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5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九章《压强和浮力》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在“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出现白雾后立即将罐口堵住,并撤去酒精灯
B.加热前将罐口堵住
C.在易拉罐中加满水
D.易拉罐冷却后,再将罐口堵住
2.如图所示,潜水员正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对潜水员分析正确的是( )
A.向海底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B.海水中水平游动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C.对背心进行放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
D.对背心进行充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
3.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已知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中,漂浮着冰块A,悬浮着物块B,当冰块A完全熔化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水的密度变大
B.烧杯内液面不发生变化
C.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
D.物块B受到的浮力变大
5.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一个气压计,拿着它从一楼走到五楼时,玻璃管内的水面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6.小明在超市买了一块豆腐、一颗大白菜、一斤鸡蛋,各自用小塑料袋装好后,小明想把它们放在大方便袋中一起提回家。根据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你觉得装袋方式最合理的是( )
7.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8.将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至溢水口处),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液体流到了相同的小烧杯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甲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和乙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甲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和乙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3和p4,则( )
A.p1<p2,p3<p4 B.p1>p2,p3>p4 C.p1<p2,p3=p4 D.p1>p2,p3=p4
9.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在空间站太空授课时做了多个实验。图示是乒乓球浸没在水中却不会上浮的情景,对该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乒乓球的质量变为零 B.水的密度变为零
C.乒乓球的浮力为零 D.乒乓球的密度变为零
10.将一杯水放在水平台秤上,台秤示数为800g;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A浸在水中保持静止(如图),台秤示数为1000g,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A物体重( )
A.13N B.5N C.3N D.1N
11.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圆柱形木块A的底面积是200cm2,漂浮在水面上,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当把物体B叠放到A上时,木块A恰好浸没到水面以下,此时水面比甲图升高了2cm,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A.木块A的体积是800cm3
B.物体B受到的重力是8N
C.甲图中A受到的浮力是4N
D.乙图中A受到的浮力是12N
12.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捏成船形再放入水中(整个过程橡皮泥质量不变),它会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乙所示。两次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浮力分别为F甲、F乙,排开水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V甲>V乙 C.F甲=F乙 D.m甲<m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如图甲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为p0。如果在木块中央开孔,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对桌面压强p1____p0;如果在木块底部开同样的孔,如图丙所示,此时木块对桌面的压强p2 p0。(选填“>”、“<”或“=”)
14.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质量mA:mB=________,对地面的压强pA:pB=________。
15.用图示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____来显示的。图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____cm。在探究过程中将金属盒上下移动,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16.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塑料吸盘。由于吸盘内部的压强 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外部的压强,所以吸盘紧紧的“吸”在了墙壁上,如果吸盘所受的大气的压力为150N,悬挂的物体重10N,吸盘与墙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吸盘的重力忽略不计)
17.如图所示,“估测大气压的值”这一实验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测量F这一物理量时,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是为了________,在测量S这一物理量时,首先要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 ________的长度L,即可求出受力面积,这里的S是指图中 ________(A或B)的面积。
18.把一上细下粗的圆台状实心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从铁块的下表面刚要接触水面处开始(如图甲),将铁块缓慢下放到完全浸没(如图乙),该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F1逐渐变化到F2,则铁块在图乙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铁的密度表达式ρ铁= (用题中物理量字母表示),在图丙中,能大致反映该过程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19.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木块A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________N,木块的体积是 ________m3,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g取10N/kg)。
20.航空母舰“辽宁舰”的排水量为6.7×104t,其满载并静止在海平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N,排开海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3(g=10N/kg,ρ海水=1.03×103kg/m3)。小明利用实验室里的圆底烧瓶制作自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圆底烧瓶的容积是175cm3,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5cm3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度。若通过细管A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将 ____________;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75cm3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四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潜水艇模型的体积为 cm3;(软木塞、细管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忽略不计)。小明经过思考,利用以上数据计算出圆底烧瓶的玻璃密度为 ____________kg/m3。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1.在图中画出质地均匀的物体A所受重力和上方墙角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小洛将一枚鸡蛋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鸡蛋下沉,请画出鸡蛋下沉过程中受力的示意图。
