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语言应用:创设交际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思维能力: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审美创造: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和学生交换习作,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前解析】
本次习作话题“家乡的风俗”,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习作话题不仅与单元的主题紧密结合,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教材第一部分,首先点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并配以三幅插图,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他们对风俗的真实体验,拓展习作思路。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提示既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是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并从如何搜集资料、写什么、怎么写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指导。教材第三部分,对习作后的评改和展示提出具体建议,把全班的习作成果集中成为“家乡风俗作品集”,为学生创设了分享、展示习作的平台,提升学生习作的成就感。
本单元的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同时,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也曾经安排了“走进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家乡风俗的习作,不仅降低了习作难度,更体现了教材内容编排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教学目标】
- 能介绍一种风俗或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2、3)说一说这是哪个节日?展现了什么风俗?
2、(出示课件4-10)指名说节日和相关习俗。
3.(出示课件11)板书课题。(板书:家乡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对本次习作充满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审题指导。(出示课件12、13)
2.明确习作内容。(出示课件14)如果介绍一种风俗本次作文体裁便是说明文,若介绍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则是一篇记叙文。
(一)介绍一种风俗
(出示课件15)指名说,要想介绍一种风俗,内容上要写什么?重点是什么?
预设:重点介绍风俗的一方面,写出风俗的特点。
(1)(出示课件16)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2)(出示课件17)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种风俗呢?
①闹花灯(出示课件18)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1:花灯的样子
预设2:可以写花灯的种类
预设3:我们可以介绍人们的表现。
预设4:还可以介绍花灯相关的传说。
……
②拜年(出示课件19)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1:可以介绍人们拜年时的动作、神态,说了哪些话。
预设2:可以介绍拜年时长辈的表现。
预设3:可以介绍拜年时人们的心情。
……
③包饺子(出示课件20)学生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
预设1:可以写包饺子的习俗。
预设2:可以介绍包饺子的过程,怎么擀皮,怎么做馅儿,怎么具体包饺子的。
预设3:也可以写煮饺子、吃饺子的情景。
(3)你想重点介绍哪一方面?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出示课件21)学生自由发言。
3.回顾单元课文的一些写作手法。(出示课件22)以《老北京的春节》为例,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的。(出示课件23)
课件出示: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指名学生说。(出示课件24)
预设:这段话通过具体描写灯的种类和样子,表现了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景象。
(2)(出示课件25、26)仿照课文,请你用自己的话具体写一写闹花灯这一习俗。
(3)学生展示写话。
4.《老北京的春节》一文还重点写了除夕的情景,它是怎么写的? (出示课件27)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指名回答。
(2)(出示课件28、29)教师归纳总结:这段话围绕“除夕真热闹”展开叙述,通过写做年饭、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这些人们的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景象。
(3)写一写。(出示课件30)通过重点描写人们的活动,你来具体写一写人们是如何守岁的吧。
(4)(出示课件31)展示范例。
5.关于家乡的风俗,你了解到它的哪些资料?(出示课件32)
6.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课件出示33-36)
7.(出示课件37)怎样把这些故事写进我们的作文里呢?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