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年中考语文高分作文写作方法指南
真情类写作方法总结
(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具体事、具体人表现真情。不管是写亲情,还是写友情,都要学会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充实、具体。
所选择的事例,还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宜写“大”。“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例如只要细下思忖,你就会发现,前一天不经意说出的想吃的菜肴,第二天竟然出现在餐桌上,摆在了你的面前;还有《阳光地带》这篇小作文,写无意间发现自己的被子被母亲晒在充满阳光的地带,而母亲自己的却挤在阴影中……诸如此类,都是需要具体事例来表现亲情的。
(二)放大细节,彰显至爱
爱无形,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辨别;爱有意,需要我们用一颗慧心去感悟。因为爱经常融化在一句平淡的话语之中,经常潜伏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之中……
我们与亲人朝夕相处,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与亲人太过熟悉,我们因熟悉而对亲人熟视无睹,因熟悉而显得非常陌生。我们只知自己的喜好,却不知亲人的好恶,更不易领略到亲人对我们的关爱了。你可曾发现,上学时父母为你理理衣领、抻抻衣角的动作是那么轻柔;可曾发现,家门打开时,门后现出的那一张笑脸……
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在体现亲情的关键环节运用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生动有文采,也使亲情更浓!
(三)转换角度,表现亲情
我们多善于从自己的视角来发现亲情、表现亲情,我们可不可以从父母、亲人的角度来表现亲情呢?回答是肯定的。从人称上讲,第一人称固然真实、亲切,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也各有所长,因此,写作时,人称的变换,既是视角的转换,也是为了多层面表现亲情的需要,亲情也会因人称的变换而表现得更加动人。从内容上看,我们可以写自己从家中感受的亲情,还可以写自己为亲情而做的加法,甚至可以以物睹人,从“物”角度来表现亲情,这些让我们所写的亲情更有个性。 像说过的《一碗面条》《一碗梨水》等作文,都是通过“物”的角度来感受亲情的。
(四)营造氛围,渲染亲情
红花虽妍,尚需绿叶扶持;袅娜的云幔,让明月越发莹洁。我们描绘亲情至爱也不例外,同学们不是没有发现亲,更不是没有感受到亲情,但是我们笔下的亲情要么失之苍白,要么失之浅露,缺乏应有的强度与张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对亲情进行烘托与渲染,我们可以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为亲情营造一个诗意的背景,或者将亲情融入到亲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之中,使亲情的韵味绵延悠长,让亲情直达人们的心底。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象上文中的偷儿,当他误入人生歧途的时候,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在你的人生阅历中,是否也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请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送你一轮明月
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走出悲伤,送你一轮明月,让它带你逃离迷茫。——题记
曾记否,刚步入初中门槛的我一直渴望进夷陵校园,因此我不断汲取知识,不停努力奋斗,成绩终有显现,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料想着自己一定能被保送进入夷陵,从而洋洋自得。但……
初三的期中考试却打碎了我的梦想。
那日,我静静地坐在窗边,窗外的风正肆意嘲讽着我的失败,而雨也正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我握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单,内心的压抑终如洪水般袭来,泪决堤,肆意而流。
此时的我似乎感觉到夷陵是那般遥不可及,仿佛那是一件奢侈品,我已无力支付。我依旧坐在教室的窗边,一直默默数着内心的悲伤。
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拂过我的发鬓,回头,凝神,哦!是班主任。
老师走进,一脸关切地望着我:“怎么?还在想着成绩的事呢!”
我含着泪水,呜咽着说道:“嗯。”
“走,随我来!”老师道。
我与老师走近窗边,她指着窗外风雨中摇曳的树叶枝道:“看,那段枝叶。”
那是怎样的一段枝叶啊!枝丫处早已断裂开来,仅只有一点枝筋与主干相连,而在狂风中它却只摇不落,任凭风啸雨击,它也不曾离开主干,落入花坛之中。我惊叹之余并深为感动。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