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含考点专项训练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2日
资源编号 13942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含考点专项训练及答案

2021-06-06 六年级下册 0 4,341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6.9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含考点专项训练及答案(共112页),毕业班资深语文老师精心整理,小升初考前必看!

第一部分  背诵

(一)必背篇目

单元 背诵内容 家长签字
一单元 《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日积月累《长歌行》
二单元 日积月累
三单元 《匆匆》
四单元 《马诗》《石灰吟》《竹石》《为人民服务》2、4段
日积月累(名言)
五单元 《文言文》两则
日积月累
古诗诵读 《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

(二)课本知识(阅读连接、资料袋、交流平台等)

1、描写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

春节 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重阳节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教材39页,学者对《鲁滨逊漂流记》一书评价

(1) 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状态,他身上唯一特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

——[英国]科勒律治

(2)吾国圣人,以中庸立人之极……而鲁宾逊乃大悖其旨,而成此奇诡之事业,因之天下探险之夫,几以性命与鲨鳄狎,则皆鲁宾逊之有以启之耳。

——林纾

(3)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书小说的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在我们眼前展开。这本书表面上荒诞不经,但在奇异的情节背后隐藏着严密的逻辑。

3.教材62页(略)

(三)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⑩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伤悲。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题。②葵:“葵”作为蔬菜名。③朝露:清晨的露水。④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⑤布:布施,给予。⑥德泽:恩惠。⑦秋节:秋季。⑧华(huā):同“花”。 ⑨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为了押韵,可以读古音。⑩百川:大河流。⑪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⑫老大:指年老了,老年。⑬徒:白白地。

诗意:早晨园中的葵菜碧绿葱郁,晶莹的露水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时常担心那些萧瑟的秋天到来,树叶枯黄飘落,百草凋零衰败。千百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努力,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有用了。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13岁 豆蔻年华 15岁 及笄之年
20岁 弱冠之年 30岁 而立之年
40岁 不惑之年 50岁 知天命之年
60岁 花甲之年 70岁 古稀之年
80~90岁 耄耋之年 100岁 期颐之年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很用心的栽培花,但花却总是不开;只是随手折了一条柳枝插在地上,却长成了一棵郁郁葱葱的柳树。(《增广贤文》)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孔子家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停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孔子家语》)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生活好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有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过日子。(《增广贤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当你真正应用知识于实际生活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学的知识不够;很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就不会知道他有多难。(《增广贤文》)

[拓展]

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第五单元日积月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或革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意思是:如果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意思是:靛(diàn)青,是从兰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意思是:假如这样做是对民众有利的,就不必照古人的做法做;假如这样做事情就可以办得很周全,就不必依照以前的做法。

[拓展]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2.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中说·周公》

古诗词诵读(10首)

1.《采薇》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悲痛没有人能够体会。

2.《送元二使安西》诗意: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绿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人了。

3.《春夜喜雨》诗意:及时的好雨像知道时节似的,正当春天的时节就飘洒起来。细雨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着,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与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一定满是红色的花瓣,成都的大街小巷必将是万紫千红的景象。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意:长安街头朦胧的细雨润滑如酥,草色远远望去一片淡清,走近却看不到绿意。早春的景色是一年中最美的,远胜过晚春的满城烟柳。

5.《江上渔者》诗意: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喜爱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但是请你看一看可怜的打鱼人吧,他正驾着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在波峰浪谷中出出进进。飘摇不定。

6.《泊船瓜洲》诗意:站在瓜州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州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7.《游园不值》诗意: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会踩坏他所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意: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9.《浣溪沙》词意: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溪水,松林间小沙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中传来杜鹃的阵阵鸣叫声。谁说人老不能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流向西!不要再发“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10.《清平乐》词意: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四)本书重点文学知识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为“中华民风民俗”。

2.《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作家,1950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3.《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他是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主要作品有:《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4.《寒食》作者唐代韩翃,他的主要作品有:《宿石邑山中》《同题仙游观》等。

5.《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被刘勰(xié)称为“五言之冠冕

6.《十五夜望月》作者唐代王建,主要作品有:《田家行》《羽林行》《射虎行》等。

7.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贴近群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8.《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9.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汉乐府”指由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第二单元

