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专辑: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六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毛泽东在1933年重过江西省瑞金大柏地时,作词《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图左为大柏地在江西省的位置示意图,图右为1929年大柏地作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西省地处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苍:深绿色)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
A.早春 B.盛夏 C.晚秋 D.严冬
3.1929年红军围歼敌军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山顶 C.山脊 D.山谷
凭借特色烧烤火爆“出圈”的山东淄博成为网红城市后,这座老工业城市突然“复活”,仅2023年3月份就接待游客480万人次。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4.山东淄博所在的地理区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五一”长假,家住哈尔滨的小明同学乘火车去体验了特色烧烤,他选择的最合理的铁路干线应该是( )
A.京哈——京广线 B.陇海——兰新线 C.湘黔——浙赣线 D.京哈——京沪线
陕、晋、豫三省交界地带,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被称为“黄河金三角”(图中阴影区域)。读“黄河金三角”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6.“黄河金三角”发展条件优越,其中不包括( )
A.矿产资源丰富
B.位于湿润区,水资源丰富
C.铁路纵横,交通便利
D.城市较多,劳动力丰富
7.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河流结冰期长
B.②地盛产花生小麦
C.③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D.④地地表沟壑纵横
重庆的夏季气候湿热,但在重庆大剧院居然看不到一台空调外挂机,也听不到机器运行的噪音,观众却能感受到凉风习习。因为重庆大剧院有着国内最大的“水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管道把江水汇集到地下机房中,将转换后的冷冻水再送入各楼栋用户端,吹出冷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下列饮食习惯与重庆夏季气候湿热有关的是( )
A.吃烤鸭 B.吃火锅 C.烤牛排 D.涮羊肉
9.重庆大剧院安装“水空调”系统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 B.人口稠密 C.江水丰富 D.经济发达
10.“水空调”与常规空调相比优势是( )
A.更节能环保 B.应用范围广阔 C.不需要维护 D.完全没有噪音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下面是青藏高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寒气候,环境破坏修复难度大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C.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
12.如果青藏高原冰川不断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从长远来看会造成( )
A.雅鲁藏布江水流更湍急
B.黄河水量变小
C.额尔齐斯河出现断流
D.澜沧江出现凌汛现象
13.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②采矿挖沙③开垦荒地④合理放牧⑤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柴达木盆地因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盆地内部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盐湖。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位置和察尔汗盐湖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4.柴达木盆地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5.当湖水总含盐量较高时,盐分会在湖底大量沉积,形成盐湖。有关察尔汗盐湖的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蒸发强烈
B.地形平坦,相对开放
C.河网密布,补给量大
D.植被茂密,空气湿润
如图三幅图是东北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B.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C.蒙古族集中分布区
D.纬度较高的山谷地区
17.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的集中分布区分别是( )
A.长白山山林地带和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C.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D.辽河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林地带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存在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粮食的主要输出地。读中国粮食供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我国粮食输入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④—桂—海口 B.③—粤—深圳 C.②—闽—福州 D.①—浙—长沙
19.东北地区能够成为粮食主要输出地的原因不包括( )
A.耕地面积广大 B.作物一年三熟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数量相对少
20.粮食运输一般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很少选择空运,其原因是航空运输( )
A.运价高 B.运速快 C.运量大 D.灵活性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山麓地带 B.河谷地区 C.沿海地区 D.铁路沿线
22.东北地区重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华人华侨众多 C.高新技术发达 D.河流湖泊密布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24.图中A城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25.下列属于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盆地 B.平原、山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50分)
26.【区域差异与联系】
图1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传统民居素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地图、知位置
(1)图中丁所代表的区域名称是_________,确定丁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
(2)甲、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是A_________—B_________一线,此界线与我国1月______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基本吻合。
找差异、探原因
(3)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杰作。图2中①和②所代表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地区。
(4)有位同学想要品尝正宗的过桥米线,参与“三月三”歌节、泼水节等民族节日,这位同学应去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_地区。
(5)导致图1中③④⑤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6)丙和丁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丙地区贺兰山以西以高山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丁地区以高寒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__________________。(均答出一种即可)
同命运、共发展
(7)华北地区和丙地区缺水严重,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建设了_________工程。
(8)将丙地区西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27.一脉清水联动京津冀。京津冀三省市共同起草了《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于2023年1月1目起施行。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历史上的天津旧城位于三岔河口以南。读图可知,三岔河口是由北运河、南运河汇入_________河干流形成,该河干流向东注入_________海。
(2)2022年12月16目,天津举办了以“携手大运河同心促发展——助推精品休闲乡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大运河京津冀段的开发能够给沿线乡村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请你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3)京津冀地区河道、海滨众多,但是水资源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京杭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对待世界文化遗产的态度是_________。
A.过度建设促进就业
B.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C.禁止开发任其荒废
D.竭力打造浓厚商业环境
28.滔滔大河,逐水而居。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人类往往逐水而居,因为河流具有航运、灌溉、发电、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作用。河流在不同地区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滔滔大河】
(1)长江共流经我国_______级阶梯,其流向是_________,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2)雅鲁藏布江是海拔较______(高/低)的大河。
【河流与聚落】
(3)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多呈_________状分布,其聚落的建筑比较_________(密集/稀疏),聚落沿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流经上海发挥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与区域发展】
(5)有人计划在雅鲁藏布江的墨脱建水电站,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农业开发,自然湿地面积大规模丧失。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截至2002年,三江平原已经有三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到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在国际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材料二: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这里地高天寒,雪山连绵,湖泊星罗,沼泽密布:这里河流众多,是江河之源。20世纪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泊减少、冰川萎缩、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为此,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20年正式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
材料三:青藏地区图和东北三省图。
(1)由材料一可知,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_________、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
(2)由材料一、二可知,国家在三江平原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在三江源地区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意义在于( )
A.发展畜牧业 B.增加耕地面积 C.保护生态环境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青藏地区图中阴影所示区域为三江源地区,该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图中表示长江的序号是_________;东北三省图中阴影所示区域为三江平原,该平原位于_________省。
(4)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广布,畜牧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图中A是_________牧区;东北三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要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业。
(5)东北三省图中,邻国B是_________。
(6)青藏地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东北三省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影响两地区这种农业分布及作物熟制的主要条件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江西省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南,地处南方地区。故选A。
2.B
【解析】诗句的意思是: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又是谁手持着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根据“雨后、苍翠的群山”等信息可知,诗句描述的景象出现在盛夏。故选B。
3.D
【解析】读图可得,1929年红军围歼敌军的地形部位是山谷,该部位便于隐蔽,故D正确。
…………
不错
很有用
怎么下载
刷新一下,点击下载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清楚,可以直接联系客服QQ:20862811
感谢提供