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湘教版2024)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A—帕米尔高原 B.B—西西伯利亚平原
C.C—青藏高原 D.D—东北平原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四周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3.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从中间流向四周 D.从四周流向中间
气候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该大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5.图中该大洲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的是( )
A.⑤地 B.⑦地 C.⑧地 D.⑨地
6.当前,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直接动力来源主要是锂电池。一般来说,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0~30°℃,当温度低于0℃时,电池的容量和输出功率都会明显下降。据此推断,该大洲下列地区最不利于推广纯电动汽车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⑦地
读欧洲轮廓图和欧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全洲面积的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拥有热、温、寒带气候 B.西濒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地中海
C.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D.三面临海,多优良港口,航海业发达
8.欧洲海洋性气候显著,受其影响,欧洲河流的特点是( )
A.内流区面积广大 B.呈辐射状分布
C.多长河 D.流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小
一旅行者在非洲大陆旅行,图1是他从北向南的旅行途中所看到的景象;图2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是他在旅途中拍摄的丙地某部落的传统民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旅行者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10.图2中丙、丁两地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差异很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差异 C.地形 D.人类活动
11.生活在图3所示部落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2.“象屋”以竹、草为主要用料,手工编织而成。其尖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如今,“象屋”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民居的合理措施有( )
①合理开发,发展特色旅游②注重保护,传承地域文化
③培训专业人才,向世界推广建造④拆除重建,建设规模化小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某个大洲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大洲为( )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14.下列关于该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 )
A.刚果盆地为世界最大的盆地 B.东非大裂谷是因为板块张裂而成
C.该大洲跨南北半球 D.该大洲濒临三大洋
15.该大洲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但这里每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制作捕雾网收集雾里的潮湿水汽,解决用水问题。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捕雾网。完成下面小题。
16.阿塔卡马沙漠位于( )
①低纬度地区②北回归线以北③太平洋西岸④南美洲西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阿塔卡马沙漠呈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每年从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进行周期性的迁徙。读非洲角马迁路线图和马赛马拉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角马开始向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迁徙的时间是( )
A.1月 B.6月
C.8月 D.10月
19.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土壤的空间差异
据美国媒体报道,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到达美洲大陆。但它也是美国最具争议的节日之一,原住居民反对纪念。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关于美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美洲指的是拉丁美洲中部地区 B.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C.拉丁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美洲跨纬度大,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
21.反对纪念“哥伦布日”的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读北美洲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是( )
A.北回归线 B.白令海峡 C.落基山脉 D.巴拿马运河
23.与乙地相比,甲地的气温更低,主要是因为甲地( )
A.海拔高 B.受寒冷气流影响 C.纬度低 D.距离海洋更近
某中学地理小组运用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探究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南美洲( )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C.位于中高纬度,热带广大 D.北以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为界
25.亚马孙河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②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③气候终年湿热,人口稀疏④货物运输需求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图1是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是景观图,图3是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4是亚洲北纬30°纬线地形剖面图。阅读地图,回答问题。(13分)
…………
参考答案
1.C 2.B 3.C
【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A错误;B是印度河平原,B错误;C是青藏高原,C正确;D是四川盆地,D错误。故选C。
2.从整个亚洲来看,中部多高原山地,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四周多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所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水往低处流,所以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地势影响,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B 5.D 6.D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