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八年级生物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本部分共有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为主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 B. ②为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
C. ③为肺动脉,内流动着静脉血 D. ④为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
2.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 大脑皮层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3. 广播操《舞动青春》中,对手臂伸展要求严格,下图表示其中一个屈肘动作,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其肌肉收缩和舒张情况是( )
A. 肌肉X收缩,肌肉Y舒张 B. 肌肉Y收缩,肌肉X舒张 C. 肌肉X和肌肉Y都收缩 D. 肌肉X和肌肉Y都舒张
4. 推广食盐加碘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预防( )
A. 地方性甲状腺肿 B. 甲亢 C. 呆小症 D. 侏儒症
5.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尿液的形成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B.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C. 肾小体是由③肾小球和④肾小管组成 D. ①②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
6. 果农在果园放养蜜蜂后,柑桔挂果率明显提高。这是因为蜜蜂能帮助
A. 开花 B. 传粉 C. 子房发育 D. 花粉成熟
7.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属于反射 B. 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C. 钙是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D.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8. 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鼓膜 B. 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 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主要目的是缓解紧张情绪 D. 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近视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9. 你体验过吗?在医生“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这是因为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舌上刺激味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苦的感觉。下列关于药物首次到达味觉感受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次经过心脏 B. 通过静脉进入体内 C. 经过两次体循环和一次肺循环 D. 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10. 下列有关眼球结构及视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④病变或损伤可通过手术移植使病人重见光明 B. 若③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天空的月亮
C. 月亮图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在②处 D. 月光进入眼球的顺序是④→③→①→②
11. 苏州市市区大面积的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助于降低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能控制温室效应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 )
A. 释放氧气 B. 吸收二氧化碳 C. 制造有机物 D. 防风固沙
12. 生物的结构总是同功能相适应的,如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能保证其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活动,以适应复杂的环境。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 骨骼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 每个动作都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 D.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连接成骨骼
13. 血液流经下列结构时,能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是( )
14. “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和社群行为 B. 先天性行为和节律行为
C. 学习行为和社群行为 D. 学习行为和节律行为
15. 中国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密切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中,液面滴食用油防止水分蒸发 B. 在炎热夏季晴天的中午,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会关闭
C. 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D. 厄尔尼诺现象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16. 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有,“-”表示无),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
物质 | 血浆 | 原尿 | 尿液 |
甲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A. 葡萄糖、蛋白质、尿素 B. 蛋白质、尿素、葡萄糖 C. 尿素、蛋白质、葡萄糖 D. 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17. 如图中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扦插,②是嫁接,都是营养生殖 B. ③中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 ④是组织培养,可以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D. ①②是无性生殖,③④是有性生殖
18. 下图是人体某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B. 大脑皮质由大量的④聚集在一起构成
C. ③以及外面套着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D. 该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19. 结合下列的概念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表示是子房壁 B. 图中②表示的是受精极核
C. ③中的营养物质都储存于子叶 D. 图示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
20. 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
A. 小肠 B. 骨 C. 皮肤 D. 肌肉
21. 哺乳动物产生精子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结构分别是( )
A. 睾丸、睾丸 B. 卵巢、卵巢 C. 睾丸、卵巢 D. 卵巢、睾丸
22. 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
A. 小肠 B. 骨 C. 皮肤 D. 肌肉
23. 哺乳动物产生精子和分泌雌性激素结构分别是( )
A. 睾丸、睾丸 B. 卵巢、卵巢 C. 睾丸、卵巢 D. 卵巢、睾丸
24. 图为显微镜下的蚕豆叶表皮气孔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叶的表皮主要是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 B. 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构成了气孔
C. 水分散失、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交换通过气孔完成 D. 保卫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25. 蝴蝶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分别是( )
A. 体内受精、胎生 B. 体内受精、卵生 C. 体外受精、胎生 D. 体外受精、卵生
26. 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 羊水 B. 卵巢 C 胎盘、脐带 D. 输卵管
27. 下列与青春期发育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出现第一性征 B. 长青春痘
C. 神经系统功能增强 D. 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
28. 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A. 营养 B. 氧气 C. 光照 D. 水分
29. 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 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 完成受精后③凋落,④⑤能继续发育 D. 图中②将发育成果实
30. 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 B. 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
C. 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 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
31. 促使水分“爬”上高大乔木的树梢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32. 如图为鸡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只有③ B. 鸡卵的锐端和钝端都存在⑤
C. ②上的白点①是鸡的受精卵 D. ②和⑥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33. 有些同学喜欢带着耳机听网课,但科学研究发现,长时间、高音量的使用会对人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 )
A. 大脑 B. 鼓膜 C. 半规管 D. 耳蜗
34. 下列关于“制作蚕豆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取蚕豆叶片,背面向里折叠撕取白色薄膜的下表皮
B. 放置标本前,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 盖盖玻片时,应沿着水滴的边缘缓慢放平
35. 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如果④是大腿肌肉里的效应器,则③和①分别代表( )
A. 感受器、神经中枢 B. 感受器、传出神经
C.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神经中枢
36. 下图是人的生殖过程简图,①~④表示相关结构或生理过程。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①——精子 B. ②——子宫 C. ③——受精卵 D. ④——受精
37. 下列动物中,受精方式属于体内受精的是( )
A. 鲫鱼 B. 蝙蝠 C. 大鲵 D. 青蛙
38. 请仔细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活中人们常吃的豆腐和玉米粥,它们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相应植物种子的( )
①种皮 ②胚芽 ③子叶 ④胚乳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2)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图乙是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玉米胚的结构应包括( )
A. 胚芽、胚轴和胚根 B. 胚乳、胚芽、胚轴和胚根
C. 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 D. 胚乳、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
(3)种子的萌发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在有光环境中,一粒大豆种子从萌发到长成5厘米左右的植株这一过程中,最能反映其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趋势的是( )
(4)下列土壤里,最适合玉米种子萌发的是( )
A. 干旱的冻土 B. 潮湿板结的土壤 C. 潮湿松软的土壤 D. 干旱疏松的土壤
(5)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蚕豆种子,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现象 |
甲 | 光照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光照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 实验目的:探究光照、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 对照实验:乙组与丙组可以构成对照,说明蚕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光照的条件
C.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D. 材料选择:任何状态下的种子都能作为实验材料,只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就可以了
39. 比较青蛙和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变态发育 B. 发育都是从卵细胞开始的
C. 都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D. 它们都在水中完成发育
40. 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通过过程①不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 参与过程②的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等生产者
C. 人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 “温室效应”加剧不会对全球气候有任何影响
41. 王大爷所在的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通过植树、生产蔬菜等副业来增加收入。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带土移栽 B. 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C. 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D. 保留所有叶片移栽
42. 某人发现听觉有障碍,经检查耳的结构无损伤。推测发病部位可能是( )
A. 鼓膜 B. 耳蜗 C. 听神经 D. 听觉中枢
43. 科学结论往往需要通过科学实验获取证据。某同学用金鱼藻和BTB(一种化学试剂水溶液探究二氧化碳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TB水溶液颜色变化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有关,原理如图1所示: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2所示(甲、乙两试管的试管口密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实验可知,光照不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 BTB水溶液由黄色变成蓝绿色,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实验结果表明,乙试管中金鱼藻呼吸时吸收了氧气
D. 实验结果表明,甲试管中的金鱼藻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①为上腔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而不是为主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②为主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而不是为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③为肺动脉,内流动着静脉血,C符合题意。
D.④为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而不是为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A
【解析】
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符合题意。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不符合题意。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不符合题意。
D.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即完成一些低级的反射活动),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所以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B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