1.本单元主题是“外国名著名篇”。

2.《鲁滨逊漂流记》发表于1719年。小说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有一个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后被救回英国。作家笛福根据塞尔柯克的故事,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全新的英雄形象。作者借鲁滨逊的英雄故事,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

3.笛福,十八世纪英国作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辛格顿船长》等。

4.《骑鹅旅行记》作者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她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主要作品有:《骑鹅旅行记》《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等。

5.《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 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主要作品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第三单元

1.本单元主题是“真情流露”。

2.《匆匆》作者是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散文《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诗集《雪朝》(与人合著),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3.《那个星期天》作者是史铁生,他是中国作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第四单元

1.本单元的主题是“雄心壮志”。

2.《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世称“诗鬼”“鬼才”等。主要作品有:《马诗》《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3.《石灰吟》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他是明朝政治家、军事家。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的内容为主。主要作品有:《石灰吟》《于忠肃集》等。

4.《竹石》作者是郑燮。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主要作品有:《竹石》《板桥全集》等。

5.11、12、13课内容上传不了。(自己总结)

第五单元

1.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

2.《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个故事。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主要作品有:《孟子》(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

3.《两小儿辩日》选自《论语》。孔子,名,字仲尼。春秋时期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叶永烈。他是科普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5.《表里的生物》作者是冯至。他是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主要作品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等。

6.《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作者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他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主要作品有:《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等。

第六单元

1.本单元的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

古诗词诵读十篇

1.《采薇》(节选)选自《诗经·小雅》的第6章。这是一首戍卒(shù zú)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思归的情怀

2.《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他是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诗歌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关怀,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3.《春夜喜雨》作者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全诗描写细腻动人,虽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表达了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江上渔者》作者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颂。表达了作者对捕鱼者辛劳的同情和对世道不公的愤懑

6.《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表现了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7.《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南宋诗人。诗歌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不住,禁锢不了的,他们必然冲破所有的束缚,蓬勃发展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王观,宋代词人。这首词一反送别词中惯有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富有灵性

9.《浣溪沙》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词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10.《清平乐》作者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这是一首感叹时光一去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1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春秋中叶311篇诗歌。内容分为“”、“”“”,采用“赋”、“”、“”的手法创作。

(五)各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知识点

第一单元

[交流平台]

详略得当(作用):根据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文章的详写和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能使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清楚。能使读者能更好地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词句段运用]

◆不同词语表示同一个意思:在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表示一样的意思的好处是:用词有变化,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1.在括号里填上“爱好”的近义词,组成一段话,不要重复。

我们班的同学各有爱好,有的(    )绘画,有的(    )书法,有的(   )游戏,有的(   )下棋,有的(    )唱歌

…………

第二部分  《词语表》听写

1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万不得已 必定 光景 截然不同 燃放

亲戚 拜年 寺院 轿车 骆驼 元宵 张灯结彩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外

2 糊涂 搅和 浓稠 可靠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释 腊肉

…………

第三部分各单元重点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

1.重点字音

蒜(suàn)  饺(jiǎo)  宵(xiāo)  醋(cù)  眨(zhǎ)   燃(rán) 擦(cā)

粥(zhōu)  腻(nì)    稠(chóu)  脏(zānɡ) 搅(jiǎo) 栖(qī)

盈(yínɡ)  侯(hóu)

2.多音字

[差]chà(差不多)  chāi(出差) chā(差异) [铺]pù(店铺) pū(铺路)

[咽]yàn(咽下) yè(哽咽)yān(咽喉)    [塞]sāi(瓶塞) sài(边塞)

[传]chuán(传说) zhuàn(传记) [脉]mò(脉脉含情) mài(山脉)

[哄]hōnɡ(哄笑) hǒnɡ(哄骗) hònɡ(起哄) [藏]zànɡ(宝藏) cánɡ(隐藏)

[观]ɡuān(观看)  ɡuàn(白云观) [匙]shi(钥匙) chí(汤匙)

3.平时易写错字

醋 粥 腻 稠 褐 侯 盈 栖

…………

第四部分  课文重点内容梳理

第一单元

一、《北京的春节》

1.《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顺序,以人们的活动为线索,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热闹喜庆与团圆祥和,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氛围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2.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腊八腊月二十三过了二十三除夕初一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

