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认识物质世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早发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物理学家是汤姆孙
B.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3.如图所示,有四个轻质小球甲、乙、丙、丁,已知乙带正电,那么甲、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丙带负电、甲带正电 B.丙带负电、甲带负电或不带电
C.丙带正电、甲带正电 D.丙带正电、甲带负电或不带电
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6N C.3N D.12N
5.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6.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7.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月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木板是静止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8.如图甲所示,重为5N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在0~2s内拉力F等于7N
C.在0~6s内拉力F等于5N D.在2~6s内拉力F等于7N
9.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0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10.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
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
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的滑动着
二、填空题(11至16题每空1分,17题2分,共20分)
1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荷,如果此时将两者靠近,将会看到,毛皮与橡胶棒______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了电子。
12.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用如图的实验来理解这一事实:在一只气球上黏一些小金属粒,这些小金属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______ ,对气球打气,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金属粒间的距离都在_____,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__(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13.舒婷同学实验时将两滴水银互相接近时,发现它们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力;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此时混合液的密度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
14.在细线下系一重锤就做成一个重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竖直,它利用了__________的性质.若重锤的质量为50g,则重锤的重力为__________N,重锤对重垂线的拉力是由____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g=10N/kg)
15.用5N的力握住重4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___,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由图象可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当t=5s时,物体做______运动。.
17.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越梳头发越蓬松,请说出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8题6分,19题4分,20至22题每空2分,共40分)
18.如图所示,质量为30kg的小明从滑道下滑,受到滑道对他的弹力大小为250N,弹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道垂直,请画出小明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g取10N/kg)
19.如图所示,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20.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时,请在图中画出斜面对A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21.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标志牌(t表示吨),用来表示对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总重为5×104N的卡车,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g=10N/kg)
22.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A.如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乙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丙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_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租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选填 “大”或“小”);
(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3.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与______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2)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3)同学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_____;
(4)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并回答问题
布朗运动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的分子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那么,怎样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呢?在科学上,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是由实验来证明的。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rownian1773-1858)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如图1),后来把悬浮微粒的这种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对于液体中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如藤黄粉、小炭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在显微镜下观察,同样看到小炭粒在不停地游动着,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每个小炭粒运动的路线是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那么,布朗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断地撞击悬浮微粒。如同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一群鱼在冰块周围游来游去,不断撞击着冰块一样,某个时刻向左的力量大些,冰块就向左运动;下一时刻向右的力量大些,冰块又向右运动;向前的力量大些,冰块又向前运动…就这样,冰块一会儿前、后,一会儿左、右地运动着。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小颗粒好比冰块,水分子好比鱼群,冰块的运动是鱼群运动引起的。若悬浮的微粒足够小时,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另一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又向其它方向运动。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科学观察表明:布朗运动永不会停止,且温度越高,花粉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悬浮的花粉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所成像是______(填“放大”或“缩小”)、______像(填“实”或“虚”);
(2)布朗运动和课本中______图(如图2)实验现象(填“A”“B”或“C”),都可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文中的花粉做布朗运动是指______(A.花粉微粒的运动 B.花粉分子的运动 C.液体分子的运动);
(4)如图3是花粉做布朗运动时的连线图(即每隔相同时间记录花粉的位置后再连线),它反映出布朗运动是毫无规则的;若A为0时刻花粉的位置、B为第2秒时位置、C为第4秒的位置…依此类推。则第5秒时刻花粉微粒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A.一定在CD线段的中点上 B.一定在CD线段上 C.可能不CD线段上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D
【解析】
【详解】A.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故A错误;
B.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把人们从“地心说”的错误认知中解脱除了,故B正确;
C.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C正确;
D.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故D正确。
故选BCD。
2、B
【解析】
【详解】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错误;
B.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故B正确;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故C错误;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故D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