压力FN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长木板________(选填“A”或“B”)的接触面更粗糙;
(7)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较大,于是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方案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8)在物理学中,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为f=μFN,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图戊所示实验中,木块重为6N,木板重为14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3,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4,若用拉力F将木板匀速抽出,则拉力F=________N。
28.(本题7分)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图甲中让木块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 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相同;
(2)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__;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图乙中当小球摆到C位置时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是小华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小华将系于纸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5)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平衡力必需________。
29.(本题12分)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磊磊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和同学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所示是他第二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示数为________N。
(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
(3)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4)若磊磊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探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能、不能)完成该探究。
(5)课后同组阳阳同学想利用弹簧测力计制作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秤,于是他们找来了:弹簧测力计、圆柱形的薄壁塑料桶(重力为1N、底面积为10cm2、高度为12.5cm)、刻度尺、滴管。设计了如下二套方案:
方案一:①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把塑料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甲);
②在塑料桶侧壁做一标记,将水倒入桶内至标记处,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③将某种液体倒入桶内至标记处,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则∶
(Ⅰ)标记的高度h=________cm,某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Ⅱ)该“密度秤”的分度值是________g/cm3,若标记下移一些,“密度秤”的量程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方案二:①把塑料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向桶中缓慢注水,当弹簧测力示数为F(定位点)时停止注水,测出此时水面到桶底距离h0=5cm(如图乙);
②将桶中水全部倒出,向桶中缓慢注入待测液体,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F,测出此时液面到桶底距离h;
③重复上述步骤,又用此密度秤对多种待测液体进行测量,得到多组ρ、h的数据。
(Ⅲ)由步骤②可得定位点F=________N,该“密度秤”能够测量的最小液体密度为________g/m3;
(Ⅳ)小明对塑料桶进行了改造,在桶壁上对应位置标上密度值。上述图像中ρ2-ρ1=ρ3-ρ2,在塑料桶壁上刻度线ρ1在ρ2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刻度线ρ1和ρ2间距________刻度线ρ2在ρ3间距(选填“>”、“<”或“=”)。
四、综合题(本题4分,每空1分,共4分)
30.(本题4分)如图甲为伽利略彩球温度计,观察发现里面的小球在一天中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小明感到好奇,也进行了研究制作。
【原理分析】彩球温度计中的特殊液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小球浮沉状态发生变化,当小球悬浮时,表示对应的温度。
【项目研究】小明用a、b、c三个体积不变的小球和特殊液体制成简易“温度计”,用以研究液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观察记录】在15℃、19℃、23℃时,a、b、c小球浮沉状态如图乙所示:
【信息处理】结合上述信息,请你帮小东分析以下问题:
(1)小球c对应的温度标记应是________(选填:“15℃”、“19℃”或“23℃”);
(2)液体温度在15℃~23℃范围内,b球所受浮力与液体温度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
(3)环境温度为25℃时,请推测并在图乙4中画出三个小球的浮沉状态________;
【应用】小明家中也购买了一个如图丙所示的彩球温度计,某天小明发现只有“20℃”“18℃”的小球沉底,其它小球均漂浮,此时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B
【详解】A.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9m、6m和3m,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为 m=ρV=1.29kg/m3×9m×6m×3m≈209kg,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生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约为1g/cm3,故B符合题意;
C.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8m/s=3×105km/s,故C不符合题意;
D.初中生的体重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0.05m2左右,双脚站立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