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文言文阅读-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69282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2024-02-06 中考 0 2,958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备战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

 考向一: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

一、(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凑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樟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改动)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马 者 王 之 所 爱 也

二、(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

白狼五山,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豁,可荫以休。方是时,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忽疑从樊笼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语余曰:“今之山跗,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异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或 云 秦 始 皇 履 是 山

三、(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

钱塘湖石记

钱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下:

钱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军吏二人,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早,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石函:石函桥、石函闸。②笕:笕决湖。③复时:一昼夜,即二十四小时。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书面说明。⑥官河:文中指运河。⑦仍:连续。

请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准 盐 铁 使 旧 法 又 须 先 量 河 水 浅 深 待 溉 田 毕 却 还 本 水 尺 寸

四、(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接,中与崔融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寸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属(zhǔ)缀:指写作。②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明皇)逃奔四川之事。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中 与 崔 融 齐 名

五、(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乙】

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③倍:同“背”,违背。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嗣 君 曰 先 君 无 命 孤 不 敢 受 剑

六、(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尚书吕袁方用事,性制忮。官属相戒。无敢白事者。昌隆前白事,震怒不应。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震大怒,奏昌隆假托宫僚,阴欲树结,潜蓄无君心。逮下狱。寻遇赦复官。谒震,震温言接之。入,理前奏,复下锦衣卫狱,籍其家。

陈谔,字克忠,番禺人。永乐中,以乡举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遇事刚果,弹动无所避。每奏事,大声如钟。帝令饿之数日,奏对如故。曰:“是天性也。”每见,呼为“大声秀才”。尝言事忤旨,命坎瘗奉天门,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出还职。已,复忤旨。罚修象房。贫不能雇役,躬自操作。适驾至。问为谁。谔匍匐前,具道所以。帝怜之,命复官。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减)

注:①【忮(zhì)】刚愎,狠戾。②【籍】抄没。③【忤】违逆。④【坎瘗(yì)】挖坑掩埋。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移 时 又 白 之 震 愈 怒 拂 衣 起。

考向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一、(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不为易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止则莫之测,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有仙则名:_______ (2)隐居不仕:_______
(3)吾窃喜焉:_______ (4)襄丘陵:_______

二、(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凑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樟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改动)

【注】①棺椁(guǒ):内棺和外棺。②文梓:纹理细致的梓木。③穿圹(kuàng):挖掘墓穴。④太牢: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⑤历:通“鬲”,似鼎炊具。⑥赍:通“剂”,调配。⑦属:交付,委托。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老弱负土:_______ ②诸侯闻之:_______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 ④请循其本:_______

三、(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

白狼五山,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豁,可荫以休。方是时,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忽疑从樊笼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语余曰:“今之山跗,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异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方是时:__________ (2)游者罕至:__________
(3)有僧语余曰:__________ (4)余闻而异焉:__________

四、(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汭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去,谢曰:“吾家近此数里别业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马来迎,奄至一大宅,门馆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丰备,从容久之。彦成因言住此久,无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市易既毕,往辞少年。少年复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至吴,当获善价。”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汭口,以酬少年。更与交易于市。

如是三往,颇获其利。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询其里中,竟无能知之者。

(选自《稽神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B.君旦日能辱顾乎 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
C.少年出延客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D.间一岁,复诣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五、(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接,中与崔融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寸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属(zhǔ)缀:指写作。②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明皇)逃奔四川之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十五通五经:__________ (2)唯有年年秋雁飞:__________
(3)帝惨怆:__________ (4)为文章宿老:__________

六、(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乙】

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③倍:同“背”,违背。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始一反焉
B.然吾心许之矣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北遇徐君 北山愚公者
D.以过徐君 人恒过,然后能改

七、(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尚书吕袁方用事,性制忮。官属相戒。无敢白事者。昌隆前白事,震怒不应。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震大怒,奏昌隆假托宫僚,阴欲树结,潜蓄无君心。逮下狱。寻遇赦复官。谒震,震温言接之。入,理前奏,复下锦衣卫狱,籍其家。