3.文章先写(年前的忙碌),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预备吃食、大扫除。紧接着写(过年的热闹),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初一),(元宵节),是从嗅觉——气味;视觉——色彩;听觉——声音三个方面来写的。最后写(年后),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4.过年的热闹体现在:①除夕准备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儿,贴年画,放爆竹,吃团圆饭,守岁。②大年初一人们拜年、待客、逛庙会。③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5.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是①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②(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③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祭灶王);④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⑤(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⑥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⑦正月初六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⑧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⑨到正月十九残灯末庙,春节结束。

6.写作与解题技巧探秘。

(1)“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第五部分 日积月累和背诵课文填空

1.《寒食》一诗的作者是。春城,寒食东风。,轻烟散入。

2.《迢迢牵牛星》选自《》。牵牛星,河汉女。擢素手,弄机杼。终日,泣涕。河汉且,相去。一水间,不得语。

3.《十五夜望月》作者是代的。,冷露无声。今夜月明,。

4.《长歌行》属于诗。朝露待日晞。阳春,万物。常恐,焜黄

…………

第六部分 基础部分考点专题训练

字音专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画出。

第一单元

吃醋(cù   chù)         陈醋(cù    chù)       亲戚(qi  qī)

擦黑(chā  cā)          元宵(xiāo  qiāo)摆摊(tān nán)

杂拌儿(bàn pàn)        眨眼(zhǎ   zǎ)        小贩(fàn  bǎn)

栗子(lì   lí)          熬粥(bì zhōu)         甜腻(lì  nì)

…………

第七部分 字词专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同音字组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水饺绞刑 皎洁 绞索      B.搅拌 陪伴 凉拌  牵绊

C.元宵 消瘦 销售 云宵      D.骏马  竣工 俊俏  险峻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显出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

…………

第八部分 句子专题训练

一、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3.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

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5.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6.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否定句的形式,不改变句子意思)

…………

第九部分 古诗词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传统节日古诗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描写的是中秋节人们望月思乡。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描写的是情人节时妇女穿针乞巧。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写的是寒食节官府禁烟火,让百姓吃冷食。

D.《寒食》诗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明当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下面诗句描写的节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C.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节)

3.下列诗句没有抒发思乡之情的是( )。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第十部分 课文重点知识检测专题

1.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B.《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略写准备材料这件事。

C.《藏戏》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

D.《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2.下列句子中对破折号的作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解释说明)

B.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递进)

C.“嗵——啪——”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断响起。(声音延长)

D.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转折)

…………

第十一部分  课内阅读训练专题

第一单元

《北京的春节》节选(一)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和,作者对它们进行了 (详写 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写出了熬腊八粥的材料。

(2)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年。

A.团圆喜庆B.福寿满堂C.五谷丰登 D.财运亨通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准备的东西极为丰富。

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

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

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愿望。

4.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

C.“玩意儿”指玩具。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

…………

第十二部分 非连续性文本训练题

(一)

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背诵

(五)各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知识点

第一单元 [词句段运用]

1.擅长 喜欢 热爱 喜好 嗜好 2. 迈踏越穿趟 翻 冲 拐 爬 3. 提 打 执端 握 持 4. 安静 静静 恬静 平静 冷静  5. 渴望 指望 希望 愿望 盼望 绝望  6. 全部 通通 所有 一律 清一色7. 绿色 碧绿 新绿 四季常青 淡绿色

第二单元 [词句段运用]

2.①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天空中的雨滴比做豆子,突出雨下得很大。②运用了夸张和想象,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还写出了山的高峻,突出瀑布的壮观和落差之大。③运用夸张的手法,把老虎的吼声夸张到霹雳一样大,振动山岗。④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太白酒的香醇浓郁,十里内的草木都能被熏香。

3.(1)眨眼就要到了啊。(2)能听见针掉到地上的声音。(3)连猪狗都不如。(4)快要发疯了。(5)前胸贴后背了。

第六部分 基础部分考点专题训练

二、读拼音写词语

…………

 

《期末总复习资料》含考点专项训练及答案电子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6.9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1)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下册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含考点专项训练及答案 https://www.0516ds.com/1394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