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精选汇总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精选
专题02地球的运动
本考点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动态与静态思维转换大,一直都是学生备考的难点。在备考中要利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将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要利用实况录像、地球仪等辅助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在备考过程中只需初步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即可,不要过于深化和肆意加大难度。
易错考点1 地球自转的理论与意义
易错考点梳理:
一 、地球自转概况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并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即“东早西晚”,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3.太阳的东升西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因此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三、地球自转的易错提醒
1.地球上并不是任何地方太阳都是东升西落的:当出现极昼时,北极圈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极点除外);南极圈正南升起,正南落下(极点除外)。
2.物影长短变化的原因
(1)一天中物影的长短变化是地球自转影响的结果;
(2)一年中物影的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影响的结果。
易错中考真题展:
1.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随州某校学生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运动。读图,下列关于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③同时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30°N—30°S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天和”核心舱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自西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圈大概90分钟下图示意中国宇航员从核心舱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2-3小题。
2.宇航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观察时( )
A.高度不同 B.天气不同 C.季节不同 D.时刻不同
3.地面上的一天,在“天和”核心舱的宇航员经历的昼夜交替次数是( )
A.8次 B.12次 C.14次 D.16次
在暗室里,同学们用电灯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演示地球运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如果地球公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内蒙古正值(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如果地球自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苏伊士运河正值(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晚上
6.实验中,灯泡中心的高度与地球仪上( )
A.北极点的高度相同 B.北回归线的高度相同
C.赤道的高度相同 D.地轴中部的高度相同
地球上海陆面积的估算可以选取部分经线,量算每条经线分别穿过海洋和陆地的长度,然后分类相加,即可得出海洋和陆地各自所占的比重,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7-9小题。
7.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指每个时区正中间的那条经线,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120°E。图中选择的经线包括( )
A.所有时区的中央线 B.部分时区的中央经线
C.国际日期变更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8.穿过陆地和海洋最长的经线分别是( )
A.30°E,165°E B.105°E,165°E
C.30°E,180° D.105°E,180°
9.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原因是经线( )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都相等
C.形状都是半圆 D.连接南北两极
易错考点2 地球公转的理论与意义
易错考点梳理:
一 、地球公转概况
地球运动 | 公转 |
方向 | 自西向东 |
旋转中心 | 太阳 |
周期 | 一年(约365天) |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 日期 | 太阳直射点位置 | 昼夜长短状况 |
春分日 | 3月21日前后 | 赤道(0°纬线) | 全球昼夜平分 |
夏至日 | 6月22日前后 | 北回归线(23.5°N) | 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
秋分日 | 9月23日前后 | 赤道(0°纬线) | 全球昼夜平分 |
冬至日 | 12月22日前后 | 南回归线(23.5°S) | 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
三、地球公转的易错提醒
1.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节气 | 正午太阳高度 |
夏至 | 最大 |
夏至—冬至 | 由大变小 |
冬至 | 最小 |
冬至—夏至 | 由小变大 |
2.物体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1)太阳直射物体时,物体没有影子;
(2)北半球一年中的同一时刻,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影子最短。一天中,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短。
易错中考真题展:
图1为两位同学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女生代表太阳;男生代表地球,其伸展手臂代表赤道),图2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1-2小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男生( )
A.身体代表地轴 B.手臂伸展方向应始终保持不变
C.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 D.绕女生运行一圈示意一天
2.男生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2所示日期相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读某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子漫画图,对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及对应节气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A.赤道 春分 B.北回归线 夏至 C.赤道 秋分 D.南回归线 冬至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5.这一天,广西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6.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力量。飞船成功发射的关键因素是( )
A.交通 B.科技 C.市场 D.劳动力
7.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对襄阳昼夜长短变化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 B.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南移动
C.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北移动 D.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北移动
易错考点3 地球运动知识的应用
易错考点梳理:
一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特有的内容。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华北地区的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分列在12个月里,两个节气间隔约为半个月。
二 地球的五带划分
1.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
2.五带: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3.五带的特点:寒带特有的现象——极昼和极夜,热带的特有现象是有阳光直射,温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易错中考真题展:
把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读图并结合所学,完成下面1-2小题。
1.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太阳静止 C.地球公转 D.太阳运动
2.结业考试当天(6月27日),地球运行的位置在( )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
(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2022年2月4日~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日(2月4日)恰逢立春,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4.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约15天,推断北京冬奥会结束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小寒 B.大寒 C.雨水 D.惊蛰
5.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
A.昼短夜长,昼变长 B.昼短夜长,昼变短
C.昼长夜短,昼变长 D.昼长夜短,昼变短
6.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都是_______,并且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
(2)当地球公转至①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名称)上,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_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现象,此时悉尼的季节是______。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至④和______间,这一天我们所在学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专题通关测试: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金秋十月,阳光明媚的某日下午第二节课,泰兴市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到室外操场上玩踩影子游戏(如图)。读图回答下面1-2小题。
1.随着游戏的进行,小朋友们身体的影子将( )
