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六章《北方地区》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陕西省一省如三省,自南到北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农业发展几乎是我国自南到北农业发展的缩影。读陕西省地形图及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种农业景观图与其主发展区匹配正确的是( )
A.①—乙 B.②—甲 C.③—乙 D.①—丙
2.陕西省农业景观地域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自东向西递减 B.海拔自南向北递增 C.降水自南向北递减 D.河流自南向北递减
3.受农业分布特点影响,陕西省传统主食食用习惯是( )
A.平原地区以面食为主 B.高原地区以米饭为主 C.山地地区以馒头为主 D.山地地区以牛羊肉为主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方地区(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C.东临渤海和东海 D.地处长城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
5.下列可以表示①地区景观的是( )
6.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反映出北方地区( )
A.干旱少雨 B.高温多雨 C.秋高气爽 D.冬季寒冷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和东北平原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有( )
A.丘陵和盆地 B.山地和平原 C.盆地和平原 D.山地和高原
8.关于东北平原的描述恰当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表崎岖,峰岭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9.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脉,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脉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属于中国七大河之一。下图为松花江位置示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0.下面四幅景观图中冬季可能在该河流沿岸欣赏到的是( )
11.下列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B.有凌汛现象产生
C.河流泥沙含量较大 D.年径流量小,经常断流
12.该河流结冰期长的影响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海陆分布 C.纬度因素 D.人为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的法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资源减少 C.草地退化 D.水土流失
14.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依法应( )
A.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 B.加高加固沿河大堤
C.向外流域扩大供水量 D.加强大气环境监测
15.该法强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下列反映黄河流域文化景观的是( )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①和②两区域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17.受地形影响,能反映出①地民俗的是( )
A.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聚集原野赛歌、赏歌 B.举行跳芦笙、赛歌活动,庆祝丰收
C.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 D.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一篇《回延安》,几代延安情!读延安位置示意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延安所在地区( )
A.炎热干燥,风沙较多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河流细小,清澈见底 D.土壤肥沃,森林茂密
19.中考新考法逆向思维《回延安》中写道:“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小米为去皮后的谷子),结合气候资料图推测谷子( )
A.喜湿热 B.不耐旱 C.耐盐碱 D.喜光照
20.下列事物可能出现在《回延安》中的是( )
①白羊肚手巾红腰带②青山绿水,红叶黄花③米酒油馍木炭火④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读辽代以来北京城区的变迁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自古以来,北京城市格局都大致为( )
A.四四方方 B.条带状 C.圆环形 D.散为各点
22.影响北京古城城址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位置 D.水源
2005年起,北京首钢的生产制造环节从石景山区开始搬迁到河北的曹妃甸,完成从山到海的跨越。首钢的老厂房未来将改造为特色产业园区,着力引入智慧电网、工业互联网等特色产业。读首钢搬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首钢搬迁的原因不包括( )
A.北京劳动力不足 B.缓解北京的交通运输压力
C.北京水资源短缺 D.改善北京的城市环境质量
24.首钢老厂房所在园区未来主要发展( )
A.园艺业 B.钢铁制造业 C.农业种植业 D.高新技术产业
25.首钢搬迁使北京“偏重”色彩不断淡化。“减重”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迁出全部高污染企业②打造老工业区观光旅游业
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50分)
26.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全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为冰雪旅游创造了条件。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
参考答案
1.C 2.C 3.A
【解析】1.由图可知,①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高原地区,因此与甲相对应,A、D错误;②为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降水最丰富的南部山区,因此与丙相对应,B错误;③为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降水较少的中部平原地区,因此与乙相对应,C正确。故选C。
2.由题可知,陕西省自南到北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农业发展几乎是我国自南到北农业发展的缩影,根据陕西省年等降水量图,可以判断出陕西省农业景观地域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自南向北递减。A、B、D错误,C正确。故选C。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