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和影响环境。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B.果蔬种植者经常采用塑料大棚,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农林害虫体现了生物间竞争关系
D.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连云港市4月份进行了初三生物实验考查,图为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若视野由左图调到右图,进行显微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转动遮光器调大光圈④转动遮光器调小光圈
⑤向上移动装片⑥向下移动装片⑦转动转换器⑧转动反光镜选凹面镜⑨转动反光镜选平面镜
A.⑥⑦③⑧① B.⑤⑦③⑧② C.⑤⑦④⑨② D.⑥⑦④⑨①
3.细细咀嚼馒头有甜味,某班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进行探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图中1号试管是对照组
C.浆糊被唾液分解成葡萄糖
D.加碘酒后1号试管内变蓝
4.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B.人的皮肤有保护作用,是保护组织
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D.人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系统层次
5.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草原生态系统
B.此食物网中一共有5条食物链
C.图中生物数量及所含能量最多的是草
D.物质和能量在此食物网中都是循环流动的
6.下图A、B、C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酵母菌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是( )
A.图A、B、C都有细胞膜②、细胞核④、细胞质⑥
B.面包、酸奶、泡菜都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而成
C.图C是酵母菌,其中⑤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①是细胞壁,有保护作用,是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7.《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环境污染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会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进而威胁生态安全
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8.王奶奶的尿液检测报告中显示有葡萄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B.泌尿系统由肾脏、膀胱和尿道组成
C.出现糖尿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D.可能是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
9.花果山上植物种类繁多,图是李同学观察到的部分植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没有根、茎、叶分化,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
B.肾蕨、葫芦藓是孢子繁殖,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
C.油松无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D.向日葵、玉米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10.动物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表现出复杂多样的行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采蜜、野马取食属于防御行为
B.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觅食行为
C.育雏的母鸡抚育小猫是后天性行为
D.蜘蛛织网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11.参加接力比赛的王老师眼睛注视发令枪,在听到枪响之前看到烟雾就立刻起跑。下图为眼球、耳、脑等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跑步中用力屈肘时肱二头肌肌群收缩,肱三头肌肌群舒张
B.看到烟雾起跑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⑥大脑
C.形成视觉与听觉的部位分别位于A晶状体与④耳蜗
D.王老师完成眨眼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E是感受器
12.人体有多个系统,各系统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烧肉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胰液和肠液直接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B.氧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在肺泡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
C.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D.女性的输卵管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所以其是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
13.2019年5月,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世界首例白色大熊猫,据专家分析,这只白色大熊猫患上了隐性基因遗传的“白化病”(A、a表示一对基因)。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的白化毛发与正常毛发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B.白色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Aa,白化基因来源于熊猫妈妈
C.若该大熊猫的双亲体色正常,它们再生一只白色大熊猫的概率是75%
D.该大熊猫的白化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14.小明看到母鸡正在孵鸡蛋,产生了探究其结构的兴趣。下图为鸡卵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鸡蛋的钝端敲开卵壳,撕破外卵壳膜看到②气室
B.卵黄上有个小白点⑤是胎盘,它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卵白和⑥卵黄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
D.所有的新鲜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孵化出雏鸡
15.202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自然为本”。有关叙述错误是( )
A.为了减缓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提倡低碳生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B.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C.长江禁渔、加强渔具管理、沿海定期禁渔等措施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二、综合题
16.在广阔浩瀚的生物圈中,绿色植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某校生物社团进行了有关植物部分生理活动的实验探究。图甲、图乙为探究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放于阳光下,①号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因是水绵在光下进行______产生______。
(2)乙装置透明袋内壁有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了______。
(3)乙装置放于黑暗处24小时,用力挤压透明袋,发现②号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
17.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大豆经过开花、自花传粉,胚珠【4】中的卵细胞与精子受精,然后发育成图2中种子的胚,其由1、2、3、4四部分组成,其中【 】______发育成茎和叶。
(2)图3蝗虫、家蚕与青蛙有着相似的发育过程M,即变态发育。其中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______→成虫。
(3)图4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形成N,发育成胚胎后植入母亲的M器官______内继续发育。
(4)图4中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Y,那么试管婴儿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
18.五一小长假小华与家人参观动物园,看到了丹顶鹤、孔雀、锦鲤、野兔、麋鹿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丹顶鹤、孔雀身体流线型,被覆羽毛,骨骼轻而坚固,用肺呼吸,用______辅助呼吸。
(2)锦鲤身体呈纺锤形,躯干和尾部覆盖鳞片,其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______。
(3)野兔、麋鹿身体被毛,胎生、哺乳,体腔被______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内有肺和心脏。
19.王同学出现了发高烧、头痛、咽痛、咳嗽等症状,到医院进行了血常规检查、甲流感抗原检测,结果白细胞数值偏高,甲流感抗原检测为阳性,医生诊断王同学为细菌与甲流感病毒双重感染,建议其按处方服用消炎药和治疗甲流感病毒的药物。图1、2分别为人的血细胞模式图、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三种血细胞中【 】______能作为DNA亲子鉴定的材料,其能够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2)王同学服用药物后,药物经过口腔、咽等进入小肠,然后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最先到达图2中心脏的【 】______。
(3)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分析,患甲流感的王同学、王同学回家隔离治疗、班级集体戴口罩、甲流感病毒、注射甲流感疫苗分别属于
A.病原体、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病原体
C.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D.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
(4)为了预防被传染,王同学班级的一些同学到医院注射了甲流感疫苗,所以这些同学再也不必担心被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所感染。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详解】A.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果蔬种植者经常采用塑料大棚,可以控温,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体现了生物间捕食关系,C错误。
D.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贮存大量的水分,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