陈谔,字克忠,番禺人。永乐中,以乡举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遇事刚果,弹动无所避。每奏事,大声如钟。帝令饿之数日,奏对如故。曰:“是天性也。”每见,呼为“大声秀才”。尝言事忤旨,命坎瘗奉天门,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出还职。已,复忤旨。罚修象房。贫不能雇役,躬自操作。适驾至。问为谁。谔匍匐前,具道所以。帝怜之,命复官。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减)

注:①【忮(zhì)】刚愎,狠戾。②【籍】抄没。③【忤】违逆。④【坎瘗(yì)】挖坑掩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官属相戒:__________ (2)寻遇赦复官:__________
(3)躬自操作:__________ (4)适驾至:__________

八、(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我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进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 (2)天下以此益贤威王:_______________
(3)毁言日至:_______________ (4)人民贫馁:_______________

考向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接,中与崔融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寸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属(zhǔ)缀:指写作。②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明皇)逃奔四川之事。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宰相李峤之词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B.不待曲终而去 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C.学者取法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D.传于世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二、(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拾薪为烛,调习达旦,不寐。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家。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避地者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金人再攻常州,飞四战皆捷;尾袭于镇江东,又捷;战于清水亭,又大捷。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全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飞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静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帝嘉纳。兀术归,飞邀击于静安,败之。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能节食以济饥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不以物喜
C.策之不以其道 D.徐以杓酌油沥之

考向四:理解并翻译句子

一、(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不为易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止则莫之测,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凑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樟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改动)

【注】①棺椁(guǒ):内棺和外棺。②文梓:纹理细致的梓木。③穿圹(kuàng):挖掘墓穴。④太牢: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⑤历:通“鬲”,似鼎炊具。⑥赍:通“剂”,调配。⑦属:交付,委托。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

白狼五山,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豁,可荫以休。方是时,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忽疑从樊笼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语余曰:“今之山跗,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异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汭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去,谢曰:“吾家近此数里别业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马来迎,奄至一大宅,门馆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丰备,从容久之。彦成因言住此久,无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市易既毕,往辞少年。少年复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至吴,当获善价。”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汭口,以酬少年。更与交易于市。

如是三往,颇获其利。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询其里中,竟无能知之者。

(选自《稽神录》)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

钱塘湖石记

钱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下:

钱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军吏二人,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早,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石函:石函桥、石函闸。②笕:笕决湖。③复时:一昼夜,即二十四小时。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书面说明。⑥官河:文中指运河。⑦仍:连续。

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接,中与崔融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寸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属(zhǔ)缀:指写作。②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明皇)逃奔四川之事。

翻译下列句子。

(1)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乙】

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③倍:同“背”,违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尚书吕袁方用事,性制忮。官属相戒。无敢白事者。昌隆前白事,震怒不应。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震大怒,奏昌隆假托宫僚,阴欲树结,潜蓄无君心。逮下狱。寻遇赦复官。谒震,震温言接之。入,理前奏,复下锦衣卫狱,籍其家。

陈谔,字克忠,番禺人。永乐中,以乡举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遇事刚果,弹动无所避。每奏事,大声如钟。帝令饿之数日,奏对如故。曰:“是天性也。”每见,呼为“大声秀才”。尝言事忤旨,命坎瘗奉天门,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出还职。已,复忤旨。罚修象房。贫不能雇役,躬自操作。适驾至。问为谁。谔匍匐前,具道所以。帝怜之,命复官。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减)

注:①【忮(zhì)】刚愎,狠戾。②【籍】抄没。③【忤】违逆。④【坎瘗(yì)】挖坑掩埋。

翻译句子。

(1)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谔匍匐前,具道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我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进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五:理解基本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

一、(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不为易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止则莫之测,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经常跟富贵之家、高雅之士来往交流。

B.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甲文最后一句采用反问,乙文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都起到了强调作用。

D.甲、乙两文都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粗犷豪放。

二、(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凑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樟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改动)

【注】①棺椁(guǒ):内棺和外棺。②文梓:纹理细致的梓木。③穿圹(kuàng):挖掘墓穴。④太牢: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⑤历:通“鬲”,似鼎炊具。⑥赍:通“剂”,调配。⑦属:交付,委托。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甲】文中楚庄王对待死马的处理方式前后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指出优孟和庄子语言的高妙之处,并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汭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去,谢曰:“吾家近此数里别业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马来迎,奄至一大宅,门馆甚盛。少年出延客,酒膳丰备,从容久之。彦成因言住此久,无木可市。少年曰:“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市易既毕,往辞少年。少年复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至吴,当获善价。”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汭口,以酬少年。更与交易于市。

