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模拟考试三
初二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30分钟,卷面总分:2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0.5分,合计10分。)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了整个地球村,这是全球性的大灾难,如今已经持续三年,人们的工作、生活、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完成下面小题。
1.从结构上讲,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冠病毒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下列和新冠病毒结构最接近的是( )
2.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仍常态化开展,各地建立了不少核酸小屋以保证核酸检测的常态化进行,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核酸检测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加强法制教育
3.新冠肺炎治愈的患者以后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此种免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 D.第二道防线
4.关于新冠病毒的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一般可以独立自由地生活在大气中
B.接种的新冠疫苗对健康人体而言是抗原
C.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疗
D.可以利用新冠病毒来酿酒或发面
实验室内,小茗同学认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准备制作完后用显微镜观察。请完成下面小题。
5.小名同学先仔细挑选出该实验所需的试剂,这些试剂有( )
A.清水和碘液 B.酒精和碘液 C.生理盐水和碘液 D.清水和酒精
6.对完光后,小茗同学想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经过一番调试,小茗同学终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如图甲所示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想看到图乙的视野,他还需婴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⑤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8.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在人体的( )
A.大脑皮层和耳蜗 B.耳蜗和大脑皮层 C.听觉中枢和咽鼓管 D.听小骨和听觉中枢
9.下列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10.假如一颗花生果实里有三个种子,那么,这颗花生果实来自花生花中的( )
A.各含一个胚珠的三个子房
B.含三个胚珠的一个子房
C.含一个胚珠的一个子房
D.含三个胚珠的三个子房
11.学习完循环系统,同学们做出了如下总结:①从结构层次上来说,血液是一种组织:②图甲中的D是指血清:③图乙中的B是毛细血管:④图丙中与A相连的静脉血管里流动的是静脉血:⑤当B型血患者失血过多时原则上应为其输入B型血。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12.“烟台苹果”目前已实现了由青香蕉、红香蕉、大国光、小国光等传统品种向嘎啦、红富士等新品种的转变。果业技术员在培育新品种时常采用嫁接技术,这种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接穗和砧木要紧密贴合的是( )
A.树皮的韧皮部 B.木质部 C.髓 D.形成层
13.“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在新团员的人团仪式上,新团员们举手屈臂向着团旗庄严宣誓,此时关于他们手臂肌肉的运动状态说法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4.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腺 D.性腺
15.如图为消化系统简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对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
B.②是胃,只可以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不可以进行化学性消化
C.③是胰,可分泌不含消化酶的胰液,对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
D.④是小肠,体长、面大、液多、壁薄使其成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16.2022年梅雨季节即将来临、梅雨季节里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霉菌适宜的生活条件是( )
A.高温潮湿 B.阴冷潮湿 C.温暖潮湿 D.温暖干燥
17.下列植物与大豆亲缘关系最近是( )
A.葫芦藓 B.花生 C.肾蕨 D.海带
18.近日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通知。其中包括: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建立健全煤炭产量激励约束政策机制:依法依规加快保供煤矿手续办理: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露天和井工煤矿项目释放产能。煤炭主要来源于埋藏在地下的古代( )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古动物
19.盐城贯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青山”中有丰富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观赏价值
20.呼吸道感染的时候,还可能会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下列哪项结构进入了中耳( )
A.前庭 B.外耳道 C.咽部 D.咽鼓管
二、综合分析题(共2小题,每空1分,合计10分)
21.粮食问题是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2021年10月16日将是第40个世界粮食口(Word Food Day,缩写为WFD),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咱们碗中的粮食吧!
资料一图一是某种子库存放在玻璃器皿中的大豆等豆科作物种子。种子库为我们储备了丰富的遗传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资料二据《科技日报》2020年4月15日报道,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研究方面收得新突破。据袁院士介绍,我们还将不断挖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将其转育到含高产基因的第三代超级稻上,培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该技术成功后将使我国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粮仓。
资料三某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该系统采用了在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数量,鸭粪作为水稻肥料的生态农业模式。
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种子库储存每一种农作物种子,都是一个小小的基因库。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豆萎黄病导致大豆危机,最终在我国找到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一事例体现了我国生物的______多样性。
(2)海水稻。不是指生长在海水里的稻子,而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kg/667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又称为“耐盐碱水稻”,像海水韬一样能生活在盐碱地的植物不多,我们盐城滩涂较常见的是碱蓬(也叫盐蒿),碱蓬和海水韬一样。在盐碱地细胞会出现下面______图的情况。
(3)鸭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至少占______个营养级,写出鸭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数量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2.人在细细咀嚼大米饭时会感到甜味。是因为大米饭在口腔中发生了化学消化,为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新达尔文社团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表格里试管2中加入2mL清水,是为了与试管1形成______,推测试管2中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试管1和试管3也构成一组对照实验,试管3滴加碘液变蓝说明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______。
(3)在适宜的温度下,口腔里能将米饭中的淀粉转化成麦芽糖的是______。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胆汁
(4)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请你也运用所学知识。选出有利于粮食作物增产的措施______【多选题,少选或多选都不得分】
A.过度密植 B.合理灌溉 C.中耕松土 D.气肥法
(5)央视出品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如何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关,在党中央号召下,民间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说“不”,同时提倡国人学习一定的食品保存技能。请你提出稻田鸭(鸭肉)的一种保存方法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0.5分,合计10分。)
1.A
【解析】
(1)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3)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阻挡、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溶解,吞噬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除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1题详解】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与核酸组成,选项中A为噬菌体病毒,与新冠病毒结构最接近,A正确;B为细菌,C为酵母菌,D是蘑菇,BCD都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故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