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8 金属(填空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资源编号 72318

专题48 金属(填空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2024-03-24 中考 0 565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三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 专题0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专题02 ...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专题48 金属(填空题)

一、金属

1.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

(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令已出土的黄金面具、黄金权杖、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向世界再次展现灿烂的华夏文明,也反映出古蜀人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和加工水平。

出土的黄金面具历经三千多年仍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_____。

②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有“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湿法炼铜工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周礼·考工记》中有将铜、锡熔合青铜器的记载。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铜片没有,说明金属活动性锡_____ (填“>”或“<”)铜。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 (填“大”或“小”)。

④铜制品表面的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你推测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O2、H2O和_____作用。

(2)国家对实验室废水废液处理有严格规定。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Cu(NO3)2、AgNO3,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生成

2.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以看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变得光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_______________。

(2)《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甲,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乙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铁矿石和煤在加入炼铁炉时需“捣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若使用的铁矿石是磁铁矿,请写出炼铁炉中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_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碳元素的含量以制钢。

④与纯铁相比钢的性能更优良,如:钢的熔点更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硬度更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3.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该薄膜是_____(填化学式)。

(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现将某铁合金(只含铁和碳)8.7 g 放入盛有 100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108.1 g 溶液,则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 0.1%)。该铁合金属于_____(填“钢”或“生铁”)。

4.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5G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性和延展性。

(2)宋代《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

(3)生铁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_____,获得性能更好的钢。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

(2)人们穿的衣眼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 (填字母)。

A 棉花

B 尼龙

C 蚕丝

D 腈纶

(3)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填字母)。

A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B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C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4)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人们利用石油可以炼制多种产品,如柴油、煤油、汽油等。请设计实验证明煤油中含有碳元素(步骤、现象、结论_____。

6. 2021 年 3 月,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现震惊了世界考古界。

(1)从三号坑出土的方形铜尊表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锈蚀。请写出铜在空气中生锈得到铜绿【Cu2(OH)2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将一些出土的残渣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后,得到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黄铜是铜和_____形成的合金,请设计实验比较这种金属与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7.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金属的获得。

①金属氧化物加热分解。

加热氧化银(Ag2O)得到银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一定条件下,金属化合物与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电解法冶炼。

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钠和氯气。利用该反应制取46kg金属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至少是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材料的利用。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①“天问一号”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不锈钢是常见的复合材料

B 复合材料属于混合物

C 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是复合材料

D 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②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_____的硬度更大。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下用四氯化钛(TiC14)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8.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小明通过如图实验,探究出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①I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X为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锌、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 氢气,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无剩余。

①溶液呈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为_____。

(3)下列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是_____ (填字母)。

a.防止金属腐蚀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d.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9.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 (写化学式)。

(3)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①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        t(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0.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和科技领域广泛应用。

(1)我国成功发射了探月“嫦娥五号”探测器,该探测器的悬梯等关键部件采用铝合金而不采用纯铝,其原因是_____。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为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3个实验:

实验甲中铝丝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说明_____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另一位同学认为实验乙、丙中均无明显现象,对完整的结论没有作用,都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_____(填序号)。

A乙、丙都可以省去              B乙、丙都不能省去

C丙可以省去,乙不能省          D乙可以省去,丙不能省

(2)生活中铁制品容易锈蚀,请用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后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等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来验证铁生锈的条件之一:需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二、填空题

11.碳及其化合物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

A.甲烷                B.金刚石                  C.干冰                      D.乙醇

(2)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填字母)。

A.蚕丝                      B.尼龙                      C.涤沦                      D.棉花

(3)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常用的“减排”措施有:植树造林、_____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可有效实现“增汇”,在实际生产中甲醇的产率除了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还与催化剂质量分数有关,请根据如图说明甲醇的产率与CuO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生产前后CuO的化学性质_____。(填 “改变”或者“不改变”)。

12.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将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

(2)乙是H2O2分解的实验。试管①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的原因为________。对比试管②③可得出“催化剂种类不同,H2O2分解速度不同”的结论,试剂X为________,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试管③中的黑色固体滤出并放入到足量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13.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旅游名城。

(1)南京的美食琳琅满目。

①南京的盐水鸭肥而不腻,鲜香味美,富含的________在人体内可转化为易被吸收的氨基酸。

②南京鸭血粉丝汤鲜香爽滑。粉丝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中内最终变成葡萄糖,请写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同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③南京名茶“雨花茶”清雅甘醇,其中含有的铁元素被人体摄入后可预防________。

(2)秦淮风光带的青砖瓦吸引游客如织。

①古代建筑工匠常用糯米灰浆粘合墙砖,糯米灰浆由糯米汁、熟石灰和沙土等混合制成。糯米灰浆属于________(选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熟石灰的化学式________。

②粘土中含有铁,在烧制过程中不完全氧化形成四氧化三铁,则成“青砖”,请写出铁在高温下氧化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14.日常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醋、食盐、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________ (写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大米、玉米、薯类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的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铝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镁

15.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

活动一:自制简易净水器

如图是用废塑料瓶自制的净水器,其中塑料瓶是由 ________材料制成的 ,则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小卵石必须放置于细沙上方的原因是________。

活动二: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取某农场土壤样品,加水搅四时局思水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测得其pH=5.5,可以用________来进行改良,还可以用石灰氮(CaCN2)来改良,其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活动三: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

如图是电解水和氢氧燃料电池的组合装置。断开S2,闭合S1,理论上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再断开S1,闭合S2,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此时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该装置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

16.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________。

A.KNO3 B.熟石灰     C.稀硫酸

②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
pH 5.0-5.5 5.8-6.7 6.0-7.0 7.0-7.5

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③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④碳酸氢铵(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

(2)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利用CO2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CO2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①将CO2资源化利用,可减少________效应。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CO2与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_。

…………

参考答案

1.(1)     非常稳定(或不活泼)     Fe+CuSO4=FeSO4+Cu     >     大     CO2

(2)B

【详解】(1)①金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三千多年依然光亮;黄金、青铜能敲打成面具,这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②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原理为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48 金属(填空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https://www.0516ds.com/72318.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