如是三往,颇获其利。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询其里中,竟无能知之者。

(选自《稽神录》)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了经常做木材生意的军吏徐彦成,在信州的汭口场陷入了“无木可市”的困境。

B.“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至吴,当获善价”,这两句话隐隐流露出少年神异的一面。

C.文末叙写徐彦成专程到汭口去拜访少年,发现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华丽住宅都不见了踪影。

D.本文所叙故事有类于蒲松龄的“志异”,以现代的眼光看,事虽荒唐但不无劝人为善的意义。

2.徐彦成为什么会一再得到少年的帮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

钱塘湖石记

钱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下:

钱塘湖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军吏二人,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早,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石函:石函桥、石函闸。②笕:笕决湖。③复时:一昼夜,即二十四小时。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书面说明。⑥官河:文中指运河。⑦仍:连续。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尝求古仁人之心”。根据上面的诗文,联系下列材料,探究白居易有着怎样的“古仁人之心”。

【链接材料】

(1)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疏浚钱塘湖,筑堤修闸,灌溉良田千顷;疏浚六井,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2)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曲终而去。峤前与王勃接,中与崔融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寸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

【注】①属(zhǔ)缀:指写作。②幸蜀: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明皇)逃奔四川之事。

帝慨叹李峤为“真才子”,含义丰富,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乙】

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选自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③倍:同“背”,违背。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君想要季子的宝剑,季子“心许之”,待完成出使任务后即了却心愿。“季子挂剑”是诚信的象征,也是一座友情与仁义的丰碑。

B.两千多年来,包括司马迁、刘向、杨于臣在内的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记述或提到过季子的事迹,由此可见“季子挂剑”的文化影响。

C.【甲】【乙】两文除了写季子,还写了从者,从者的言行既对季子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又使情节发展出现起伏。

D.同是“季子挂剑”的故事,【甲】文记述最详尽,【乙】文次之,而【丙】文仅用了“季札报徐君,冢树挂剑锋”寥寥十个字,由此可见【甲】文的记述最真实可信。

七、(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尚书吕袁方用事,性制忮。官属相戒。无敢白事者。昌隆前白事,震怒不应。移时又白之震愈怒拂衣起昌隆退白太子,取令旨行之。震大怒,奏昌隆假托宫僚,阴欲树结,潜蓄无君心。逮下狱。寻遇赦复官。谒震,震温言接之。入,理前奏,复下锦衣卫狱,籍其家。

陈谔,字克忠,番禺人。永乐中,以乡举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遇事刚果,弹动无所避。每奏事,大声如钟。帝令饿之数日,奏对如故。曰:“是天性也。”每见,呼为“大声秀才”。尝言事忤旨,命坎瘗奉天门,露其首。七日不死,赦出还职。已,复忤旨。罚修象房。贫不能雇役,躬自操作。适驾至。问为谁。谔匍匐前,具道所以。帝怜之,命复官。

(选自《明史·列传》,有删减)

尹昌隆、陈谔二人的奏对方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我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进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乙】文中齐威王的哪些行为也可谓是“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六:理解文章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不为易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止则莫之测,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内部设施要“高大上”,书房名称要“博眼球”。请你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七: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一、(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游狼山记

【宋】刘弇

白狼五山,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曰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曰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曰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弇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谽豁,可荫以休。方是时,朝日初上,瞳昽如跃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忽疑从樊笼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语余曰:“今之山跗,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丝千寻莫能测。”余闻而异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故揽其胜,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弇: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谽(hān):指山谷空而大。④瞳昽: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跗(fū):山脚。⑦碇(dì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文章引述“妪有自龙舒来者”这一传说,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来朝。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我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进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种首,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两文均通过对比来表现齐威王。请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八:谈启示感悟,发表见解看法

(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留园记

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同治中,芜秽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比陵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而都人士女亦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日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兵燹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

(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樾,有删节)

【注】①游(jiàn)至:相继而至。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③肇:开始;锡:通“赐”。

如果你陪同外地的亲戚去留园游玩,请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向他们介绍留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023·江苏徐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吕蒙从权征讨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攻宁,宁困急,使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瑜、普曰:“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又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于是将士形势自倍,乃渡江立屯,与相攻击。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还,拜偏将军,领寻阳令。

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岂徒武将而已乎!

