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11月,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小伙子丁真突然网上走红,并成为家乡的旅游形象大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丁真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丁真所在的民族是( )
A.朝鲜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3.游客在他的家乡可体验的民风民俗是( )
A.喝酥油茶 B.划旱龙舟 C.泼水祝福 D.击打长鼓
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线路台阶式,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都所在的地形区为四川盆地
B.拉萨所在地区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C.成都所在地区种植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D.成都到拉萨经过横断山区,适合发展林业
5.拉萨所在的地形单元及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D.黄土高原﹣地势平坦
6.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
①干旱 ②地震 ③台风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的表面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迅速封冻。此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遗体产生的甲烷气体,就会被“冻”在湖面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完成下面小题。
7.最有可能出现冰气泡景观的区域是( )
A.黑龙江漠河莲花湖 B.湖南洞庭湖
C.云南昆明滇池 D.广东河源万绿湖
8.青藏高原春夏气温低,湖泊生物量少,产生的气体少,湖泊很难见到大规模冰冻气泡。其主要原因是( )
A.湖泊多 B.纬度高 C.距海近 D.海拔高
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在雨季未到、湖泊水位低时从盐湖边取盐,取盐后,天气转暖,再用牛羊驮运到外地换回需要的商品。读“阿里地区取盐路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当地牧民去盐湖取盐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0.牧民在图中的“食盐之路”上不可能( )
A.经过三江源地区,看到这里种植有大面积的水稻
B.见到远处高山耸立,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C.路过河谷地带、看到村镇零落分布
D.翻过高山,跨过河流
青海省塔拉滩地区依托“光伏+生态+牧业”的发展模式,彻底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如图为青海省简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1.青海省( )
A.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B.众多大河发源于北部地区,有较长汛期
C.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处地势第一级阶梯
D.人口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密度较大
12.昔日的塔拉滩地区环境恶劣,当地牧民纷纷逃离家园。下列选项中的词语,能够对应完善结构图的是( )
A.①—过度放牧 B.②—光照强 C.③—土地荒漠化 D.④—海拔高
13.近几年,塔拉滩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当地( )
A.种植高原作物,为电池板遮挡强光
B.羊群定期吃草,减少植被覆盖面积
C.太阳光能发电,改变当地气候类型
D.开发清洁能源,实现生态良性发展
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水”,全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保存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读“三江平原位置图”(图a)和“三江源示意图”(图b),完成下面小题。
14.图a中的A和B分别是( )
A.鸭绿江和乌苏里江 B.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C.黑龙江和图们江 D.鸭绿江和嫩江
15.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三江”指的是( )
A.黄河、长江和澜沧江 B.黄河、长江和怒江
C.塔里木河、黄河和珠江 D.辽河、海河和雅鲁藏布江
16.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若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湿地锐减,则会导致( )
①影响生物多样性②河流水量稳定③旱涝灾害频发④河流含沙量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成功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事件不能体现我国大国担当的是( )
A.土耳其发生地震后,我国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
B.高度重视国际文明对话与遗产保护工作
C.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D.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9.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20.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21.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谷子、高粱 B.水稻、玉米、棉花
C.玉米、大豆、甘蔗 D.青稞、小麦、豌豆
22.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
A.骆驼 B.三河马 C.牦牛 D.藏绵羊
2023年8月迎来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六周年,在气候变化、水资源、高寒文明、地质构造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无法判断
24.青藏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
A.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地形崎岖,峰岭众多 D.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25.青藏高原科考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是( )
A.高温酷热 B.高寒缺氧 C.雨季过长 D.干旱缺水
二、解答题(共50分)
2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第三极》是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的“第三极”,相比南极、北极,它是唯一有着人类丰富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
…………
参考答案
1.C 2.D 3.A
【解析】1.由图中图文材料可知,图中所示的丁真身穿藏袍,藏袍是藏族的民族服装,家乡应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由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可知,附近地形区应该是青藏高原,他的家乡最可能在青藏高原,故选C。
2.由图中图文材料可知,图中所示的丁真身穿藏袍,藏袍是藏族的民族服装,所以丁真所在的民族是藏族,选D。
3.喝酥油茶是藏族的民俗,A正确;龙舟是汉族民族,B错误;泼水节是傣族民俗,C错误;长鼓是朝鲜族乐器,D错误。故选A。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