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检测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北纬36°剖面)”,完成下面1-2小题。
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
B.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3.下列哪个地形区被誉为中国的“鱼米之乡”(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关于中国之最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B.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C.最高的高原是黄土高原
D.最大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5.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
B.②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③在福建省
D.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单独二孩”的主要目的是( )
①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下图为“江苏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8-9小题。
8.泰州年降水量为( )
A.700~800毫米 B.800~900毫米 C.900~1000毫米 D.1000~1100毫米
9.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10.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地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的是( )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1月0℃等温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⑤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读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部分山脉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走向上看,下列山脉与戊图中的山脉处于同一线上的是( )
A.甲图中的山脉 B.乙图中的山脉 C.丙图中的山脉 D.丁图中的山脉
12.戊图中的山脉( 海拔2158米 )较甲图中的山脉( 海拔2691米 )物种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度
13.一般情况下,下图中甲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接近( )
A.270mm B.450mm C.650mm D.820mm
1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
A.台湾的火烧寮 B.海南的海口
C.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D.漠河县的北极村
15.冬季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16.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蕴含地理知识,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天上”指黄河发源地唐古拉山脉
B.“天上来”形容落差大,蕴藏丰富水能资源
C.“奔流到海”说明黄河是外流河
D.“到海”中的“海”是渤海
17.读下图,有关长江、黄河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属于太平洋水系 ②共同流经四川省
③大致都自西向东流 ④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中上游河段
⑤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⑥中下游都有结冰期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8.读图,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乙、丁河段
19. 2019年2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湖北宜昌,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下列关于长江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渤海
B.是我国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
C.宜昌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
D.长江上游落差天,水流急,被誉为“水能宝库”
黄河干流弯曲多。下图示意黄河水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黄河向东注入(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1.以下四个河弯中,冬季最先结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河弯④的河水含沙量比河弯3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修筑梯田 B.打坝淤地 C.植树种草 D.修建水库
23.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火山、地震 B.沙尘暴 C.滑坡、泥石流 D.寒潮
24. 2019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地震逃生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户外选择开阔地带进行避震
B.高楼撤离要乘坐电梯,可迅速逃生
C.高楼室内躲到坚固的家具底下避震
D.避震时双手抱膝并蹲下,尽量低头
25.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台风
二、解答题(共50分)
26.读下图,回答问题
(1)邻国: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_;
(2)A____盆地;B_____高原;C______海;
(3)河流:D_______;E_______;F______;
(4)G省份的全称为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G位于江苏省的______方向;
(5)I省份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级阶梯,省份所属温度带是_____带;
(6)K省份的省会是______。
27.甲图为“中国干湿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B区某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填出甲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____,C____,由图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
(2)干湿地区AB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mm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BC之间分界线大致是____mm等降水量线。
(3)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夏季风或冬季风)影响。
(4)由乙图可知,此城该日天气状况为:由____天气转为____天气,风向为____风,风力达____级左右。
28.长江、黄河同为我国的母亲河,养育了世代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生态问题令人担忧,国家对长江和黄河的生态保护作了具体安排,提出了“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并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分别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______(山脉)。
(2)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地上河”问题也是长江和黄河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请你结合长江和黄河的实际情况拟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长江:_____________;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
29.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最后注入_______海。黄河发源于“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请你说出一项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 _______。
(2)黄河中下游素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其泥沙主要来自③~④河段流经的_______高原。这些泥沙在下游河段沉积,人们被迫加高堤坝,形成“_______”。
(3)黄河自古多忧患,凌汛是其忧患之一。左图中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①~②和_______(填序号),主要是受_______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保护母亲河,治沙是关键。请根据由图说说我国人民治理黄河的成果。
…………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1.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图中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在判读中要仔细读图,提取图中有用信息,如横坐标轴上标注的“西”“东”方向。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