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11日
资源编号 70233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02-23 六年级下册 0 972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1.5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试卷(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首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了解了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采和趣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单元,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道题,细心答题,认真审查,你一定是最棒的!

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uī   sù     zhuāng jia    yàn   yǔ      wàn bù dé yǐ

(      )      (      )       (      )      (             )

pù bù       yōu  yā      cì  wèi        jié rán bù tónɡ

(      )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写读音为“xiāo”的生字。(4分)

爷爷是个手工艺人,为了我的风筝比赛,通(    )达旦制作了一个燕子风筝。这个风筝轻盈漂亮,一开始放就(    )洒地在空中盘旋,快速的冲入云(    )。风筝越飞越高,渐渐(    )失得无影无踪。

三、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擢素手(zuó)   B.札札(zhā )   C.脉脉(mò )  D.更新(gē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张灯结彩  张开

B.万象更新  三更半夜

C.日夜不绝  绝对

D.行善积德  品德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象更新  张灯结采  残灯末庙

B.能歌善舞  行善积得  身无分文

C.别无所求  随遇而安  牛郎织女

D.各行各色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4.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浑的歌声  雄伟的气势

B.鲜明的特点  鲜艳的颜色

C.神秘的笑脸  神妙的景象

D.美好的姿态  美妙的音乐

5.下列诗句与注释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

B.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脉脉不得语)

C.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冷露无声湿桂花 )

D.食物寒冷,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寒食东风御柳斜)

6.下面离农历三月二十最近的一个传统节日是(    )

A.中元节        B.端午节            C.元宵节            D.劳动节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仍搅着杯子,也许漂泊久了的心情,就和离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风是不会翻起的。

B.他觉得就像抓住了一根葡萄藤的梢头,像打秋千一样往外荡到了上空。

C.每隔几天,她就要把这套车轱辘话念一遍,俨如在直通线上往返的列车。

D.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  )

(2)《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  )

(3)《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

(4)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东杰布。 (  )

2.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

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6分)

(1)这句话介绍了藏戏简单的_______,简朴的______。(2分)

(2)仿写句子。(4分)

青藏高原上的红柳随处可见,它们不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五、生活情景训练。(5分)

过年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钱去买烟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我市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欣赏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老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中的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腊八粥,吃到嘴里,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八儿的肚子撑成了一面____________。藏戏更具特色。它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面具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舞蹈动作、唱腔可以__________,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阅读与理解

七、阅读选段,完成练习。(8分)

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_________。(3分)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2分)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花灯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和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或《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shú)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子,转眼又出来猪八戒,沙僧也跟在后面。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qiān);旁边站着个梳了髽(zhuā)髻的小脚女人,她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1.阅读短文,完成填空。(3分)

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描写灯节各式各样的花灯时,其中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通身涂了________,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能把风气死,所以叫“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文中介绍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及其相应的习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写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与表达

九、妙笔生花。(30分)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最具特色的风俗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

参考答案

一、归宿 庄稼 言语 万不得已 瀑布 优雅 刺猬 截然不同

二、宵   潇   霄   消

三、1.A      2.D    3.C    4.C

…………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1.5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六年级下册 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https://www.0516ds.com/70233.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