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真题】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各科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徐州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中和”
B、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
C、建造潜水器外壳所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等特点
D、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与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2、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A、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氧化镁
C、干冰放置在空气中有白雾出现
D、铜片加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出现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C、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D、用自来水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4、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B、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g
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5、学习化学应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会减小
B、铝在空气中会生成氧化铝膜
C.硬水煮沸后导电能力通常会增强
D、空气液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6、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正负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即可构成化学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B、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C、实验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D、涉及的反应为
7、化学实验操作要科学规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内预先装入少量水
B、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8、生活中常对一些场所进行消毒以保障人体健康。下列几种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ClO2)由1个氯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B、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正丙醇(C3H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过氧乙酸(C2H4O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10、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的化学式为O2
B、D和E可以相互转化
C、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D、B→C属于中和反应
二、化学填空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共14分)
1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碳酸钠 ②食盐 ③磁铁矿 ④活性炭 ⑤蛋白质 ⑥甲烷 ⑦明矾
(1)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肉和鸡蛋中富含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净水器中用于吸附有色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常用于生产玻璃、造纸及作洗涤剂的是_____________。
12、水、溶液及浊液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1)水中滴入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__作用。
(2)中国空间站可以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波尔多液常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填“难溶”或“微溶”或“易溶”)于水。
13、硅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材料,徐州已成为单质硅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上常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为原料制得单质硅,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单质硅属于_____________(填“无机”或“合成”或“复合”)材料。
(2)过程①产生的一种气体,可用作燃料,写出该气体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发生化合反应,参加反应的单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1分)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
①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E收集氧气,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反应后通过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回收Mn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用来添加稀盐酸。
(3)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
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氧气浓度变为_________%时蜡烛不再燃烧。
③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15、含有铵根离子()的盐属于铵盐,兴趣小组对铵盐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了解组成】
(1)一种常见铵盐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为,则它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某种碳酸氢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1.8%,则该碳酸氢铵样品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比较性质】
(3)已知硝酸铵溶液显酸性,则该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和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常见的铵盐中,仅有碳酸氢铵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放出氨气,则常温下鉴别碳酸氢铵与硫酸铵的最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铵盐与碱混合通常会放出氨气,因此,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写出加热条件下硫酸铵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可以得到一种铵盐,该反应常用于探究微粒的运动性。那么,微粒运动速率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查阅资料】浓盐酸靠近浓氨水时,会出现大量的白烟。
【进行实验】
将一根玻璃管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如图甲。
(6)浓盐酸与浓氨水未直接接触就产生白烟,因为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_____________。
(7)由图甲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其微粒运动速率越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如图乙。
(8)图乙实验中,最先出现白烟的位置与图甲实验相反,说明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
(9)实验中发现V型玻璃管发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四、化学计算题(本大题共有1小题,共5分)
16、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如果少量的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常用3%~5%的NaHCO3溶液处理。现用5g的NaHCO3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某小苏打样品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测定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小,共收集到二氧化碳2.2g。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求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解析】
【详解】A、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可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有助于推进“碳中和”,正确;
B、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正确;
C、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建造潜水器外壳所使用钛合金,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等特点,正确;
D、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以满足能源需求并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
【真题】2022年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下载见本网页最上方: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