(选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有删改)

【注释】①权:孙权。②袭肃:人名。③甘宁:人名。④蹙(cù):急迫。⑤立屯:安营扎寨。⑥谲(jué):欺诈,招降。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祖 闻 就 死 委 城 走 兵 追 禽 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进攻其城 ②以其境过清
B.①权善其言 ②是可谓善学者矣
C.①瑜使甘宁前据夷陵 ②可据理臆断欤
D.①宁困急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1)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於义宜益不宜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吕蒙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军队击败陈就、曹军等体现了他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可贵品质。

B.黄祖能够被成功擒拿,是因为吕蒙率先击败了对方将领陈就,所以首要的功劳应属于吕蒙。

C.益州将领袭肃带领军队前来依附,吕蒙对袭肃的行为称赞有加,并把军队直接归还给了袭肃。

D.吕蒙在营救甘宁时,留下凌公绩,并保证凌公绩能固守十日,说明他了解部下,知人善任。

二、(2023·江苏宿迁·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收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裘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选自洪迈的《容斋随笔》)

【乙】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入,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刘向《说苑·立节》)

【注释】①傥:同“倘”。②子思: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③缊袍无表:指衣着破旧。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常终日绝食:_________ (2)亦欣然延纳:_________
(3)未尝有求:_________ (4)遂忘之:_________

2.断句,断两处。

伋 虽 贫 也 不 忍 以 身 为 沟 壑 是 以 不 敢 当 也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A.仅有以自给 邻里或以薄少致馈
B.子思居于卫 所恶有甚于死者
C.因谓之曰 虎因喜,计之曰
D.受之无伤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一衣与万钟等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上述两段文字,说说周日章与子思身上有哪些贤士之风是与《鱼我所欲也》中所说“贤者”一致的?请结合内容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

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极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暝色四下,始返。

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甃(zhòu):砌。②阈(yù):门槛。③瞑色:夜色。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闻 堂 左 下 有 黄 经 洞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大为叹惋:________ (2)盖为高寒所勒耳:________
(3)俱无可观:________ (4)循路登绝顶: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石甓塞其门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 ②战胜于朝廷
C.①乃从小径 ②乃记之而去
D.①又里许,为珠帘水 ②中轩敞者为舱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回忆所学《醉翁亭记》,比较两篇文章表达情感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3·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资:盘缠。②审: 详细③稽: 探究、考察④庶几: 差不多⑤子羔、原宪: 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或遇其叱咄:_________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
(3)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_________ (4)不幸而在穷僻之域:_________
(5)虽有子羔、原宪之贤: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甲乙两文段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题目《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生”是对读书人的称号,“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

B.甲文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勤日艰”的求学经历来鼓励马生勒奋学习。通过写先达教学的严厉突出了“我”幼时求师的诚恳和恭敬。

C.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

D.甲段中“俯身倾耳以请”与乙段中“夫以孔子之圣”,句中两个“以”的意思完全不同。

4.指出甲乙两段选文所说道理的不同之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23·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目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活水源记

刘基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傍,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鲭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觜,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注】①罅(xià):缝隙。②浸:渐渐地。③伏行:从地下流。④潴(zhū):汇聚。⑤秘书卿:元代秘书监长官。⑥脊令:鸟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又东注于若耶之溪:___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
(3)晓雾将歇:_________ (4)至是悉出: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旁出为四小池 B.春冬之时/有水鼠常来食之
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有石蟹 D.相与步于中庭/又东北入于湖

…………

参考答案

考向一: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

一、马 者/王 之 所 爱 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马是大王所喜爱的。“马者王之所爱也”是一个判断句式,故“马者”与“王之所爱也”要断开,正确的断句为:马者/王之所爱也。

二、或 云/秦 始 皇/履 是 山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朗读停顿。作答时,应在把握语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划分,句意为:有人说秦始皇走到这座山上。“或云”是主谓成分,“秦始皇履是山”为宾语,“秦始皇”为其中的主语,故断为:或云/秦始皇/履是山。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https://www.0516ds.com/6928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