A.逐渐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逐渐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2.一天中影子的朝向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自转 B.地球在自东向西不停自转
C.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公转 D.地球在自东向西不停公转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3-4小题。
3.观察地球公转冬至日图,这一天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4.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的现象是( )
A.昼夜平分 B.极昼
C.极夜 D.无法判断
下列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高空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5-6小题。
5.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B.乙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 D.乙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6.某建筑师想要造一间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甲、乙两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智能光伏“太阳花”可以自动跟踪太阳,使光伏板(“花面”)与阳光始终垂直,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发电。如图是乌鲁木齐市的地理位置及其附近的智能光伏“太阳花”。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乌鲁木齐的经纬度坐标最接近( )
A.44°N,88°E B.44°S,88°E C.44°N,88°W D.44°S,88°W
8.智能光伏“太阳花”在白天发电时,“花面”主要转动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9.乌鲁木齐建设智能光伏“太阳花”的优势条件是( )
A.人口稠密,用电需求量大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
C.经济发达,资金投入充足 D.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
下图示意畅畅和姨妈的对话。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下列关于北京和纽约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上午 B.北京是上午,纽约是晚上
C.都是晚上 D.北京是晚上,纽约是上午
1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的运动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月球的运动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长沙市多所中学组织师生观看。下图为“天宫课堂”授课画面及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时,地球运行至( )
A.T1段 B.T2段 C.T3段 D.T4段
13.本次“天宫课堂”结束后,长沙市将迎来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节目倒计时《立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天正好对应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节气,既富有寓意又浪漫精彩。图为节目倒计时《立春》,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立春节气时,地球位于图中哪个位置(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15.冬奥会开幕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和昼长是怎样变化的( )
A.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夜越来越长 D.昼短夜长夜越来越短
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16-17小题。
16.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清明 B.雨水 C.立春 D.霜降
17.6月21日(夏至),我国众多省份有幸看到十年难得一遇的“日全食”,下列关于这天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沙昼长夜短,白昼将变短 B.直射点直射北半球,直射点将继续向北移动
C.长沙的正午太阳高度将继续增大 D.正午我们学校(长沙某中学)旗杆的影子将变短
2021年7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天宫TV》第六集,曝光了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下图示意“航拍地球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从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 )
A.天圆地方 B.倒扣的盘子 C.圆形 D.不规则球体
19.从太空中无法看到的地理事物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经纬网
20.视频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其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昼夜交替现象 ②四季变迁 ③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④每日正午旗杆影长变化 ⑤北京的日出时间总是早于乌鲁木齐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②⑤
二、综合题:按照每个小题的要求,完成作答。
21.北京时间2021年7月23日19时(日本标准时间7月23日20时),第32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拉开帷幕。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地球自转方向示意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2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数字代号)
(2)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与日本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①地球自转 ②地球公转 ③两地纬度不同 ④两地经度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的夏至位置时,太阳直射________(特殊纬线名称),当天正午我校旗杆的影子在一年中也变得最________(长或短)。
(4)为了更好地承办夏季奥运会,东京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C.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D.英国参加第32届夏奥会的运动员最多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中国立春之日。当天晚上20:00,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从“雨水”开始,节气流转,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到“立春”落定,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新的开始。这样别出心裁的倒计时设计,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材料二:下左图为北京市地理坐标示意图,下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地处的热量带是____。
(2)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填南或北),此时临湘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
(3)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进行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位置在____(纬线)和____(纬线)之间来回移动。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逐渐向图中“二分二至”中的____节气位置靠近。
(4)开幕式举行时,在纽约的观众却是在清晨在观看直播,这是由于地球____(自转或公转)造成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____的差异。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号”天基太阳探测卫星在我国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将实现我国天基太阳探测卫星跨越式突破。根据图1经纬网图和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卫星发射基地的经纬度较接近于图1的ABCD四点中____点,按高中低纬度划分,该点属于____纬度地区,C点在B点的____方向。
(2)读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夸父一号”天基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____与____位置之间。(填序号)
(3)“夸父一号”天基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当天,我们家乡滨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4)“夸父一号”发射后的74天左右,太阳直射在图1的D____(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正值滨州一年中白昼最____(长/短)的一天。
(5)远在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留学的佳佳很关心国内航天事业,她决定1月份回国发展,回国时悉尼是____季。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2 年11 月30 日7 时33 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时刻,太阳直射___________,这一天,我们沈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此时,ABD 三地,有极昼现象的是______地。
(3)“太空合影”拍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图甲中的______(填“③~④”或“④~①”)之间,这季节沈阳可能看到______(选择填空)。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参考答案
易错考点1 地球自转的理论与意义
1.B
【解析】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①说法错误,A错误;C错误;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说法正确,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演示地球自转,③说法正确,B正确;④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23.5°N—23.5°S,D错误。故选B。
2. A
3.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