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检测卷+期中卷+期末卷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前三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若图中方框表示亚欧大陆,阴影表示中国,关于中国位置表示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处于热带,所以气候温和,利于农业生产
B.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上交通
C.东西跨经度约30°,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D.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健康码”以真实数据为基础,是疫情时代的重要通行凭证。“健康码”的设计在符合当地防疫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融入了极具地方特色元素。读健康码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读图可知,上述四个健康码分别属于( )
A.广东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四川省
B.四川省、黑龙江省、上海市、广东省
C.四川省、广东省、黑龙江省、上海市
D.四川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广东省
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 )
A.甲所属省区 B.乙所属省区 C.丙所属省区 D.丁所属省区
1980年国家提倡“只生一个”,2002年陆续推开“双独二孩”,2013年“单独二孩”,2015年提出实施“全面二孩”。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单独二孩”是指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从图中数据看,最需首先实施“二孩”政策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列有关甲省区10年来人口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7.到2035年,“全面二孩”政策将使我国( )
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
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下图示意川藏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 C.蒙古族 D.藏族
9.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脉 ③云贵高原 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成都和拉萨大约在同纬度地区,但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成都,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下面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
A.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B.均位于高原上
C.遍布五个自治区
D.多分布于干旱区
12.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
C.祁连山草原黑土广布
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图为“宁夏年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3.宁夏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A.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B.从东北向西南减少
C.从西北向东南减少
D.从西南向东北减少
14.下列关于宁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行政中心是西宁市
B.维吾尔族聚居地区
C.宁夏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D.大部分地区位于湿润区
2022年11月3日4时50分前后,台风“尼格”减弱后的热带低压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这是近20年来首个11月登陆中国的台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台风“尼格”在图示海域上移动的路径大致是( )
A.先向北再向西北
B.先向东再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16.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关注台风信息
B.蹲在电线杆旁躲雨
C.去海边追风
D.打开窗户通风
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下图为2021年1月的某次寒潮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本次寒潮进入我国时,其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8.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B.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C.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D.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19.寒潮对途经区域农作物的影响是( )
A.低温冻害 B.高温干旱 C.暴雨洪灾 D.道路结冰
“渔光互补”发电新模式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图为我国某地“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地形区最适合大范围推广“渔光互补”模式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1.“渔光互补”模式最有利于( )
A.节省土地资源 B.缓解交通压力 C.提高人口素质 D.监测空气质量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读“中国区域水土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我国水土配置最不协调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3.为了改善该区域水土配置不协调的状况,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
A.节约用水 B.海水淡化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中线工程在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以开凿隧道的形式穿越黄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
B.导致了长江流域严重缺水
C.缓解了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D.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
25.中线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黄河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含沙量大
B.黄河水污染严重
C.黄河下游水流平稳
D.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这一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我国首列全自主研发磁浮3.0列车完成调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了解到我国综合实力的强大。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读左“中国的疆域和邻国示意图”和图右,完成下列各题。
(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_____、粤、台。(填简称)(2分)
(2)③省比①自治区人口 (稠密或稀疏),请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4分)
(3)④是________海峡,该海峡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岛屿,该岛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族。(4分)
(4)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相邻陆上国家有14个,其中⑤是________(国家);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其中⑦是________(国家)。(4分)
(5)读图,通过气候、地貌分析推测“葫芦娃”有可能出生在 省(填序号)。以下判读依据正确的是( )(4分)
①屋顶坡度大,降水丰富②喀斯特地貌广布③地表坡度小④生物种类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14分)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长江流域成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滔滔江水白鹤鸣]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从玉树至宜宾的河段,全长3464千米,落差3300米,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其下游地区白鹤滩水电站共安装了16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________海。(1分)
(2)金沙江流经________(山脉),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分析在金沙江上修建水电站的自然条件。(4分)
[金沙绿电送万家]
白鹤滩水电站把滔滔江水变成源源电流,顺着密布的特高压线穿越山河,不到一秒即可“闪送”至2000多千米外的江南。该水电站建成全面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00万吨。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期间,数万人在这里稳定就业,当地的居民因此实现致富。
(4)阅读资料,简要说明白鹤滩水电站的建立可以带来哪些好处。(4分)
(5)修建水电站好处很多,那么可以在长江上建立更多的水电站吗?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28.(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上半年,全球煤炭价格飙升,另外在水电站密集地区降水偏少,水力发电量下降;再加上我国工业大省能源消耗大,居民用电量多。9月广东、江苏等省区实行了“拉闸限电”措施。
材料二: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三:“2021年1~9月我国电力平衡饼状图”和“中国能源分布图”。
(1)2021年1~9月,我国发电量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这对大气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我国能源最短缺的地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你认为缓解该区域电力短缺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区域能源短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6分)
(3)我国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_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4分)
(4)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广东、江苏等省份实行“拉闸限电”的原因。(4分)
(5)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请你举例说明我国实现“碳中和”主要方法(4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读图分析,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AB错误。中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ºN附近),C错误,D正确,故选D。
2.A
【解析】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气候温和,利于农业生产,A正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东部海岸线漫长,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利于发展海上交通,B错误。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跨了5个时区,C错误。我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干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