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
jiǎo bàn( ) pái huái( ) dān ge( )
xī shēng( ) qiè ér bù shě( )
mò: 寂( ) ( )非 冷( )
xíng :绞( ) 模( ) ( )象
二、选择。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地广人希 大吃一惊 诚心诚意 精兵简政
B.地动山摇 见微知著 鄙夷不屑 清翠悦耳
C.无暇顾及 有声无力 能歌善舞 不时之须
D.聚精会神 成群结队 掩面叹息 一拥而入
3.下列词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欲问行人去那边/震耳欲聋 B.孰为汝多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春城无处不飞花/最是一年春好处 D.烈火焚烧若等闲/若江南赶上春
4.下列不可以证明“团结就是力量”这一观点的引用是( )
A.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希腊·伊索
B.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俗语
C.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前苏联·茨巴尔
D.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5.梓涵准备制作反映我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红色诗词集”,下列诗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C.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D.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幸福空间”建设以后,可以彻底改变校门口的拥堵现象和群众的舒适感。
B.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回想起青春的回忆。
C.我们活着就要给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D.经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调整,他就开始陷入良性循环。
7.下列格言俗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每当看到与母亲年龄相仿的人,她就想起离世多年的母亲,也真正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B.厂长十分支持车间主任推行新的规章制度,他说:“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C.梦迪从小刻苦练习钢琴,终于在省级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D.老师批评佳丽骄傲自大,佳丽十分难受,妈妈告诉地,老师是为她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8.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 )
卫夫人教授王羲之书法,她认为:点如“高峰坠石” ;横如“千里阵云” ;竖如“万岁枯藤” 。书法之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
A.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B.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C.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D.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想作,任性而行就不会有练习的机会,
②既然不得不如此,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接受它。
③作文,想来不是人的个性所需要,但要提高能力,只能训练。
④针对此情况,命题、限期完成,总是出于不得已。
⑤而要练习就不能不规定个办法限制如何做,这结果就产生了课堂作文。
A.③⑤①④② B.③④⑤①②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⑤①④
10.填空。
(1)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3)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
(4)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_________。 (黄庭坚《清平乐》)
(5)_________________,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6)虽与之俱学, _________________。为是_________________?曰:非然也。作者认为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不是智力的差异而是____________ 的不同。只有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文中作者是用____________来说明这个观点的。(《孟子·告子上·学弈》)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短文一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①于②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④。秦青弗止⑤,饯于郊衢⑥,抚节⑦悲歌, 声振林木,响遏⑧行云。薛谭乃谢⑨求反⑩,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ōu):歌唱。 ② 于:向。③穷:尽、完。④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⑤止:阻止。⑥饯于郊衢: 在郊外大道旁为他饯行。⑦抚节:打着节拍。⑧ 遏:阻止 ⑨谢:道歉。⑩反:通“返”,返回。
11.薛谭听到师傅秦青为他饯行时唱的歌_________________,他发现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且至死都不敢再说要回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学习不可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请用现代汉语作答)
短文二
【材料一】
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我们小学生也不例外。考场失利、友谊翻船、同学嘲笑、父母唠叨……都有可能使你陷入挫败、沮丧、愤怒、厌烦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爆发,影响正常生活。如果长期郁积于心,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②积极心理学认为,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消解人的负面情绪,使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挖掘积极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情绪,就可以控制负面情绪,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③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找到了一些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④正视自己性格的不足。许多人在与他人产生矛盾时,总是认为对方性格有缺陷,其实,更要反思自己性格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才能正视并积极修正,从而冷静看待彼此的行为,才容易摆脱负面情绪。