2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水烧杯和两根吸管可以制作一个“口吹喷雾器”。请你将两根吸管画在装水烧杯的恰当位置,完成“口吹喷雾器”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6分)
24.(7分)小红利用小桌、海绵、钩码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1)实验中,她是通过观察海绵的 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 ________两图,可初步得到: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____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实验,小红发现坦克设计成履带的原因可用 两图实验所得结论解释。
(4)仅将丙图的海绵换成丁图的木板,则小桌对木板和海绵的压强 (相等/不相等)。
(5)质量分布均匀的同一长方体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图戊),分别留下序号为①②③的三个半块保持原有位置静止。三个半块对桌面的压力 (相等/不相等),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①/②/③)。
25.(8分)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使用压强计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漏气/不漏气)。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 进行调节;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的形状(上窄下宽/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 (可靠/不可靠),原因是 ;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26.(8分)小阳在“五一”节外出旅游乘飞机时观察到: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于是,他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起飞时的气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次吹风前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均为3.5N)。
(1)电风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比较“机翼”上下方空气的流速,可以得出,“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 。
(2)当电风扇向左吹风时,以气流为参照物,“机翼”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3)为了研究“机翼”获得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们对同一个“机翼”吹风,并保持风速不变,只改变“机翼” 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在实验过程中,当“机翼”的仰角为0°、“机翼”面积为395cm2,若此时“机翼”获得的升力为0.5N,则托盘测力计示数为 N。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质量、形状、“机翼”面积和风速相同时,仰角增大,“机翼”获得的升力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当质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机翼”获得的升力 。
(4)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根据以上实验规律你认为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27.(7分)如图是某一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①、②两图可知物体A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是 N;
(2)若选用的操作是①④⑤,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
(4)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
(5)另一小组在实验结束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物体B的拉力和物体B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两条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 (选填“a”或“b”)描述的是物体B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物体B所受重力为 N,物体B的密度为为 kg/m3。
28.(6分)小明和小华利用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简易密度计;
(1)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 ;
(2)改进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h,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再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甲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用上述物理量字母表示);
(3)通过实验,小明在密度计上标出了0.8g/cm3、1.0g/cm3、1.2g/cm3三条刻度线,发现相邻刻度线间距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把制作好的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乙中a、b、c所示。则①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一样大
②三种液体的密度ρa、ρb、ρc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5)若仅将管内铜丝改绕在吸管下部外侧,仍使其竖直漂浮于同一液体中,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铜丝在管内时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共10分)
29.(5分)“乡村振兴”在路上,某乡村将原来狭窄的土路浇筑成厚度为0.25m的宽阔混凝土村道,工程完成后,质量检测部门在新修路面上钻取了多个圆柱形样本进行质量检测,其中一个圆柱形样本底面积为80cm2。除了厚度、水泥标号、砂石比例等指标都合格外,还要求混凝土的密度不得小于2.6×103kg/m3。称得这个样本质量为5.4kg,g=10N/kg;
(1)求该样本的重力;
(2)求该样本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3)计算这个样本的密度,初步判断该项工程混凝土是否合格。
30.(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600g,密度为0.6g/c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于底面积为40cm2容器的水中。(g=10N/kg)求:
(1)木块的体积。
(2)木块用细线系于底时所受的浮力。
(3)将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所受的浮力。
…………
参考答案
1. A
【分析】(1)在罐内灌少许水进行加热会使实验现象明显的原因: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排出罐内空气;
(2)根据易拉罐被压瘪现象可知大气压的存在。
【解答】解:水吸热汽化生成水蒸气,水蒸气把易拉罐内的空气排出,封住罐口,停止加热,再进行冷却,罐内气体温度降低,发生液化,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将易拉罐压瘪,易拉罐被压瘪可以表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A
【分析】(1)根据p=ρgh分析判断压强变化情况;
(2)根据F浮=ρ液v排g分析判断浮力变化情况。
【解答】解:AB.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变,根据p=ρgh可知,在下潜过程中,深度增加,受到的海水的压强变大,水平游动时,深度不变,受到的海水的压强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D.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变,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对背心进行放气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对背心进行充气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故CD错误。
———预览已经结束,开通会员后可免费下载高清完整版资料———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