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精品练习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10.4浮力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基础练习
1.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空气 B.乒乓球 C.水 D.盛水容器
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
B.浮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竖直向上
C.正在水中下沉的石头受到浮力的作用
D.只有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3.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此实验说明了( )
A.大气存在压强
B.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存在压力差
C.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4.如图所示,小聪用一个长方体铝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先后将该铝块平放、侧放和竖放,使其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该实验探究的是下列哪个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
A.液体的密度
B.物体的密度
C.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D.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5.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必为0.3N
B.利用甲、乙,可以得出:同一物体浸入水中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的结论
C.利用乙、丙,可以得出:在同种液体中,物体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的结论
D.利用丙、丁,可以初步得出: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所受浮力越大的结论
6.如图,一小烧杯漂浮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在向小烧杯中加入盐水的过程中,小烧杯始终漂浮在水面上。该过程中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小烧杯浸入水中的深度H随小烧杯中盐水的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7.海贝同学质量为50kg,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________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________Pa。当他赤脚站在铺满砂石的海边时,脚感到很疼是因为压力相等,受力面积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压强变大。走向深水区,脚的疼痛感减弱是因为 ________。(g取10N/kg)
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随着α角的改变,悬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________(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剪断悬线,小气球将沿________方向运动.
9.如图所示,利用水、弹簧测力计和金属块,测量液体的密度。读得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__N,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N,所测液体的密度是 ________kg/m3。取g=10N/kg。
10.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5188m深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潜水器从海面处下潜到5000m深处用时2.5h,则下潜过程中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2)潜水器在水下航行时,需要螺旋桨向后推水,说明 ________。
(3)随着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加,受到的浮力 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假设海水密度均匀)已知潜水器的总体积为8m3,则在5000m深处,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取g=10N/kg,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
11.小明所在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圆柱形金属块、烧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ρ水=1.0×103kg/m3)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N;
(2)分析图 ________两图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3)E图中盐水的密度是 ________kg/m3。
(4)如果在实验中不小心使E图中的金属块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此时测量出的盐水密度值将 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2.用电子测力计悬挂一个“冰墩墩”模型玩具,“冰墩墩”的双脚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冰墩墩”,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未与水底接触)。“冰墩墩”下放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与“冰墩墩”双脚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
(1)“冰墩墩”受到的重力;
(2)“冰墩墩”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冰墩墩”的密度。
提升练习
13.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浮力
B.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
C.太空中的卫星不受浮力
D.水中的桥墩不受浮力
14.某同学利用称重法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选用一柱状铜块和多种密度小于铜的液体,实验装置如图。记录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浮力大小F浮、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液体的密度ρ液四个物理量,根据铜块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相关数据作出A、B两图像,根据铜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关数据作出C、D两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水面漂浮着一个放有铁球的烧杯(ρ铁>ρ水);若将铁球从烧杯中取出缓缓放入水中,烧杯仍竖直浮在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C.容器中的水面会下降一些
D.烧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16.体积相等的三个实心球甲乙丙在同一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受到浮力最大的是( )
A.甲球 B.乙球 C.丙球 D.无法判断
17.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B.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
18.将一个不知何种材料做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得重力为G。现把此物体浸没于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中,再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那么此物体的密度( )
A.等于0.8×103kg/mB.小于0.8×103kg/m3 C.大于0.8×103kg/m3 D.无法确定
19.如图甲所示,盛水的烧杯的底面积为250cm2,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长方体物体。使它缓慢下降直至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长方体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方体物体的高是8cm
B.长方体物体的体积是1000cm3
C.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N
D.长方体物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20.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现将一个重力为3N、体积为4×10﹣4m3的实心长方体A用细线吊着放入水中,当A有一半浸入水中时,溢水杯中的水恰好未溢出,如图所示.则细线对A的拉力为________N;把细线剪断后,A静止时(水面仍在溢水口处)容器B中接收到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此时台秤的示数 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未剪断细线时的示数.(g=10N/kg,ρ水=1g/cm3)
2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质量为300g的木块系住,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当木块静止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1N,则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剪断细线后当木块再次静止时木块露在空气中的体积为________cm3(忽略木块吸水和沾水的影响,ρ水=1×103kg/m3)。
22.小聪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聪先后将该铝块平放、侧放和竖放,使其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如图1所示,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小聪想验证实验猜想 ________,如果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说明该猜想是错误的;
(2)通过a、b、c实验步骤,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________有关;可求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________N,物体的体积是 ________。
(3)通过a、d、e实验步骤,可得实验结论: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________越大,物体所受浮力大越大;
(4)细心的小聪根据实验中测量数据,算出了液体的密度;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借来了其他同学自制的三根用长度相同、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当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如图2所示,他应该借用其中密度计 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结果更精确。
23.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g取10N/kg)求:
(1)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多少N?
(2)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3)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多少cm2?若将圆柱体全部浸入另一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
参考答案
1.C
解:因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方向竖直向上。故选:C。
2.C
解:A、物体浸在空气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B错误;
C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即受浮力作用,漂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C
解:开始时乒乓球受到上面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下部没有液体只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不能上浮。当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液体压强大于向下的液体压强,乒乓球上浮,故此实验说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存在压力差。
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