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年初中结业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评价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共24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括号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
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jùn( )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 ),右肩抗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jī( )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 ),上一股高香。
(摘自刘绍棠《蒲柳人家》)
2.默写。
①看到学生将班刊取名为“学思小集”,班主任脱口而出《论语》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了声“好!”
②“元军大兵压境、兵临城下,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使元营!”老师停了一下,动情地说道,“此等情形,如果借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来形容,文天祥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③次北固山下,王湾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大自然新陈代谢的规律;扬州席上,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______,而应______。②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______。③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______,孜孜不倦。④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不仅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⑤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⑥因此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始能无知而显有知。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填写在第①②③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吹毛求疵 推敲细思 咀嚼消化 欣然忘食
B.寻章摘句 推敲细思 咀嚼消化 全神贯注
C.寻章摘句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欣然忘食
D.吹毛求疵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全神贯注
(2)第④句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3)根据前后句判断,第⑥句划线的三个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
A.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B.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C.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
D.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
4.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
(摘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0页)
【材料二】
(此表主要根据2020年第11期《科学大众》相关文章制作)
【材料三】
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馀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猪八戒闻言,恨道:“怪道你这等打扮!原来是道士变的土地!”
(摘自《西游记》)
(1)请根据【材料二】推测:“落日六号”正由______驶入______。
(2)科幻小说与《西游记》这类神魔小说相比,主要的异同点是什么?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完电影《流浪地球2》以后,小科热衷于科幻创作,影响了学习。作为小科的同桌,请你以上述材料为论据写一段话加以劝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
【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两首词均为记梦之作,前者梦中欲往______,后者梦中已到______。(填写地点,用原文中的词语)
6.【甲】词中的“____________”和【乙】词中的“____________”,均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空有才能的愤懑。(填写原文语句)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壮词”特点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共13分)
【甲】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①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②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乙】
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丙】
陈涉
唐·周昙
秦法烦苛霸业隳,一夫攘臂万夫随。
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注释】①罢:通“疲”。②与:赞同,帮助。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上谒陈涉( )
②被坚执锐( )
③为秦益敌( )
④卒亡秦族(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文说“秦失其政”,请从【甲】文或【丙】诗中找出依据,并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丙】诗中称陈涉为“英雄”,请从【甲】文中提取三个四字短语来印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张耳、陈馀谋划“帝业”之策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共11分)
【材料一】
恐龙无处不有(节选)
阿西莫夫
①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②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③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④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⑤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⑥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⑦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⑧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材料二】
来自雪域高原的恐龙(节选)
中国古动物馆
1976年~1977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古脊椎动物考察组在西藏昌都地区考察时,在芒康县拉乌山采得一批脊椎动物化石,包括一只恐龙的荐椎、骼骨、背板等。有专家认为与芒康龙一起发现的其他恐龙可能与四川盆地相关的动物群相似,可能属于一个动物群。因为那个时期的西藏还没有这么高的海拔,川藏之间的动物交流应该比较容易。芒康龙化石的发现说明在侏罗纪晚期,青藏高原的海拔应该还不高,气候也比较温暖,恐龙才能生存下来。距今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的撞击使得青藏高原不断抬升,在随后的数千万年中,芒康龙这位不是“攀登者”的“攀登者”随着青藏高原一直“爬高”了数千米。
【材料三】
13.芒康龙化石的发现可以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一项推断?( )
A.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B.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C.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D.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
14.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材料一】中画线句作用。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材料二】称芒康龙为“不是‘攀登者’的‘攀登者’”,这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一天内发生两次7.5级以上的大地震,震惊了世人。请根据材料解释土耳其频繁发生大地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共15分)
鱼化腾
贾平凹
①从仓荆到马池关三百里的古道上,有个广货镇,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秦岭东南区域的物资集散地,每天老幼杂沓,摩肩接踵,出出进进着几万人。镇街也很讲究,横着两条,竖着两条,形成井字状,而每个十字路口,除了商店、银行、酒楼、客栈外,分别还建有佛庙、道观、清真寺、天主教堂,以及依然在沿用的大大小小骡马、盐茶、药材、瓷器、粮油、布帛的帮会馆。你真的搞不清那么多人都是从什么地方集聚而来的,又将要分散到什么地方去。这该是怎样的神奇呀,这镇街的前世今生能如此的繁荣!
