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抄写:将下面这段话抄写在横线格中,注意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我们要从一些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jiàn wēi zhī zhù(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去发现zhēn lǐ( )并不遥远。
(2)这个máng rén( )能用口琴吹奏出动听的音乐,让人bù kě sī yì( )。
(3)这个令人感到kǒng bù( )的现象被zhèng shí( )是个恶作剧。
3.选择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打“√”。
(1)海蜇( zhé zhē)是会蜇( zhé zhē)伤人的。
(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dòu dǒu),问其故。古人在斗(dòu dǒu)室里饱读诗书,才富五车。
(3)小弟弟拍着胸脯说,他将( jiāng jiàng)来要成为统领全军的将( jiāng jiàng)领。
4.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骑) B.自愧弗如(不)
C.声泪俱下(都) D.不以为然(突然)
5.下列关于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既要收集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收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B.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
C.根据观点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
D.如果材料很多,不需要把要点记下来,去掉一些内容。
6.“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对这样写的好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辞藻华丽,吸引读者阅读
B.压缩了语言,节省文字空间
C.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D.体现作者的语言深度,让读者被作者折服
7.下列学习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问勤查,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B.要边读边思考,并写下读书笔记
C.坚持每天读课外书,只要是与课本无关的什么都可以,这样可以扩大知识面。
D.完成习作后再读一遍,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畅的地方,让习作更好。
8.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快走出疫情的影响,政府实施了许多创新之举,发放消费券,县长直播带货……,这真是。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9.《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各自指出对方的语言漏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
10.《学弈》选自《列子·汤问》。( )
1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写作思路:论证观点—提出观点—总结观点。( )
12.《表里的生物》中的“我”是一个善于观察、长于思考和探索,具有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
13.根据你的积累填写。
(1)小明跟着爸爸学下棋,没多久,棋艺就超过了他的爸爸。可以用《荀子》中的一句话夸赞小明_____________。
(2)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记》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易》亦云:“穷则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贤教导我们,创新求变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________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_______代表作之一。
二、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长沙逝世。袁隆平曾说过,他一直以来有两个梦想要实现: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想促使他不能也不想停下来。
《中国工程院院刊》的研究指出,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超级杂交稻的推广面积目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以上,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超级稻的国家。
【材料二】吴孟超:
2021年5月22日,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于上海逝世。从医70余载,吴院士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救治2万多名患者,把中国的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每一个数字,都令人惊叹不已。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守望初心,矢志不渝。这是医者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材料三】夜空中最亮的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只有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才能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科学家只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才能服务人民、献身祖国,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一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14.根据内容,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想要了解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时间和这些年他发表了多少篇和水稻相关的论文,只需要读【材料一】中的(图1)。( )
(2)1997年,“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计划”启动截至2020年,中国育成各类型杂交水稻品种超过7000个,第二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2000千克。 ( )
(3)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超级稻的国家。( )
(4)从医70余载,吴孟超院士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把中国的胃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5%以上。( )
15.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材料【二】取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边读书边思考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你结合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圈划划,在文中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17.校园杂志《领航者》要开辟“风云人物”颁奖词专栏,邀请大家推荐“心中的风云人物”,你会推荐谁呢?选择以上材料中的一位人物,填写表格。
“风云人物”颁奖词
推荐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回忆本单元课本有关内容,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短文。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呈现出白色。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智谋和策略,能让生活变得豁然开朗。
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被别人家笑话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是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果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中。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1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蜚声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短文内容及提示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我发现作者为了说明观点,选了四个事例,其中是略写,是详写。这四个事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的,有;一类是反面的,有。(填序号)
21.如果想补充一个事例说明短文的观点,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鞋匠拥有最好的制鞋手艺,却不愿改变自己,坚持用手工制作每双鞋,最终无法跟上机械化的时代,生意惨淡。
B.张文举屡次投稿不过,放弃文学,勤练书法,终成硬笔书法家
C.越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成为一方霸主。
D.爱迪生改进电灯泡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挫折,没有放弃,最终取得成功。
22.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小学毕业后,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古文。
杨生畜一犬,甚怜①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②尔。”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③归杨生家。
【注释】①怜:喜爱 ②出:使……出来 ③走:跑
2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若不与我( )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2)遂应之中的“之”指( )
A.犬 B.行人 C.杨生 D.到、往
24.根据你的理解,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只划两处。
狗 乃 引 颈 视 井 生 知 其 意 遂 应 之
25.这是一只怎样的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哪一处细节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甚怜之”?(用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
29.习作(从两题中选择一题来写)
(1)主题: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肚子“咕咕”叫时可以吃到妈妈做香喷喷的饭,幸福是生病时额头上爸爸那双温暖的手,幸福是干渴难忍时可以喝到爷爷泡的一杯清新的凉茶,幸福是考试成绩不好时老师一句鼓励的暖暖的话语……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主题完成一篇作文。要选择事例来写,能以细节打动读者,以真情实感来赢得读者的共鸣,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2)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这些科学技术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请你发挥想象畅想一下,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写一篇科幻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意“苟、周、事、循”容易写错。
2.①.司空见惯 ②.见微知著 ③.真理 ④.盲人 ⑤.不可思议 ⑥.恐怖 ⑦.证实
【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惯、微、著、盲、恐、怖”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