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1 实验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资源编号 72227

专题41 实验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2024-03-24 中考 0 67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三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 专题0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专题02 ...

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专题41实验题

一、实验题

1.关于气体制取的研究。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 (填字母,下同),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②用B装置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 (填“a”或“b”)端通入。

(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铁丝和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快慢。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m=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 (填化学式)。

④对比a、c点,能说明铁粉比铁丝反应更快理由是_______。

2.研究气体的制备及相关气体的性质。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待氧气收集满后,停止加热并将导管取出。然后向集气瓶中放入氧气传感器(如图B),测得数据如图C。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_______。随着实验进行,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时数值几乎不再变化。

(3)如D所示实验,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有关。

(4)①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E装置中应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填字母,下同)

②若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E中应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澄清石灰水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添加药品前,首先应对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确认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

(5)请设计实验验证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__ _______  气体为CO2

4.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一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到水压入瓶中,有的小组观察到少量水压入瓶中。针对课堂中出现的现象,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按教材的说法“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水槽中的水足够把集气瓶中的CO2气体全部溶解,为什么集气瓶中的水面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呢?

【作出猜想】

1.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可能不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2瓶CO2,重复图B实验,在不

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见表1。(已知:CO2在饱和碳酸氢

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表1 24小时内CO2溶解情况

气体样本 1 2 3 4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排水法
2小时 13.7% 15.0% 15.3% 15.1%
24小时 35.7% 56.3% 94.2% 93.6%

实验室制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课堂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反思】

该实验引发了同学们对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及CO2收集方法的思考。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纯度。

小组同学用容积为 150mL 的集气瓶,装入部分水,留一定量的空气,用CO2排出这些水。用此法收集到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气体,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试验不同浓度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情况,实验结果见表 2。

表2 占空气体积分数不同的C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情况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集气瓶中预留水的体积 60mL 45mL 42mL 39mL
CO2的体积分数 40% 30% X 26%
燃着的木条状况 不灭

上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小组同学分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3所示。

表3 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瓶气体所需时间对照

1 2 3 4
排水法 35″ 43″ 43″ 43″
排空气法 1’57” 1’15” 1’4″ 1’12”

①每次收集气体时,需要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A装置的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当观察到E装置中导管口有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填序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写出操作和现象) _______。利用D装置收集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

(4)实验小组同学欲鉴别氢气和甲烷两种气体,请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气体制取的研究。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

②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铁丝和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快慢。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m=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④对比a、c点,能说明铁粉比铁丝反应更快理由是_______。

7.为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

Ⅰ.甲方案

【实验原理】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1)该反应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填符号)。

【实验步骤】

(2)判断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的操作为_______。

(3)该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Ⅱ.乙方案

【实验原理】锌与硫酸铜溶液、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4)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锌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

②锌与稀硫酸:_______。

【实验步骤】

①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

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

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⑤将硫酸铜溶液滴入A中并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

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⑦处理数据。

(5)步骤②为_______。

(6)下列因素中,可能使测得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若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

B.若加入的锌粉中混有少量的铜粉

C.若步骤⑥中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节液面即读数

D.若步骤⑥中未恢复到室温,即调节两液面相平后读数

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CO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如果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检查气密性后在锥形瓶内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写出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产生O2的体积,则应该让_______导管与c连接。

(4)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K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一: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加入G锥形瓶中,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时,关闭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实验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H锥形瓶中,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锥形瓶H中溶液最后呈红色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

10.如图 1 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3)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 15g 分别加入 40g 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 2 所示,则烧杯 a 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4)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和丙(甲、乙、丙相互间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时,可采用_______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将甲物质的溶液由t3℃降温到 t2℃,一定有晶体析出

B.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升温至 t3℃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 丙

D.将 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水中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    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待气体集满后,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B.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4)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氢气,实验装置正确的组装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1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

(3)能选择装置B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的条件是_______。

(4)收集某气体只能选用C、D、E中的D装置,说明该气体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质。

(5)要达到装置图F所示实验的目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

13.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基本营养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大类。

(2)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步骤一: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步骤二:待蜡烛自动熄灭且装置冷却后,在t1时刻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实验过程中利用O2浓度传感器测得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二所示。

①结合燃烧条件,解释生石灰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只要有O2,可燃物一定能燃烧

B.利用蜡烛燃烧可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

14.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铁丝进行图F和图G对比实验,实验中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

(4)中国天宫空间站获取氧气的主要方式是电解水,若得到16 kg的氧气,理论上最少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5.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①仪器名称是_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2)用装置F和装置_______(填序号)收集并测量O2体积,实验时气体应从装满水的装置F中的导管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若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

参考答案

1.     AD或AE     催化作用     CaCO3+2HCl=CaCl2+CO2↑+H2O     b     2     Fe+2HCl=FeCl2 +H2↑     FeCl2、HCl     其它条件相同时,产生等体积的氢气,铁粉比铁丝所需时间短

【详解】(1)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生成物是氯化钾和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D或AE,其中二氧化锰的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氢气,属于排空气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应从b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空气从长导管a逸出;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41 实验题-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训练 https://www.0516ds.com/7222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