②在众多的帮会馆里,竟有了一家魔术馆。
③馆主姓鱼,鱼是镇上的独姓,他的先人在明代犯官司逃至这里就以耍魔术为生,到了十四世鱼化腾时,术业炽盛,声名远播。馆地挺长,分两进院,后院楼阁亭台的为家人居住,前院的大场子青砖铺地,有戏台子,雕梁画栋,四边厢廊,峻桷层榱。鱼化腾每每演出,场子里人头攒动,他神出鬼没,变幻无穷,能从空中抓来一绳,绳在地上断为三截,又马上自己接了,直立行走;能口里吐一股烟,烟变成云,云变成纸,将纸揉着揉着又飞出一只鸽子;能将自己的身子移位,甚至把头颅突然滚落,捧在手中;能让空盆子倒出水;伸手一指,一只鸡蛋就进入封闭的玻璃瓶中。能穿壁;能隐身;能吹动纸屑,纸屑变为花朵,把整个台子都铺上一层;能持竿在人群里钓鱼,鱼活蹦乱跳;能在裤裆里抓蛇,连抓七条蛇;能将自己变成一张照片贴在墙上,再从照片里走出来。
④鱼化腾的魔术不可思议,人们就疑惑他不是人,本身就是魔。鱼化腾也不辩解,说:我之所以把魔术馆建在佛庙旁,就是让你们见佛见魔。还又说:我就是魔,待一切众生都成佛了,我也发菩提心。
⑤像一件物品看多了正面就要看背面一样,鱼化腾的魔术既然是魔术,人们都希望能知道真相。鱼化腾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开始表演时,每完成一个魔术就揭秘这个魔术。他在表演换脸,把四个女孩引上台,四个女孩各是各的长相,然后一声巨响,台上腾起白雾,四个女孩开始穿过一道黑色的布幕。第一个女孩出来,巴掌脸、大眼睛、鼻梁高挺。第二个女孩出来如第一个面貌一样。第三个出来和第二个面貌一样。第四个出来和第三个面貌一样。四个女孩一模一样啊,满场子的人都傻了。鱼化腾这才消散白雾,扯开黑色布幕,那里藏着先前的四个女孩。他告诉观众说这是布幕后换了人,四个相貌一样的女孩是他的外甥女,四胞胎。人们得知了如此这般,哦声不绝,哄然大笑。台子上的鱼化腾继续在揭秘,他要这四胞胎把如何在黑色布幕后的替换再演示一遍。明明看着四胞胎就站在那里,又突然一声巨响,台子上白雾再起,四胞胎瞬间消失了,走出来四只鸭子,嘎嘎声叫成一片。鱼化腾是在揭秘中再酝酿和形成一个更大的秘密,使人们目瞪口呆,惊骇不已。鱼化腾笑着说:真相就是永远没有真相啊!
⑥鱼化腾五十八岁那年的正月十五,夜场表演人体升浮。在台子上把一手电筒立着打开,一道光柱竖在空中,他就爬光柱而上。上到两米处,给观众招手,突然头一歪跌下来。他跌下来趴在那里不动弹,手电光还照着。人们以为他这又是在揭秘。二十分钟后,他仍不动弹。有人觉得不对,上台子去看,他一只手伸在口袋里已经僵硬,双目翻白,往起扶的时候,从口袋里掉出一瓶速效救心丸,人已经死了。
17.根据相关情节填充。
18.鱼化腾的魔术不可思议,其实他的行为也“不可思议”。请分条列举其行为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画线句能否改成“其他三个女孩出来都和第一个面貌一样”?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共5分)
2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这大圣果然欢喜。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着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见是个八戒的模样,便就叫道:“兄弟,你往那里去?”牛魔王绰着经儿道:“师父见你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难得他的宝贝,教我来迎你的。”
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为取回芭蕉扇,牛魔王采用了“偷梁换柱”之计,这条计策是这样实施的: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也常用“偷梁换柱”之计。
计策一: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计策二:且说吴用送了戴宗过渡,自同众头领再回大寨筵席。正饮酒之间,只见吴学究叫声苦,不知高低。众头领问道:“军师何故叫苦?”吴用便道:“你众人不知,是我这封书,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众头领大惊,连忙问道:“军师书上却是怎地差错?”吴学究道:“是我一时只顾其前,不顾其后,书中有个老大脱卯。”
22.此二计均出自吴用,请分别简述吴用出此计策的意图。
计策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策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在以上计策中任选一计,分析此计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三、作文(共50分)
24.现在,每个班级都有家长QQ群或微信群。教师在群里可以发布通知,比如何时放学,抑或是学校活动安排等;家长在群里也可发声,比如询问作业布置情况等。不出例外,你的家长也是班级家长QQ群或微信群中的人。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或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①峻 ②náng ③稽 ④yī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①崇山峻岭:读音jùn,指高大陡峻的山岭。
②书囊:读音náng,指盛书籍的袋子。
③滑稽可笑:读音jī,形容语言、动作等幽默诙谐,使人感到好笑。
④揖:读音yī,指拱手行礼。
2.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思而不学则殆(或“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奉命于危难之间 ⑤海日生残夜 ⑥江春入旧年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 ⑧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①只要是能体现学习和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都可,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或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