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名言哲语类选择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发布时间 2024年08月08日
资源编号 23370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名言哲语类选择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2-01-14 中考 0 1,419
郑重承诺丨本站提供海量精品教学资源,安全下载、真实可靠!
增值服务:
海量资源
试卷真题
DOC资料
PPT课件
知识点总结
每日更新
¥ 2教学币

VIP免费升级VIP

开通VIP尊享免费下载特权
立即下载 升级会员
详情介绍

名言哲语类选择题专项训练

1、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录》里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C、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

2、2020年8月13日新华社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批评“餐饮浪费”时强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列名言中与其意思一致的是(     )

A、“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B、“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谚语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D、“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鲁迅

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爱国主义作出重要论述,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下列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相符合的名言警句是(     )

A、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告诫我们:“‘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格言中,与其寓意一致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篇》

C、功成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周官》

D、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下列格言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

A、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B、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C、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D、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名言中能够体现宪法精神的是(     )

A、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B、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C、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D、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7、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下列名言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A、别抱怨别人不尊重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尊重别人。——佚名

B、对人不尊重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重。——车尔尼雪夫斯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D、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8、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工作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此次命名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73个。下列名言警句能够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张贴的是(     )

A、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     B、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C、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D、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9、关于交友,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下列名言中,与其意思一致的是(     )

A、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B、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李叔同

C、交友时须慎思,先知其品性、家世和交游。——瓦鲁瓦尔

D、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10、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下列名言与其主旨不一致的是(     )

A、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B、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1、古希腊德尔菲城的阿波罗神庙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下列古语与此寓意一致的是(     )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是公认的真理。下列名言警句与观点相一致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相传》

D、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志·吴志》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不合理的是(     )

A、“单则易折,众则难摧”——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B、“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不要强加于他人

14、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告诫青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下列格言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B、凡人之学,不日进,则日退。——王守仁

C、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5、中国改革的先驱商鞅提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他积极推行法治,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下列格言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A、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韩非子·有度》

B、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C、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观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梁启超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16、《慎子逸文》中云:“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下列名言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A、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B、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比尔

D、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7、三国时期刘备遗诏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启示我们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其主旨不一致的是(     )

A、恶不可积,过不可长。——《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B、杜渐防萌,慎之在始。——《晋书·王敦传》

C、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意林》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参考答案

1、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录》里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D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C、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

2、2020年8月13日新华社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批评“餐饮浪费”时强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列名言中与其意思一致的是【 C 】

A、“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B、“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谚语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D、“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鲁迅

…………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名言哲语类选择题专题练习(附答案)下载: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教学币,VIP免费,请先
资源每日更新! 升级终身VIP会员,享全站终身永久免费下载特权!限时优惠!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20862811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江苏教学资源网(苏学网) 中考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名言哲语类选择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https://www.0516ds.com/23370.html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感谢长期关注、热爱本站的朋友!

相关文章

官方教学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