⑤肯定现在的自己。遇到问题,如果一味苛责自己,只会让情绪更低落。此时,恰当地肯定现在的自己,意识到自己虽然现在不完美,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良情绪就会有所缓解。
⑥记下自己的情绪。无法向别人倾诉时,可以把自己的烦恼记录下来。记录本身就是一种渲泄, 能缓解负面情绪。通过记录,还能梳理让自己感到快乐和难过的事情,多做今自己高兴的事,再想办法去解决烦恼的事。
⑦多建立几根支柱。支柱,就是支撑自己快乐生活的事,兴趣爱好、亲密感情、健康活动等等都是。遭受负面情绪时,如果只有一根支柱,这唯一的支柱一旦倒塌,整个人就会崩溃。如果多建立几根支柱,就可以通过其它支柱来转移注意力、化解负面情绪。
⑧向正能量靠拢。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常和积极向上的人一起,自己也会充满正能量。 多做对自己或对别人有意义的事,在成就感中体验积极力量带来的愉悦与幸福。
⑨远离悲观情绪的人。悲观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磁场,不仅使自己深陷其中,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要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要成为他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选自和田秀树《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一生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却不曾被负面情绪击倒。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后被贬黄州,做了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他写了不少诗文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被贬惠州后,苏轼利用空闲时间,探索岭南风光,亲自尝试酿酒,生活丰富多彩。被贬儋州后,他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把儋州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材料三】
2024年初,林阳同学不慎摔断了腿,被迫在家学习。天天独自一人,还不到半个月,他就憋闷得慌,他在贴吧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很快收到网友跟帖。
发表新帖 | <返回列表1 2 3 4 5 6 7 1/7页 下一页> | |
查看:360 回复:51 谁来帮帮我? | ||
林阳 发表于2024-2-23 14:40 只看该作者 电梯直达 1楼
我要憋疯啦!谁来帮帮我啊? |
||
毛毛虫 发表于2024-2-23 15:53 只看该作者 2楼
我都烦躁得要变成一条死虫子啦! |
||
快乐的大白 发表于2024-2-23 17:06 只看该作者 3楼
负面情绪犹如定时炸弹,一旦爆发伤人伤己!快赶走你的坏心情吧! |
||
万水千山 发表于2024-2-23 17:10 只看该作者 4楼
三招让你不心烦:深呼吸,放轻松,慢慢来! |
||
菜鸟先生 发表于2024-2-23 18:14 只看该作者 5楼
图书打八折,过了村儿就没有这个店儿!赶快来抢购吧!如有需求请拨打电话:155******** |
12.【材料一】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调控负面情绪的具体方法。
13.【材料二】中,作者主要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介绍苏轼一生屡遭挫折,却不曾被击倒。苏轼所采用的调控情绪的方法,与【材料一】中介绍的方法是一致的,有向正能量靠拢、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
14.你认为【材料三】中网友的跟帖对林阳同学赶走“愁闷”情绪是否有帮助?请选择有帮助的一条,并说明理由。
跟贴者: 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种调控负面情绪的方法,用跟帖的方式,帮助【材料三】中的林阳赶走负面情绪。
我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跟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三
温暖心窝的话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龙飞凤舞 笔走龙蛇)虽然在王老师的费心(管教 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惨不忍睹 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6.选择第②自然段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当头一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邂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具体的情感一样吗?
①—⑤ | ⑥—⑧ | ⑨⑩ | |
当时的情况 | 初中时,我写的作文被王老师撕掉了重写,后得知是老师临别要留作纪念 | _____ | _____ |
“濡湿”所表达的情感 | 喜悦 | _____ | _____ |
19.品读句子,完成填空。
(1)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
这句句子通过 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情感。
(2)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这句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逼真地表现出这些话语________、________,以及带给“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完全文,我觉得林老师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因为_______________。
21.找出与第⑨自然段划线句子“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在塑造林老师这个任务时,安排的情节中,你认为哪个情节不太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
23.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1:那一刻,我
2:礼物
要求:
1精心选材,不抄袭或套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感情真实。
2.文章不少于400宇,但也不要过长。
3.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卷面要整洁,尽量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
参考答案
1. 搅拌 徘徊 耽搁 牺牲 锲而不舍 寞 莫 漠 刑 型 形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及写同音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搅”“搁”“锲”“寞”“漠”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寂寞:孤独冷清。故填“寞”。
莫非:表示揣测或反问的副词,常与“不成”连用。故填“莫”。
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故填“漠”。
绞刑:一种死刑。用绳索将犯人勒毙。故填“刑”。
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故填“型”。
形象:人的相貌;事物的形状。故填“形”。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