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7日
资源编号 70521

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4-02-28 中考 0 667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0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 专题01 《论语》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专题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土,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⑴[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⑵[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⑶[蔚然],茂盛的样子。

⑷[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⑸[回]曲折、回环。

⑹[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⑺[临]居高面下。

⑻[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⑼[意]意趣,情趣。

⑽[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心间,寄托在酒上。

⑾[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⑿[霏]弥漫的云气。

⒀[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⒁[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⒂[暝]昏暗。

⒃[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⒄[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⒅[芳]花。

⒆[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⒇[秀]茂盛。

(21)[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22)[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23)[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24)[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25)[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26)[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27)[洌]清。

(2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29)[蔌]菜蔬。

(30_[陈]陈列,摆开。

(3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32)[酣]尽兴地喝酒。

(33)[丝]弦乐器。

(34)[竹]管乐器。

(35)[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6)[弈]下棋。

(37)[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8)[觥]酒杯。

(39)[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40)[苍颜]苍老的容颜。

(41)[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

(42)[颓然]倒下的样子。

(43)[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44)[翳]遮盖。

(45)[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46)[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4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48)[谓]为,是。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答案】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一眼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⑵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答案】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⑶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答案】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

⑷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答案】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⑸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答案】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⑹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答案】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答案】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⑻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答案】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⑼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答案】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⑽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答案】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

⑾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答案】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⑿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答案】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

⒀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答案】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

⒁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答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⒂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答案】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⒃觥筹交错,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答案】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答案】苍老的容颜,头发的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⒅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众人跟从啊。

⒆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答案】树林茂密荫蔽,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答案】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

(2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案】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2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案】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二、课文第3、4段开头的“右天”“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三、本文多次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峰回路转                   回:挺拔     ②太守自谓也              谓:对…说

B.①云归而岩穴明瞑 瞑:管暗     ②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C.①泉香而酒洌        洌:清         ②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

D.①而乐亦无穷也            亦: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不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注释】①勒兵:操练士兵。②末:解决问题的下策。③夫椒:地名。④保栖:退守。

1.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①杂然而前者  陈:陈列           ②往来而不者  绝:隔绝

③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           ④且以越  报:报答

⑤越欲先吴未发往之  伐:讨伐      ⑥兴师  遂:于是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2. 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4.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甲文第二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太守因何而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越王为什么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  ,寺西南隅。高不倍寻①,广不累丈,而撮奇②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③,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  泠泠,可以蠲②烦析醒⑧,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节选自白居易《冷泉亭记》)

【注释】①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②撮奇:聚集奇景。③物无遁形:在亭上看灵隐景物,一览无遗。④薰薰:草木的香气。⑤导和纳粹:指引导人们心情平和,吸取纯洁的养分。⑥泠泠:形容风清凉。⑦蠲:消除。⑧析醒:解酒,使头脑清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___ (2)木欣欣。欣欣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作者置身景中各有何感受?试结合具体的句子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C.野芳发而幽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太丘舍去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出而林霏开    环而攻之而不胜

B.醉能同其乐     其真无马耶

C.山间之四时也    戴朱缨宝饰之帽

D.醒能述以文者    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B.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皆以美于徐公

B.杂然而前陈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醉能同其乐     其如土石何

D.射者中,弈者胜    陈胜者,阳城人也

…………

参考答案

一、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0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 https://www.0516ds.com/70521.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