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合集
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10 实验探究
题趋势分析
实验探究贯穿整个初中生物学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年生物学中考都有考查且内容不重复,位置往往是最后一道压轴简答题。尽管如此,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其命题模式都是一样的。所以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分类与技巧。
中考对实验探究的考查主要涉及三个类别:(1)对实验设计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实验步骤的设计;(2)对实验分析类的考查主要涉及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论的分析;(3)对实验评价类的考查主要涉及探究方案、变量设置、实验步骤的评价。
易错字梳理
易错考点梳理
【易错考点一】科学探究常用方法
(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直接用肉眼或借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有时还需要测量,如观察猩猩和昆虫的生活习性。
(2)调查法:包括抽查法和普查法,当调查范围很大不能逐一调查时选用抽查法,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当进行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时选用普查法,如全国人口普查。
(3)实验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用具,通过有目的和有步骤地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
结论,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4)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易错考点二】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易错考点三】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1)审“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实验。
(2)作“实验假设”:提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换用陈述句表述。
(3)设“对照实验”:根据条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设计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套“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三步法”——取材分组、材料处理、观察记录。
(5)述“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
【易错考点四】实验的原则
(1)对照原则:对照在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实验中处于理想状态或自然状态下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变量处理的一组为实验组。
(2)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
(3)重复试验原则:为了避免偶然性因素,减小误差,用多个个体进行的重复实,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易错考点五】重点实验探究
实验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2: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实验5: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实验6: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7: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实验8: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实验9: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实验10: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易错中考真题展
1.某同学为探究“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取100粒小麦种子分成A、B两组,每组50粒,分别放置于25℃和10℃条件下培养,水分、空气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数据如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时间 | 发芽数/颗 | |
A组(25℃) | B组(10℃) | |
1天 | 0 | 0 |
2天 | 7 | 0 |
3天 | 15 | 0 |
4 天 | 33 | 2 |
5天 | 48 | 8 |
6天 | 48 | 21 |
7天 | 48 | 47 |
注:种子的发芽率是指一定时间(如7天)内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被测种子数的百分率。
(1)本实验中A、B两组形成了______实验。
(2)每组实验选用50粒小麦种子而不用1粒的目的是______,减小实验误差。
(3)除实验变量外,水分、空气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是为了控制______变量。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为:与25℃(常温)相比,在10℃(低温)条件下,种子发芽比较______(填“快”或“慢”),但种子的发芽率不变。
(5)A组仍有两粒小麦种子不能萌发,可能的原因为:______。
2.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制作用。
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第一步: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
第二步: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
第三步:吸取等量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第四步: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
第五步:照相记采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
(2)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选取等量的______(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培养皿中作为对照。
(3)图1中滴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说明大蒜可以_____。据图2可知,效果最佳的是_____。
(4)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大蒜提取液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请对照实验步骤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进行相应修改:______。
(5)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多存在于恒温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大肠杆菌会引起肠道外感染,主要侵犯人体泌尿系统,多见尿道炎、膀胱炎等。也会引起胆囊炎、腹膜炎等。此外,大肠杆菌感染,也会引起急性腹泻。请你谈谈怎样预防大肠杆菌引发的疾病______(至少写出四点)。
3.实验探究
山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山药多糖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研究山药多糖对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用大小及患病程度基本相同的20只糖尿病大鼠和10只健康大鼠,进行如下实验。12天后,在各组大鼠进食等量馒头后测定血糖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大鼠状况 | 处理方式 |
A | 健康 | 灌服生理盐水 |
B | 患糖尿病 | 灌服生理盐水 |
C | 患糖尿病 | 灌服山药多糖 |
(1)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C组糖尿病大鼠的数量应为______只。
(2)实验用大小及患病程度基本相同的大鼠目的是______。
(3)B组和C组进行对照,变量为______,可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4)以上结果表明,山药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浓度,研究者推测,长时间食用山药可适当恢复人体______(填一种内分泌腺)的功能。
专题通关测试
1.你们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提出问题: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
【二】作出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
(2)设置相同点:在铁盘内放一层湿土。将10只鼠妇平均分成组,分别放入铁盘两侧的中央。
(3)设计实验:在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一组__________。
【四】实施计划:
