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卷+期中卷+期末卷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和义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徐州市政府十多年来一直坚持问计于民,每年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市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 )
①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②依法行使选举权
③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④依法享有建议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京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郑某华被保研后,为了给爷爷一个惊喜,拿着录取通知书拍了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网站作纪念。随后该照片被盗用,许多网民针对其染粉色头发进行侮辱谩骂、编故事散播谣言。郑某华又气又怕,寝食难安。如果你是郑某华的朋友,你会建议她( )
A.直接和辱骂自己的网民对骂 B.起诉对自己辱骂和造谣的网民
C.忍一时风平浪静,自认倒霉 D.依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3.我国刑法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等信息,故意在网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受到刑事处罚。材料启示我们( )
A.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B.公民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C.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 D.行使权利时一定要征得他人同意
4.下列每个选项中的行为依次体现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李先生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宁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B.陈爷爷每月可领取养老金 小夏应征入伍保卫祖国
C.常老师当选我市人大代表 小孟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D.乐乐用零花钱购买新书包 小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5.婷婷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茶余饭后大家总会坐在一起聊天。以下是大家聊到的几件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婷婷的表哥即将中考,他在校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
②婷婷的爸爸主动对获得的2万元稿费进行税务登记申报
③婷婷的叔叔新手机黑屏,要去找商家退货退款
④婷婷的姐姐主动删除了账号中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短视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漫画《追责》警示我们( )
①言论表达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②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公民言论自由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④侵犯他人权利必定受到刑法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讨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小强在影剧院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别人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
A.社会规则对自由起着约束和保障作用
B.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C.公民要在道德、法律等规则的范围内行使自由和权利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9.江苏侦办一起制售盗版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案,被告人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4万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说明损害国家利益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必受刑罚处罚
B.制售盗版冬奥会吉祥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
C.这说明文化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D.这警示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10.初中生小韩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小韩爸爸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子俩的生活陷入困境,小韩面临辍学。为此,小韩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①申请法律援助
②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③向居委会或父母双方单位反映情况,寻求调节
④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如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造谣传谣都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B.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定范围
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言论自由 D.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完全对等
12.下图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拾到失物,归还失主,是义务,得到相关费用和合理的酬金是公民的权利,这体现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并不违背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
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特殊设备在公共场所识别行人手机号码并搜集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所侵犯的公民权利是(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荣誉权
14.小华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小华上学,体现她享有______。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______。( )
A.受教育权 物质帮助权 B.受教育权 劳动权
C.文化权利 政治自由 D.文化权利 监督权
15.中学生小强和小东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将小东弄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产生纠纷。就此可以采用的解决方式有( )
①协商②行政诉讼③民事诉讼④调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小倩的父母仍不能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职责,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小倩的身心健康成长。对此,下面给小倩的建议正确的是( )
①对父母的做法我们只能忍受 ②主动与父母沟通,协商
③及时寻求他人或法律帮助 ④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健: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所以在网上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B.小娜: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因此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C.潇潇: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初中学生都可以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D.大展: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我们应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18.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人故意隐瞒行程轨迹,有人发布虚假信息,有人拒不配合防疫检查,有人涉疫造假……最终,这些人相继被依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这启示我们( )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 ②疫情关乎人民生命健康,不配合疫情防控的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违反规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9.“轰隆,轰隆……”一楼装修的“咆哮”声又来了,家住九楼的刘某又一次从午休中惊醒!已多次与一楼业主交涉未果的他愤怒了,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一楼业主的豪华轿车,造成车辆损失2万多元。事后刘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本案警示我们( )
①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 ②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维护居民权益 ④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结合以下两幅图,关于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说法,你赞同的是( )
①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②公民的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③我们不仅要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④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不一样的答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不同的人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
材料一 “优分答卷”:社区加强居民进出小区的管控,要求必须接受体温检测、佩戴口罩、扫描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市民们尽管因此感到不太自在,但考虑到管控的必要性,还是自觉配合检查;小区卡口及核酸检测点,许多身穿红马甲的市民在参加防疫志愿服务活动。
材料二 “差分答卷”:少数市民不听从卡口管控工作人员的要求,不戴口罩、拒不配合检查,甚至辱骂殴打工作人员,公安机关依法对这些市民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极少数风险区内的市民私自离开隔离管控区,隐瞒行程和接触史,对防疫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依法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
请结合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规则、亲近社会奉献社会、诚信守法等知识,任选其中一则材料分析造成不同答卷的内在原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自此以后,“依法带娃”有了遵循。
(1)材料一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机关?
(2)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制定体现了法治的哪一要求?
材料二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要求和方式方法,并为家庭教育划定底线标准,立法对家庭教育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如果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甚至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将视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他们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但是,有些父母却认为:“教育孩子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爱怎么教就怎么教!”
(3)请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结合材料二对这些父母的观点进行评析。
23.增强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精神
为提高初中学生法治素养,某校携手法治副校长开展了“法治伴我行”普法大课堂活动。
【小事大治】
当前,使用表情包成为初中生之间调侃、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但有的同学未经本人允许,把其他同学的头像照片做成各种各样表情包,发到同学群或朋友圈恶搞,给被恶搞同学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学生间的恶搞现象。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肖像权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有的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用头像恶搞一下,这是小事,学校这样做未免有点小题大做”。谈谈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
【携手共育】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初中生上网已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为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学校法治副校长结合具体事例,为全校学生及家长举行了一场法治讲座,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深刻反思。
(2)针对张某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请你给其他未成年人的父母提2条合理化建议。
【与法同行】
(3)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通过本次普法大课堂活动,你在文明上网方面有何收获?
…………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④:依据题文描述,襄阳市政府坚持问计于民,办好民生实事,公开向社会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故③④正确;
①: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公民不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故①错误;
②:题文并未提及依法行使选举权,排除②;
故本题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的知识点。
B: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B说法正确;
A: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用非法的方式,也不能用打击报复的方式维权,A说法错误;
C: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忍气吞声让壮大违法犯罪分了的嚣张气焰,C说法错误;
D:题文中侵害的是名誉权,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
A:根据题干中我国刑法的规定可知,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权利,A正确;
BC: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C;
D:行使权利不需要征得他人同意,D错误;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