(4)处理实验结果时,要计算全班各组数据的 _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实验结果是:鼠妇在___________处的明显多于在__________处的。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5)在交流中,有位同学提出我想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这样更方便,你觉得合适吗? _________。你觉得合适可以不答,不合适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实验所用鼠妇应该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时,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进行编号,在编号为甲、乙、丙、丁的瓶中,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玉米种子,戊瓶中放入20粒煮熟后并冷却的玉米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图),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______瓶。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和______(填编号)。
(3)丁瓶中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这一条件,戊瓶中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_。
(4)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节约起见,每个瓶中放一粒种子就够了,你同意这一做法吗?______。理由是______。
(5)该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3.如图一表示绿色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图二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若图一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表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填写代号)。
(2)若图一表示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则丙代表__________,其通过__________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该生理活动可以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图二中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______;此实验过程中,叶片隔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从图二实验结果A可以看出,________处不变蓝。
4.请根据如图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的问题:
(1)实验开始前,把A、B装置都放在黑暗处2-3天,目的是将叶片内的___________全部耗尽。再将这两个装置放在光下照射3个小时,然后分别摘取一片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观察发现,只有___________装置中的叶片变蓝,另一个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
(2)A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C、D装置中的玻璃瓶分别装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C装置中的玻璃瓶排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能产生___________。
(4)在C、D两个装置中,起到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装置。
5.光合与探究
某校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对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or)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其实验装置能巧妙地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于是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取生长旺盛,大小基本一致的两枝金鱼藻(一种水生植物),分别放入盛满25℃清水的两个玻璃缸中;用短颈漏斗分别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往漏斗颈上分别反扣一支装满25℃清水的试管,迅速用不透光的纸盒将乙缸罩住;把两个装置同时放在同一适宜环境中,光照数小时。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
(2)同学们用即将熄灭的竹签检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竹签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联系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小组能够得出哪两个结论?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你建议同学们怎么做?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束后,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探究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答出一个即可)_______。
6.某校生物学实验小组,针对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馒头、唾液、碘液、清水。
实验用具: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温度计、酒精灯等。
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 甲 | 乙 | 丙 |
馒头碎屑 | 等量碎屑 | 等量碎屑 | 等量碎屑 |
加入的液体 | 2mL唾液 | A | B |
搅拌程度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min | 0℃水浴保温10min | |
加入碘液 | 每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 |
分析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你的假设,选取甲试管和乙试管进行实验,在表中乙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将试管放到37℃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______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4)向甲、乙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可选取_______试管和丙试管进行实验。表中丙试管的B处加入的物质是_____。
(6)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模拟了_______,充分搅拌模拟了_______。
7.山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山药多糖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研究山药多糖对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用大小及患病程度基本相同的20只糖尿病大鼠和10只健康大鼠,进行如下实验。12天后,在各组大鼠进食等量馒头后测定血糖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大鼠状况 | 处理方式 |
A | 健康 | 灌服生理盐水 |
B | 患糖尿病 | 灌服生理盐水 |
C | 患糖尿病 | 灌服山药多糖 |
(1)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C组糖尿病大鼠的数量应为____________只。
(2)实验用大小及患病程度基本相同的大鼠目的是_____________。
(3)B组和C组进行对照,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可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推测,长时间食用山药可适当恢复人体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内分泌腺)的功能。该腺体能分泌__________,可调节________________,维持血糖浓度正常水平。
8.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取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在本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
(3)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_________行为。
(5)教育部“五项管理”中对学生睡眠时间做了明确要求,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结合本实验拟定一条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
9.下表是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甲组培养皿 | 乙组培养皿 | |
环境条件 | 常温 | 低温 |
实验材料 | 边长2厘米的面包2片 | 边长2厘米的面包2片 |
处理方法 | 加盖后置于25℃的室温正确5天 | 加盖后置于4℃的室温正确5天 |
实验现象 | 2片面包都长霉 | 2片面包都不长霉 |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材料都选择相同规格的面包目的是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霉菌的生长需要_____。
(5)与霉菌菌相比,细菌没有_____,属于原核生物。细菌是通过_____进行生殖的。
…………
参考答案
易错中考真题展
1.(1)对照
(2)避免偶然性
(3)单一
(4)慢
(5)种子结构不完整或者胚已死了等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